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鞋女
“擦鞋。”
“擦鞋。”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北门口的人行道上,总坐着那么几个从乡下来的擦鞋女人。她们有时两三个在一起,有时又五六个排成一行。她们的面前,要么摆着一把塑料椅子,要么横着一根老式的木凳。在椅子或木凳的脚下,放着一个工具箱。工具箱的一头装的是擦鞋用的鞋油、刷子、擦布,另一头便是坐的凳子了。匆匆行走的人,在听到那声轻若游丝的“擦鞋”后,有的径直去了,有的却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低头朝自己的鞋望去,若是发现鞋蒙灰太厚,而恰巧又不是太忙的话,就会坐下来,很绅士地把脚伸到擦鞋女的面前去。若是男的便会从身上掏出香烟点燃,悠然地吸着。女的呢,则伸出纤细的或手捋捋衣服,或翻翻随身带的小包。
擦鞋,过去曾经是贵族、小资们的奢侈享受。百姓们是不敢奢望的。因为那多少带有点剥削人的意味。现在,你只要不吝惜那小小的一元钱,即便一天擦一百遍,也不会有人说你半句。
擦鞋女往往一边擦鞋,一边用警惕的眼睛注视着街上的动静。她们都是些“游击队员”,因为没有市场准入证,怕见工商管理人员。如果你正在擦鞋时恰巧工商管理人员来了,那你就自认倒霉了。那时的擦鞋女是顾不得再要那一元钱的,她们会神情慌乱地扯起工具,撒起丫子就跑。
她那天穿的是件碎碎花的衬衫,兰色的裤子。脚上的鞋张着一张小嘴。大脚拇指从那张着的小嘴里伸出来,仿佛在窥探着什么。她圆圆的脸上,显着点点红晕。一双眼睛渴求地张望着每个从她面前经过的人。在她的背上,用一根布带子绑着个似睡非睡的小孩。她刚刚落坐,就有人坐到了她的面前。正在她庆幸自己今天运气好时,街的那一面走来了个工商管理员。等到她没有发现时,想跑已经来不及了。工商管理员严厉地望着她说,你这是几次被我捉到了?她底着头,不答他的话。说你了。听到没有?她还是不回答。工商人员生气了,就伸手去扯她的工具箱。擦鞋的人一点没有准备,差点就被扯到在地上了。那人不高兴地说,你想做什么?工管理员说,这是我的工作。那人说,有像你这样工作的吗?工商管理员说,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我们的管理工作才不好做。那人说,我哪点防碍到你?
……
她在偷偷地溜走的时候,心一定提到了嗓子眼上。这从她慌不成步的脚步便可以看出。在走出去几米远后,她突然撒腿跑了起来。背上的孩子受了惊吓,大声地哭起来。小孩的哭声使工商管理员醒悟了过来。但是,已经晚了,那擦鞋女早跑远了。他气恼地对着擦鞋女的背影说,下次再让我碰上你,看你怎么跑?
擦鞋女们像这样的惊吓,是每天都要遇到的。市场里没有划给他们经营的位置,所以她们注定要打游击,注定要四处游动。她们原本是可以与丈夫在一起过安定的日子的。但是,为了生存,为了读书的孩子,为了伤病的父母,她们怀着热切的希望,挤进了人海茫茫的城市。在喧嚣的城市里,她们既看到了繁华,也看到了尔虞我诈。她们吃着粗食,住着黑暗的屋子,用最廉价的劳动换来少许的收入。尽管如此,她们已经非常的满意了。
在世人的眼里,擦鞋女是低贱的。当她们肩上斜挎着椅子和工具箱走在城市的街上时,是没有人会去关注她们的。人们只有在想到要擦鞋时,才会记起她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