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清风托浮云,千山拢翠揽碧红;
春意桃花为谁绽,粉朵涵芳竞展容。
周末,从日复一日的庸常里抽身,驱散岁月更迭中的迷茫,重返曾经留下足迹之地,追寻那些已然疏远却又铭心的旧梦。这,亦是一场悠然回首过往的惬意之旅。
水绕碧翠,山映幽黄。沿着灌河蜿蜒前行,穿山越岭,遇石桥横跨沟壑,从容自若。一路绮风览目,流云抚山,水道迤逦,春意正浓。那些空谷幽幽之中,可见青竹凛凛经年长,亦可见杂树野花竞开颜。山坡上、河滩地,仍有春色未及之处,犹见荒芜枯黄,仿若两个世界交织,新生命的蓬勃生长与旧事物的更迭消融,在此一并呈现。
山青水幽,四野宁静,阳光明媚,蓝天澄澈。路旁树木枝繁叶茂,绿意葱茏,光线照射在树丛上,叶子泛着光泽,明亮洁净。隐匿于树冠中的叶片,色泽幽深,在风动里,树影交错,如斑驳飞动的帷幕,摇曳不定。偶然遇见几块开阔地,油菜花肆意生长,盛放如火,挥洒着生命力,渲耀出璀璨金黄。
高阳当空,暖风徐徐,行驶在淅川东环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步履匆匆。沿街灌木成排,高树深绿挺拔,叶枝厚重,树冠翠浓中夹杂着黄亮叶片,在阳光下尤为闪耀。修剪成球形的红叶黄杨明艳动人,绿化带列染绿稠,路边几处未修整的原野地,苍树林立,透露着几分枯黄意。
薄云处处生,残花落红泥。人行道上,粉朵缀枝,红叶夺目,低丛矮灌连片成景,偶然间,一处路边天然石崖映入眼帘,红褐色的石壁斑驳陆离,那些凹凸不平的石片,满是岁月沧桑。看高矮坡地上,原石静卧,瘠土覆石,见证着岁月的流逝、人文风貌的变迁,以及乡邻农家房屋的新建与更迭。远眺,野岭层叠,河道纵横,默默注视着千百年来环水而居的山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
昔年青竹意斑斓,旧日酒亭话新言。黄酒山庄坐落于东环路上,在丹阳书院附近,院子位于高坡上,二十几年前,东环路开通不久,沿路原野处处,这里还满是泥土。而后,补碎石修台阶,植树木盈院落,营独特风情,添四周静幽,仿若一个原始的农家小院。而今,已处于喧嚣闹市的半围之中。院内红砖错落铺地,混凝土筑浅台、位于四角简易亭的边缘。十几株树木在砖缝石隙间随意生长,主干不粗,枝冠不丰,或许是因为山庄土质偏薄,略显羸弱。却引得鸟雀频频临顾,在树丛间腾挪跳跃,啼鸣吟唱,惊碎了一地清幽。
风丝轻柔,花瓣雨落。西侧村道旁,桃林依路而植,宛如黛眉轻展,淡朵怒开。那种依花伴草,风拂林梢,欲沾欲览,却叹春光短暂的意境,油然而生。正所谓:粉浪桃花压枝低,翠黄嫩叶争春晖。
院子没有围墙,高出东环路数米,低凳和矮桌散落于树下,颇具古风的陶瓷大瓮随意放置于院边墙角。此时正值春回大地,午阳当头,已无春初的凉爽清新,热气已起,燥意渐浓,但在这无遮拦的院落里,迎、春风阵阵拂面,嗅、暗香悠悠萦绕,听、鸟鸣声声悦耳,看、绿树映入眼帘,不失为周日休闲的好去处。正是:落红片片铺满地,痴痴春风拂绿枝。
向东南眺望,远处山岭透着幽绿青色,其间偶尔夹杂着几片枯黄的灌林丛木,灰白色的山石突兀缀景。白云轻薄,仿佛从北方岭峰相接处散展开来,碧蓝天空好似披上一层缥缈丝纱,随风动向远。正如:云卷云舒云缥缈,花开花落花逍遥。
渴望,觅一处安逸之所,远离尘世喧嚣,邀三五老友,斟一壶陈酒,品人生回味,借片刻忧愁,追忆流年飞逝,求一箧幽梦,问世间沧桑,看云聚云散,观水波澜澜,赏山静幽幽,揽一时柔情,享无限清湫。追求那 “酒未酣而情谊浓,言未多而雅韵生” 的美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