黄水河从北而来,经再生寺崖壁转折向东,绕古楸树,围王营村蜿蜒向南流,历经千年不变。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老楸树打破常规理解,楸树生长于村组北端,沿河岸生长,当一棵树能影响河道流向时,可以想象到当年其茂盛起来时的威势来。观其风貌,总根系厚植于地,连理出多枝主杆怂恿而出,形成丛林状态。旧枝腐朽,又添新枝。村民恐其树冠过于茂盛,主干承受不起,分点修建支撑柱来坚其繁茂。树枝的攀长,主干的空洞,斜枝的朽去,新枝吐露嫩黄,楸树在长达1000多年的岁月里交替更新中,依然展现出蓬勃生命力。
楸树旁边有一展板,曰:爱护古树名木,留住乡愁情思。显示出王营民众对它的别样情怀。
古树在40多年前被一位抑郁症患者一把火烧毁过,而后又展新枝,是自然界的奇迹,但能再次茂出它的辉煌,只能赞叹生命力的顽强了。树旁的小庙纪念它生成长壮的不易,石碑镌刻着它历史痕迹,条石留言书写出它的傲然风骨。
据村民介绍,在几十年前每当群众因医治不好病情时,往往会红线缠绕树身,手提线头返家,自认楸树为干亲,来愿望自身收获健康幸福,体现出村民朴实愿景和民意所求。
独立于再生寺老山头,远天的云与和煦的风,伴着思绪飘向远方。古楸树屹立于河畔,看万亩良田覆盖植被;观村落远处沃土翩跹围绕;环顾村庄四周,麦苗又绿、千亩猕猴桃园展新姿,近处竹林几处,树林成荫,河水缓缓,鸡鸭成群。多有垂钓者集于筑堤成塘处,更是柳树枝条展于河面,显露婆娑之姿,一幅田园美景突现出眼前。
古楸树已成长为王营村的标志物,无论是在王营村生活着的群众还是经过王营村的路人,不由自主都会抬首观望它,感叹:喔,它还在呢。仿佛楸树的存在,可以使人心静身康、宁心安神。是啊,它看着一辈辈人的出生老去,又注目一代代人的成长发育,已成为一个固有的精神烙印,铭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古楸树是永远眷恋情结,远走他乡打工的人、外出深造学业的人、漂洋过海走向异国的人,每每回想起那棵大楸树,那乡恋情结油然而生,乡愁的滋味涌上心头。回到家乡,看一看、摸一摸古楸树,是呀,我们的根还在呢!它依然健硕!
古楸树是浓厚文化理念,使人记起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忆起中华文明兼通并达,回想起中华民族的融会贯通。从旧社会生存的不能温饱到现今的享受幸福生活。从村头文化到文明接续,从人文关怀到人生感悟,怀旧情丝与想念情愫交织融汇在一起,谱写新时代的壮丽文化。
古楸树是深深精神追记,它的沧桑耸立,记载着王营村的经历过往;它的外形粗糙,象征着老一辈民众的勤恳耐劳;它的毁后再生,提示着传统文化的摒弃糟糠、汲取健康;它的新芽再续,显现出变迁中的新时代续写新章,它的千年历史,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灭的灵魂。
2024年2月8日 随笔 张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