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灏然博宇的头像

灏然博宇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25
分享
《石鼓无声》连载

第二十三章 磻溪边访贤能

向传师的话让司马池父子三人陷入了沉思。石碑上的文字虽然晦涩难懂,但其中透露出的历史信息却让他们感到震撼。秦楚之间的恩怨、周室的衰落、诸侯的纷争,这些历史的碎片仿佛在石碑上重新拼凑起来,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司马池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向大师所言极是。这石碑上的内容,或许正是我们寻找作原石鼓的关键。只是,石碑上的文字年代久远,许多细节已经模糊不清,我们需要更多的线索来解开这个谜团。”

司马光点了点头,补充道:“父亲说得对。石碑上提到的‘大神巫咸’和‘秦楚盟誓’,似乎与石鼓的来历有着某种联系。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关键词入手,寻找更多的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

向传师赞同地说道:“正是如此。石碑上提到的‘大神巫咸’,据我所知,是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神祇,与祭祀、占卜等活动密切相关。而‘秦楚盟誓’则可能涉及到秦楚两国之间的某种重要约定。这些线索或许能指引我们找到石鼓的下落。”

司马旦此时也插话道:“既然石碑是在凤翔开元寺出土的,我们是否可以从开元寺的历史入手,寻找更多的线索?或许寺中还有其他文物或记载,能够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司马池点头道:“旦儿说得有理。不过,开元寺的历史悠久,寺中的文物和记载恐怕早已散佚。我们不妨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去开元寺调查,另一方面则根据石碑上的线索,寻找与‘大神巫咸’和‘秦楚盟誓’相关的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

向传师思索片刻,提议道:“司马大人,我近来在走访中听人讲过,磻溪钓鱼台附近住着一户人家,相传是姜子牙的后人,名叫姜六韬。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精通天文地理、兵法谋略,或许他的后人知道一些与石碑相关的故事。”

司马池眼前一亮,说道:“向大师所言极是。姜子牙是周朝的重要人物,他的后人或许真的掌握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历史秘密。我们不妨前往磻溪钓鱼台,拜访这位姜六韬,看看能否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司马光也赞同道:“父亲,向大师,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们不妨明日一早便动身前往磻溪钓鱼台,拜访姜六韬。”

众人商议已定,便各自回去准备。第二天一早,司马池、向传师、司马光和司马旦四人便骑马前往磻溪钓鱼台。磻溪位于凤翔府东南方向,距离府城约莫五十里路。四人一路疾行,不到两个时辰便抵达了磻溪。

磻溪钓鱼台位于一片青山绿水之间,溪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十分秀丽。四人沿着溪边的小路前行,不多时便看到了一座古朴的院子。院落的门匾上写着“姜氏茅舍”四个大字,显然这里便是姜六韬的住所。

司马池上前叩门,不多时,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打开了门。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他看了看门外的四人,微微一笑,拱手道:“几位贵客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司马池连忙还礼,说道:“在下凤翔知府司马池,这几位是我的朋友向传师,及在下的两个儿子。我们此次前来,是想拜访姜太公后人六韬老先生,请教一些历史方面的问题。”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老夫便是姜六韬。几位贵客请进。”

四人跟随姜六韬进入院中,只见院内陈设古朴,屋内的墙上还挂着几幅山水画,桌上摆放着一些古籍和文房四宝,显然姜六韬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

众人落座后,司马池开门见山地说道:“姜老先生,我们此次前来,是想请教一些关于先秦时期的历史问题。不知先生是否听说过‘大神巫咸’和‘秦楚盟誓’?”

姜六韬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沉吟片刻后说道:“‘大神巫咸’和‘秦楚盟誓’……老夫倒是听说过一些。不知几位为何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向传师接过话头,说道:“姜老先生,我们最近在凤翔府衙中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记载了一些关于‘大神巫咸’和‘秦楚盟誓’的内容。我们怀疑这些内容与作原石鼓的来历有关,因此特地前来请教。”

姜六韬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原来如此。既然几位对此感兴趣,老夫便将自己所知的一些故事告诉你们。”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大神巫咸’是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神祇,相传他是黄帝的后裔,精通祭祀、占卜之术。在秦楚两国之间,巫咸的地位极高,被视为沟通天地的媒介。而‘秦楚盟誓’,则是指秦楚两国在春秋时期的一次重要盟约。当时,秦国与楚国为了对抗晋国的威胁,结成了同盟,并在巫咸的主持下,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盟誓仪式。”

司马光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姜老先生,这场盟誓仪式是否与石鼓有关?”

姜六韬微微一笑,说道:“司马公子果然聪明。据老夫所知,这场盟誓仪式确实与石鼓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秦国与楚国为了表示对盟誓的重视,特地在一面石鼓上面刻有盟誓的内容。这面石鼓被分别放置在秦国的祖庙,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

向传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连忙问道:“姜老先生,那这些石鼓后来去了哪里?”

姜六韬叹了口气,说道:“这些石鼓的命运颇为坎坷。秦楚盟誓后不久,晋国便发动了对秦楚两国的战争。在战乱中,石鼓时现时隐,如今九面石鼓已经被眼前的司马大人找到,但有一面作原石鼓,老夫也不得而知。”

司马池听到这里,心中一动,问道:“姜老先生果然是天下事全知,小可寻找到九面石鼓的事儿,您老也是心知肚明,还请老先生指点作原石鼓的 寻找线索?”司马池深深的作了一个揖。

姜六韬沉思片刻,说道:“相传有人将石鼓藏在了一座名为‘石头庙’的古庙中。这座庙位于凤翔府西北方向的一片深山之中,庙中供奉的正是‘大神巫咸’。”

司马光闻言,立刻说道:“父亲,向大师,我们不妨前往石头庙一探究竟。或许石鼓就藏在那里。”

司马池点了点头,说道:“光儿说得对。姜老先生,不知您是否知道石头庙的具体位置?”

姜六韬摇了摇头,说道:“石头庙的具体位置老夫也不清楚。不过,据传这座庙隐藏在一片密林之中,周围有奇石环绕,常人难以找到。几位若是想去寻找,恐怕需要费一番功夫。”

向传师拱手道:“多谢姜先生指点。我们一定会尽力寻找石头庙,解开石鼓的秘密。”

姜六韬微微一笑,说道:“几位若是有缘,或许真能找到石头庙。不过,老夫要提醒你们,石头庙周围据说有灵异之事发生,几位务必小心。”

司马池等人谢过姜六韬,便告辞离开了姜氏茅舍。四人骑马返回凤翔府,一路上商议着如何寻找石头庙。

回到府衙后,司马池立刻派人前往凤翔府西北方向的深山中进行搜索。然而,几天过去了,派去的人一无所获,石头庙仿佛消失在了茫茫山林之中。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向传师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司马池说道:“司马大人,既然石头庙与‘大神巫咸’有关,我们不妨从巫咸的祭祀仪式入手,寻找线索。”

司马池眼前一亮,说道:“向大师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祭祀仪式,找到石头庙的位置?”

向传师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据古籍记载,巫咸的祭祀仪式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研究这些仪式,找到石头庙的线索。”

司马光也赞同道:“父亲,向大师说得对。我们不妨查阅古籍,寻找与巫咸祭祀仪式相关的记载。”

于是,四人开始在府衙中翻阅古籍,寻找与巫咸祭祀仪式相关的信息。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在一本古籍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

古籍中记载,巫咸的祭祀仪式需要在“月圆之夜,山巅之上”进行。而凤翔府西北方向的深山之中,正好有一座名为“月华山”的山峰,山顶平坦,适合举行祭祀仪式。

司马池等人决定在下一个满月之夜,前往月华山寻找石头庙。

满月之夜,司马池、向传师、司马光和司马旦四人带着几名随从,骑马前往月华山。月光如水,洒在山间的小路上,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马蹄声在山谷中回荡。

当他们抵达月华山山顶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只见山顶上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庙宇,庙门上写着“石头庙”三个大字。庙宇周围环绕着奇石,仿佛守护着这座神秘的建筑。

司马池等人下马,小心翼翼地走进庙中。庙内供奉着一尊高大的神像,正是“大神巫咸”。神像前摆放着一块残缺的石碑,石碑上刻满了古老的文字。

向传师走上前,仔细查看石碑上的文字,看了很久也没有说话,身后的司马池感觉有些奇怪,于是问道:向大师,石碑上写了些什么?

 “石碑上的这些文字,像画又像字,但是具体是些什么字,我也看不明白,看来我们又碰到难题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