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诱惑着,在秋实的香甜里,或是在秋韵的终止里。因为那水幕清爽的雨,澄澈亮丽的虹桥,我都无法躲避。深秋飘至,我感受着秋香浓郁,并陶醉其中。我不能自拔,在深邃的境界里,充满着希冀和自信。但是秋味渐淡,寒意就会乘虚而入。我又只能在浅斟慢酌中,思念昔日的秋土。我惋惜着不能隽永的美景,和不舍坠落的斜阳的沉思。其实我的涔涔汗滴,或是倐然潸泪,都宛若天边跳跃的云朵,随着风吹而飘散着。
星星闪烁的缓缓滑落中,小草由绿变黄,菊花换服,爬山虎已枯,彩蝶也不再翩翩起舞。无论在皓月当空的喧闹都市,还是在林间晓月的宁静乡村,都有浓浓碧绿的向往依恋之情。我想起微风拂岸,凉爽纯朴,杨柳依依,朗润而欣然。我想起云海在漫向远方,自己若在幻境飘荡。我慨叹那些,兀然停留的美丽,凋零中的生机。皖江西隅,沧桑变迁,温婉情怀依旧。腊树乡地,蜡树传说,风烟俱净里,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在澄澈的灵土上,灵韵也更加幽深。
腊树乡位于高河镇西南,西与北和潜山、太湖、望江三县交界。东与皖河乡接壤,南隔麻塘湖、王居山与雷埠乡相邻。长河自西向东汇入皖河。乡以驻地腊树得名。解放初分属王河区的白湖、容岭、官坝、龙山、凤山等乡,一九五七年并为腊树乡,一九五八年成立腊树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改为乡。地属丘陵。有以王居山为主的龙王山、马鞍山等近十座山。以粮为主。同时发展苎麻、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乡和多数村都有农场,重点发展用材林、果木林和茶园,基本达到人均一亩林,户均一亩果。腊树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省道安(庆)石(牌)太(湖)公路纵穿全镇,济广高速在镇区内设有互通,通村、通组水泥公路纵横交错,已形成便捷的交通网。腊树镇是大石牌地区产粮大镇,享有“安庆粮仓”的美誉。
江北边的腊树乡,乡村恬静,雨巷幽深,文杰灵韵。它在漫漫岁月中,水墨如画,又流淌着清秀。小桥,流水,人家,都在水性的流淌中,滋润着心灵。 它在凌波水韵中,翰墨流溢,朦胧而古朴。这里有绿水萦绕着白墙,花间醉然品酒;小河潺潺浅吟低唱,庭中淡然品茶;红花洒落于青瓦,树下悠然棋落。这里有历经风浪的班驳,也曾经拥有亘古柔情的飘零。在扁舟竹蒿,穿行的青山绿水中,我似乎看见承载似水流年的痕迹。
我在乌篷船头,看见清凉的河上,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的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空上。它磨损的雕栏和村庄的风韵,早已融为了一体。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临水,庄水相连。阳光静然在河面流淌,诗情恣意的轻舞飞扬,腊树乡古街,远离了都市的尘嚣与浮躁。我透过轻烟淡水,霁色的堤岸。我仿佛看见了春日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燕呢喃,春透窗栊;夏日里娇花映水,鱼鲤啵啵,浣纱霓裳,兰舟采莲;秋日里丝雨缠绵,梧桐飞雁,桂菊飘香,硕果累累;冬日里雪飘香樟,千江冰封,湖渡无声,伊人娇纯。
皖语怀腔,细语缠绵。还有山雨淅沥飘然而至,碧水粼粼而起,碧草中繁花点点,还有古寺的梵音,泉水的淙淙。充满浪漫的黄梅气息里,山水乡特有的灵气,滋润着腊树人。纷至沓来的空气溢出的芳香,弥漫着腊树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花香雨声里,清绝秀雅而沉醉,我不舍离去。我留恋纷飞的细雨沾湿的素裙,两袖的花香轻舞的风韵。我留恋伊人如玉,肤脂雪凝。她明眸灵秀而温婉,若凌波仙子清丽而脱俗。我想在油纸伞下,青石板路上,沿着雨巷翩跹而过,或者陪伴细雨蒙蒙中微湿的丁香。
我仿佛看见亭阁水榭珠帘,红颜珠泪盈盈,水袖轻拂琴弦。她又在轻花岸柳里,清影如梦,柔肠百转,缠绵悱侧。我也忆起当年同窗苦读,秉烛夜书时,才子丹青书画,冠压群芳。年少时百媚种种,千色点点,在淡荷浅笑中,转眼已是蝶轻舞江,沧桑变迁,我已不是当初的少年。岁月让我浮沉变幻,执着留恋的痴情却漫长而娇颜。腊树乡翠径花台,蝶舞莺啼,风情万种,处处迷人,令人在旖旎中沉醉。在杨柳风柔媚撩人中,我又见羞答答的玫瑰正在静悄悄地开。我可惜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津渡。
蜡树与腊树乡。女贞,别称冬青、白蜡树、蜡树、女桢、桢木、将军树等,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二十五米;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六至十七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四至九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一至三厘米,上面具沟,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八至二十厘米,宽八至二十五厘米;花序梗长零至三厘米;花序轴及分枝轴无毛,紫色或黄棕色,果实具棱;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形,长零点五至六厘米,宽零点二至一点五厘米,凋落;花无梗或近无梗,长不超过一毫米;花萼无毛,长一点五至二毫米,齿不明显或近截形;花冠长四至五毫米,花冠管长一点五至三毫米,裂片长二至二点五毫米,反折:花丝长一点五至三毫米,花药长圆形,长一至一点五毫米;花柱长一点五至二毫米,柱头棒状。果肾形或近肾形,长七至十毫米,径四至六毫米,深蓝黑色,成熟时呈红黑色,被白粉;果梗长零至五毫米。花期五至七月,果期七月至翌年五月。
相传腊树乡早年蜡树多,故名腊(“蜡”讹为“腊”)树窠。在水波流转和风过花落间,现在已很难见到蜡树婀娜多姿的高大身影,和欢快婉转的哼唱。蜡树即女贞,四季婆娑,枝干扶疏,枝叶茂密,风吹轻灵,树形整齐,意气风发,是常用观赏树种。现在它的真实的踪迹,常见于庭院行道绿篱间,一般很低矮。它在皖河呼啸奔腾或是缓慢流淌间,缭乱着色彩而枝叶漾动着。蜡树原产于我国,安徽是主要分布地之一。而在怀宁尤以腊树乡为最多。它虽然没有皖河镜花水月,却有太多的多情梦幻。它和蜡树人一样,耐寒性好,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深须根都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易繁殖。他和腊树人两情欢悦有了太多的依偎,在杏花春雨的涤荡和杨柳春风的吹拂中,欢度着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腊树果实即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的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其主补中者,以其味甘,甘为主化,故能补中。此药有变白明目的功效,累试辄验。女贞实,固入血海益血,而和气以上荣。由肾至肺,并以淫精于上下,不独髭须为然,即广嗣方中,多用它。女贞同固本健阳丸服,尚有腹疼,则信兹味性果寒。近人多用它,可是其力甚微,可入丸以补虚,不便入汤以滋益。它与熟地、枸杞、南烛等同用,真变白之神丹,可是为丸则验,不可责其近功。女贞子缓则有功,而速则寡效,故用之速,实不能取胜于一时,而用之缓,实能延生于永久,也在人之用之得宜。女贞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它,往往减食作泻。腊树乡人世代相传,女贞子散气血,止气痛,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
北面的长河对腊树乡,有纯真深情的痴恋。但是翠宇珠廉,终究锁不住渴望的血脉,长河由西往东,壮志雄心,意气风发地奔腾不息。白石村轻灵美丽,笑语嫣然,却留有长河起步离别的身影。山湖村雨丝温柔而滋润,细细飘洒着长河许多留恋的情怀。白塘湖边的一心村,桥亭檐角,花开满树。长河在这里装点着小桥流水的欢娱,滋生着老砖古瓦的生机。安山村温情年年,在枝芽的萌生上,也在柳絮的飞扬上。白湖村却是荒芜了无数期盼,微霜鬓染中长河姗姗来迟。高旗村挽留不住得意满怀的长河,在北风无情,寒风萧瑟中,只剩下日渐无望的哀愁。此时的亭台楼阁,惶恐烦乱,内心虚怯,又不能呼喊,只好忍耐着压抑的寂寞。这时长河神迷的容颜,早已随皖河水而东逝。
麻塘湖湖畔,春风恣意,春花烂漫,如年少春闺安谧,又似广博的园林,精巧别致。这里没有殷殷等待的忧伤,只有缱绻达旦,燃尽红烛的明丽思念。烟墩村在杏花烟雨中,欲洗去铅华,扫净心尘。它却还惦念着,曾经虚掷的美丽时光。它的惦念让曾经的追悔和等待,成为了永恒。腊树村小溪涓涓,鸟鸣巧啭动听,绿叶新枝,温暖而盎然。芝岭村山光照槛水绕廊,落花水面,乐趣彩霞。健康村怀着春的温暖纯洁,眷恋着春的亮丽璀璨。这里有岁月的风声,跋涉的脚步,远山的呼唤,也有几分默默潮湿而凌乱的思绪。
蜡树的传说与腊树乡。传说一:传说是古代鲁国一位女子的名字。因其“负霜葱翠,振柯凌风,而贞女慕其名,或树之于云堂,或植之于阶庭”,故名。中国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马,下令杭州城居民在门前遍植女贞树。传说二:相传在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品貌端庄,窈窕动人,工及琴棋书画。员外视若掌上明珠,求婚者络绎不绝,小姐均不应允。员外却贪图升官发财,将爱女许配给县令为妻,以光宗耀祖。哪知员外之女与府中的教书先生私订了终身,又瞧不起那些纨绔子弟,到出嫁之日,便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自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雳,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须发变白。传说三:从前有个善良的姑娘叫贞子,嫁给一个老实的农夫。两人都没了爹娘,同命相怜,十分恩爱地过日子,那知婚后不到三个月,丈夫便被抓去服兵役,任凭贞子哭闹求情,丈夫还是一步三回头地被强行带走了。丈夫一走就是三年,音信全无。贞子一人整日里哭泣不已,总盼着丈夫能早日归来。可是有一天,同村一个当兵的逃了回来,带来她丈夫已战死的噩耗。贞子当即昏死过去。乡亲们把她救过来后,她还是一连几天不吃不喝,寻死觅活。最后有个邻家二姐劝慰她,说那捎来的信也许不真,才使她勉强挺过来了,但这一打击却让她本来羸瘦的身体更加虚弱,过了半年,她最终病倒了。临死前,贞子睁开眼拉着二姐的手说:“好姐姐,我没父母没儿女,求你给我办件事”。二姐含泪点头。“我死后,在我坟前栽棵冬青树吧。万一他活着回来,这树就证明我永远不变的心意。”死后二姐按她的遗言做了,几年后冬青枝繁叶茂。终于有一天,贞子的丈夫回来了。二姐把贞子生前的情形讲了,并带他到坟前,他扑在坟上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洒遍了冬青树。此后,他因伤心过度,患上了浑身烦热、头晕目眩的病。贞子坟前的冬青树不久竟开花了,还结了许多豆粒大的果子。乡亲们都很惊奇这树能开花结果,议论纷纷,有的说树成仙了,吃了果子人也能成仙;有的说贞子死后成了仙等等。贞子的丈夫听了怦然动心:“我吃了果子如果成仙,还可以和爱妻见面”。于是摘下果子就吃,可吃了几天,他没成仙,也没见到贞子,病却慢慢好了。就这样,冬青树的果子药性被发现,它能补阴益肝肾,人们纷纷拿种子去栽,并给取名叫“女贞子”。
蜡树即女贞是一种树。其树木姿容秉性为人赏识,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贞女状之。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欃檀木兰,豫章女贞”。女贞之树,负霜葱翠,振柯凌风。古语又有:“主圣则臣直,故思志义之臣;家人利女贞,尤赖贤明之助。女贞凌严冬,艳不数桃李”。蜡树即女贞的花语是生命。这种植物的果实,具有在整个冬季都不会从树枝上掉下来的特性。当鸟儿没有饲料,饥饿难忍时,吃它的果实正好可以维持生命。因此,腊树的花语就是生命。今天出生的你或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懂得生命的重要与可贵,是天生具有慈悲心肠的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难以拒绝别人的要求。所以请特别注意,男女之间的异性关系。这里还有延伸的意义:相传“女贞汤”,专杀妇人阴烈之气,乃太上老君秘方,如今世上极少有人会用。子午时生阴阳,固此子时午时各一剂汤药下去,当可即时杀那新生之烈气。这药可灭女妇人虎豹之心,软其尖牙利爪,散其眼中凶光,抽其丹田壮气,造出个淑女佳人来,保你夫妻合睦,家境平安。
蜡树培植,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的壤土等为播种。施底肥后,精耕细耙,做到上虚下实、土地平整。底肥以粪肥为主,多施底肥有利于提高地温,保持土壤墒情。促使种子吸水发芽。它出苗时间较长,约需一个月。播后最好在畦面盖草保墒。腊树发芽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松土除草,进行间苗。女贞是偏于喜湿性的植物,但是水分过多又容易引发疾病,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水分,应每天进行喷水,以符合女贞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在光照特别强的时,要用遮阳网,以避免强光带来高温,影响到小苗的生长速度。在苗圃移植时,要短截主干。定植前,对大苗中心主干的一年生延长枝短截,剪口芽留强壮芽,同时要除去剪口下面第一对芽中的一个芽。以保证选留芽端优势。位于中心主干下部、中部的其他枝条,要选留,有一定间隔且相互错落分布的枝条主枝。每个主枝要短截,留下芽,剥去上芽,以扩大树冠,保持冠内通风透光。其余细弱枝可缓放不剪,以辅养主干生长。夏季修剪主要是短截中心主干上的竞争枝,不断削弱其生长势,同时剪除主干上和根部的萌蘖枝。第二年冬剪,仍要短截中心主干延长枝。但留芽方向与第一年相反。如遇中心主干上部发生竞争枝,要及时回缩或短截,以削弱生长势头。
腊树乡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粮食和淀粉植物。而这些意味着腊树乡的人们岁月没有虚度,生活过得充盈。人们的生活也因为有它们而绚丽多彩。油料以油菜为主。油菜花开,若斑斓别苑的景致,会令人心旷神怡。鲜果品主要有桃、梨、枣、杏、柿、柑桔、板栗、枇杷等。在把酒问盏时,在摆脱不了的世俗痴缠中,人们用它们打发着无边的岁月。纤维类工业原料植物以棉、麻及芦苇为主。药物主要有辛夷、香附子、半夏、桔梗、夏枯草、草决明、贝母、生地等。蜜源植物、珍贵和观赏植物众多。境内建有池杉水杉、意大利杨、国外松和望春花(辛夷)四大基地。花生种植,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
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这里的人们,用辛勤的汗水不断诗化着青春的土地,却别过了无数韶华。但是他们面对阳光,也是珍惜了生命,开拓着荒野的缤纷,轻松渡过了岁月的许多洗劫。
郝季球与腊树乡。郝季球(1900-1979),出生在潜山黄铺,幼时过继入怀宁腊树乡。十多岁时唱黄梅戏,二十岁正式登台,演老生兼演小生、丑角。后搭班演出于桐、潜、岳、太、望、怀及江南的太平、石台等县。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自己为首组班,取名“三友堂”。一九五一年入“怀宁剧院”(后改黄梅戏剧团),一九五五年受剧团派遣,去舒城帮助组建该县黄梅戏剧团。一九六五年退休。
腊树乡西南五村,有茶棚、龙山,四合和容岭与八一遥望。这里枝头绿意,恪守一池清泉,轻轻漫过了岁月的坎坷。这里的景色,也随着浅浅掠过的清泉水,化作轻舟驶进了心的彼岸。我也曾在凄风苦雨中,寻找温润。于是我在午夜梦回时,便有了刻骨蚀心的失落。现在我在腊树乡里,岁月如晨,阳光就是絮语,温暖的思绪,伴随着每一天。我在淡然的晚霞中深思,在感动的民风淳厚中感慨。我学会了体谅和豁达,学会了用微笑凝望春天。
人生有诸多遗憾,凝望春天,就会无悔遗憾。但是有许多美景无需看得太清,至清而伤,学会保持距离。我想学会感悟,去获得心理取舍的宁静。腊树乡人才辈出,我想知道是谁在春天修篱,是谁在心里种下腊树,是谁又在溪边静憩?我想知道这里善良的美丽情怀,驱逐了多少阴霾,等来了多少岁月期待;到底澎湃着多少生活的苦涩?清风徐来,默默承载,春暖花开中醉染阑珊,韶华暗换。我想踏着细沙般岁月,去追寻跌落时光长廊里的花香的记忆。我想用凌乱的墨迹,记下那世代相传的时光晕染的悲欢离合。
皖江是柔情似水的画卷,走过了岁月的馨香,蕴藏着唐风宋雨的诗行,相伴于声声远传的晨钟暮鼓中。昔日的风雅云烟,萦绕在耳边,如花笑靥和芬芳,我看似容颜依旧。我是一个喜欢借花聊以牵念的人,却没有看见多少美丽的花朵。我梦里梦外的尘埃,诸多的诠释着阡陌红尘里的颠沛流离。但是冷月清辉下,苦涩的流年,不经意间,确实已微醺了岁月的沉香。街灯素月里,我把豆蔻般青春追寻。昔日的背影里,其实只留下星辉点点,没有多少感人肺腑的涛声依旧。我静静享受着这清净的夜晚。我明天又会在沉静明媚下,带上一纸笔墨,去聆听一米阳光。我的明天注定又会走向陌生的路,去看陌生的风景。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