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如同枝头喜鹊的叫声,让老李家一家激动不已,喜上眉梢,尤其是大顺。
“娘,开春了,我这一天到晚的忙,抽不出空,要不还是让小梅搬您这一起住吧,往后伺候月子也方便也习惯。”
“行,我之前还琢磨着,她一个人在村口那个院我还不放心,这几天你就收拾收拾,还和以前一样住西屋吧。”李秦氏应道。
日子过得也快,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天气越来越暖,田地的绿色愈加苍翠。
这段日子,张梅基本上没有出过家门,好像害羞似得,人也变得更加沉默,不过在家里确实一刻不得闲,尽力帮着李秦氏干些力所能及的,有时候她在想,人的命运真是如此神奇,充满了未知,在一个她没想到过的地方和一个自己从未想到的人马上要生一个孩子了。
大顺着实很忙,从机器修理到田间地头,整天忙忙碌碌,对张梅的挂念倒是丝毫不减。
“去镇上给你嫂子买点好吃的,看看有没有针线,我看她爱绣花,有空找来娣一块去串个门,给你嫂子解解闷……”大顺絮絮叨叨的吩咐二顺道。
“好啊,我知道了,完全照办,哥。”
二顺隔三差五的跑到西屋里,不是给张梅送好吃的,就是拉着来娣一块聊天,有时候还找点育儿知识和真事的一样研究。
“行了,别瞎看了,你个大老爷们懂个啥啊,初中生都成了研究生了,哈哈哈……”来娣笑到停不下来。
“不许笑了,我正好研究一下,等你有了之后好给你传授经验。”二顺反击。
“我呀,拉倒吧,先找个对象再说吧,要不到时候你当孩儿他爹啊。”来娣凑过来脸色绯红的说道。
“饶了我吧,姑奶奶,张里五非宰了我。”二顺嘟囔了一句。
“好了,不和你扯皮了,本姑奶奶要走了,别送,嫂子,我先走了。”
张梅刚想搭话,来娣早出了大门。
“哎,我觉得来娣挺好的啊,人又活泼,对你又好。”
“她?捏,大脚丫子比我的都长,腰比我都粗,谁稀罕?”
“我觉得你可以考虑看看。”
“嗯。”
张梅和二顺一人一句的闲聊着,相视而笑。
初夏的阳光显得过于热情,毫不吝啬的撒给大地,把青翠变成了黄色,又变成了金色,是一个丰收的小麦季;河水渐涨,村口的大柳树摇曳生姿。
老李头两口子更是忙活着春种夏收,尤其是张梅怀孕之后,老李头之前顾虑的来路不明也慢慢放下了,想着能抱个大孙子,心里美滋滋的。李秦氏虽然说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淳朴善良的西北人没有那么多弯曲肠子,待人热情周到,待张梅如闺女一般。
“二顺天天不干个正事,老是往他嫂子屋里跑什么,大小伙子也不嫌害臊。”老李头斜眼瞧着西屋给李秦氏愤愤道。
“这不是大顺让他买的东西给张梅送过去嘛,死老头子,瞎哄哄啥,这两天镇上三轮厂招工名额就下来了,没几天在家待了。”李秦氏边摆弄布料边说到,“这几天雨下的大,正好趁着闲工夫准备几件小被鲁,我看显怀挺明显,估计能提前生,等过几天地面干一干该收麦了。”
果然,没几天二顺和张里五就去镇上的工厂打工了,老李头两口子吃口饭就往地里跑,夏日收庄稼是个急活,因为雨水勤,就怕耽误,只要开了头就需要速战速决,偌大的院子,只有张梅一个人和家里的大黄无聊的打发着时间,炙热的阳光让人懒洋洋的,可爱的小孩肚兜秀了好几个,漂亮的针脚显示着这位母亲灵活的双手。
家里的雪早化了吧,这时候也暖和了,但是没有这么暖和,妈妈还好吧,妹妹是不是又长高了?张梅的心思飘到了很远,想了很多,一年多了,她该如何开口,还是不要说,纠结的内心让她看起来忧虑许多,摸了摸趴在地上的大黄,眼角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