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李圆受命卧底楚国
1
且说,李圆听到赵国四十多万将士被秦军残杀在长平消息,立即向春申君请假说:“我的父母都住在长平谷口村,不知他们如今怎么样了,我也想回家探望一下。”
春申君说:“先生在赵国只是一般的乐师,刚来楚国,我就任命你为司乐府大司乐,把乐队全部交给先生管理,虽然在朝中地位不是很高,却是司乐府最高长官。你的表妹也由原来乐队的徒提拔担任了乐正,如果有才能今后还会享受到更高的职位待遇。先生与你表妹的待遇比在赵国都提高了好几倍,当然自从先生来了之后,楚宫乐队和舞蹈也都大有提高,特别是你与乐南编排的晋国音乐圣者师旷留传下来的《阳春白雪》古琴曲,旋律流畅,其古老的韵味之美,更是让我们大王看了很高兴,希望先生看过父母后还能够回到楚国继续为王宫乐队提高音乐技艺水平。”
师旷,字子野,原晋国的音乐大师,是个先天性盲人,也许正由于这个盲人生理缺陷,使他的听觉格外灵敏,辨音能力超过了常人,善于鼓琴,有“聪圣”之称。传说他的故里在山西洪洞县的师村。《阳春白雪》即为师旷所作,是宫庭少数贵族欣赏的琴曲,平民只喜欢“下里巴人”俗调,所谓“曲高和寡”成语即由此而来。
李圆说:“微臣万分感激令尹对微臣的错爱,不敢辜负令尹的期望,等微臣看了父母即刻就回楚国,任由令尹驱使,以报答令尹知遇之恩。”
李圆离开楚国,心急如焚,快马加鞭,不一日回到了赵国,直向家乡长平谷口村奔去。
过去李圆每次回到谷口村,若是晴天,转过米山远远就能看到杨谷河在阳光和蓝天映照下,闪闪发光,如一条灵动的彩带在群山中舞动,走至近处,群山,绿树,白云,还有临河不远的几个小村庄在水中的倒影,如幻如梦,让人身临其境,不知水底的天地万物是真,还是自己站在河岸边的天地万物是真。
而李圆这次离米山尚有一段距离,就有一股股腐尸臭味弥漫在空气中,随着一阵阵山风吹过来,让人窒息。
转过米山,李圆从小看到的往日美丽的谷河景象已经不见了,水还是那个水,水中浮满了腐烂尸体,乌鸦乌云般的布满了河面;原先清澈见底的河水变成了黑红色;山还是那个山,可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熟悉不能再熟悉的村庄却不见了,村庄周边的郁郁葱葱的树木不见了,山间劳作的村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断墒残垣一片焦土。晴空下,时而还传来几声凄厉的狼嚎。原先高大的绿树变成了一个个焦木棍,光秃秃黑乎乎地戳在阳光灿烂的晴空下。
据历史记史载,当时的长平大战后,到处都是“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以至后人将杨谷河改称为丹水。如今丹河两岸三十多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区;而李圆家乡的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
据相关历史介绍:谷口村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
骷髅王庙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到长平历经八九百年之后仍然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
明代诗人于达真经过此地瞻拜骷髅王庙后写道:
此地由来是战场,
平沙漠漠野苍苍。
恒多风雨幽魂泣,
如在英灵古庙荒。
赵将空余千载恨,
秦兵何意再传亡?
居然祠宇劳瞻拜,
不信骷髅亦有王。
可见秦国在长平战争中屠杀赵国四十多万将士是何等的残暴,又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何等的唾骂。
且说,李圆纵马顺着血色的河谷跑到了自己的家门前,数间房屋早已经变成了瓦砾场,或许经过大雨洗涤的原故,每一片瓦砾都干干净净,山风吹过,不见一丝尘扬。
李圆从小就在这儿长大,这儿原来前后共有两进房子,前院五间,哥嫂一家住,中间房子是过道,穿过哥哥居住的房子过道,又是一个院子,两边厢房堆放粮草、农具等,后面一排也是五间,中间一间是厨房,一家人吃饭的地方,两头分别由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居住。由厨房后门出去,约走五十步左右,就是后山,沿着巨石山坡下砌了一排杂屋间和羊圈。
前面两排房子全部烧成了断墙瓦砾,只有中间厨房瓦砾之间还剩下两口孤零零地铜锅和沿山坡砌的羊圈完好无损。羊圈共分为两大间,一间是母羊生养小羊崽地方,一间可以圈养四五十只羊。这一年秦兵攻进村子时,母羊生养的小羊崽已经长大,平时生养羊崽的那一间羊圈空下来放些柴草。
李圆走过院子来到羊圈前面,呆呆立在自己这熟悉的家中不知所措。忽然间,李圆似乎在寂静的河谷中隐隐约约听到细长的哭泣声。
李圆顺着声音方向望去,见到后面的山坡上有一群人。山坡上过去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李圆记得小时候常常与小伙伴人在树林中游玩,如今也已经是一片焦土,只剩下高高低低、残存的焦黑树桩。
李圆将马栓在一棵焦木树上,提着马鞭走上山坡,近前一看,原来是燕国的大姨妈也赶来了,表哥表嫂等外地亲朋好友等人都在这儿。
一个十二三岁左右的小女孩从跪立的人群中站起来,跑向李圆,抱住李圆的腰呜呜大哭不止。李圆一看,原来是自己最小的妹妹李嫣。大姨妈看到李圆回来,停止了哭声,向李圆讲述了回来看望父母妹妹的经过。
原来,大姨妈听说秦国在杨谷河杀死赵国四十几万人,大姨妈想到,秦国杀死赵国士兵的地方正是父母妹妹的家,于是带领孩子们来到庄里村,才听说,秦军杀红了眼,不但见到赵国士兵一个不留,后来见到附近村庄的百姓也赶尽杀绝,抢劫光村庄财产后,就放火烧光杀光。
大姨妈亲眼见到父母妹妹一家全部被秦兵杀死,房子也被烧光,一家十几人被烧得剩下一堆堆白骨,羊圈里的羊也被抢窃一空。只有侄女李嫣躲藏在石头码的废羊圈角落草堆里没有被秦兵发现,才躲过一劫。
当姨妈在羊圈柴草堆里找到李嫣时,李嫣已经吓的昏死过去,姨妈等待李嫣苏醒过来,才将父母妹妹一家的白骨检起埋葬在山坡上。
李圆说:“父母是在哪儿遇害的呢?”
李嫣哭哭啼啼地说:“开始,看见秦兵将杀死的赵兵往河里扔,一些没有被杀死的赵兵拼命逃跑,秦兵就漫山遍野地追杀逃跑的散兵,我们都躲藏在房子里不敢出去。后来不知怎么的,突然见到我们村子浓烟滚滚,很多房子烧起来了,又听到前面村子里到处传来大人小孩惨叫声,爸妈慌忙到我房间问:‘你哥哥呢?’,我说:‘大哥与侄儿们玩呢。’妈说:‘秦兵杀人了,快快往后山跑。’我又怕又慌,从厨房后门跑出去,看见后面山上也有秦兵,慌忙中刚往回往羊圈柴草堆中钻,这时只见爹妈也从厨房跑出来,爹爹紧紧跟随妈妈后面,爹妈走了没有两三步,就看到跟上来的秦兵举起刀先将走在前面的妈妈一刀杀死,爹爹只悲愤地喊了一句‘孩子她娘’,也被秦兵一刀刺倒在地……”嫣红说到这里,又忍耐不住放声嚎淘起来。
李圆听了妹妹李嫣叙说,哀伤不已,与姨妈一同祭奠了父母和众多被杀死的家人,带着年小的妹妹李嫣与大姨妈撒泪告别,前往邯郸去觐见平原君。
2
李圆进了邯郸城,邯郸城只准进,不准出,到处是一片战争紧张气氛。
平原君正在城中组织官民共同备战,见是李圆,连说:“你回来的正好,我正准备派人去找你呢。”
李圆说:“丞相找小臣有何事?是让小臣回国吗?”
平原君说:“不,不,恰恰相反,而是要你设法让楚国将你长期留下来,最好能获取春申君的信任,成为春申君的心腹,为赵国刺探情报。”
原来秦军攻克长平,又坑杀赵国四十多将士后,邯郸全城百姓几十万人,同仇敌忾,老老少少全部动员起来,准备与秦军在邯郸城决一死战。
老年妇女为士兵洗衣烧饭;青年妇女有的直接加入保卫邯郸的备战当中,有的做医生助理,照顾从长平战场上抬下的伤病员;五六十岁的男人编入军队守卫城墙;儿童与体弱老人在大街上寻查监视,防止秦国奸细混入城内破坏。谁也没有想到秦国人质异人趁着混乱逃跑了。
有一天,由几个老人儿童组成的巡防组巡防到看管异人的住宅附近,偶然发现异人住宅大门紧闭,院子里面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发出,外面长时间也看不卫兵站岗。
一个巡防老头感到很奇怪,走近大门,顺着门缝缝隙往院子里张望,发现院子里空无一人,无数麻雀聚集在院子的地上自由自在的觅食,仿佛院子已经成了麻雀的世外桃圆。
老头使劲推门,推门声音惊动了院子内的麻雀,麻雀叽叽喳喳警觉的飞出了院外,层内却没有人出来寻问。
老头又用力推门,见到大门内已经紧紧栓住,怎么也推不动,老人感觉很奇怪,到附近找来官兵,将大门砸开,走进层子,层子也空无一人,这才发现异人跑了。什么时候跑的,谁也不知道。
不久又得到珠宝协会报告,吕不韦已经几于不见了,到处寻找不到,红楼紧紧关闭,不知吕不韦到哪儿去了。
听说秦军已经准备向邯郸城进发了,保卫邯郸城即将要打起来,商人也被发动起来了。
起初,吕不韦一方面组织珠宝协会为长平死难的士兵亲属捐钱捐物,救助烈士亲属,一方面趁秦军休整军队间隙,组织人员到附近山林收购柴草粮食为城内军民储备战争物资,趁机带领异人逃跑了。
开始平原君听说吕不韦逃走了还有些不大相信。
不久,派出到吕不韦红楼搜查的士兵回来报告说,从红楼搜出很多书信,有范睢给吕不韦书信,大部分是要求吕不韦散布谣言,让赵国将廉颇老将军撤换下来的计策,也有吕不韦给范睢的书信草稿,主要是报告与异人通过建立珠宝协会收集到的赵国情报;还有范睢要求吕不韦与春申君联系的信件,将春申君安插在赵国的情报人员刺探到的军情报集中带到带来秦国等字样。
平原君看了范睢与吕不韦的往来书信,才知道此次撤换廉颇老将军是中了秦国的奸计。
平原君看了范睢给吕不韦书信愤怒异常,立即派出军队捉拿吕不韦,且不知吕不韦趁混乱早已经逃离邯郸,前往秦国首都咸阳的路上,到哪里还能捉拿得到吕不韦。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事已至此,只是范睢要吕不韦与春申君联系刺探赵国军情字样让平原君百思不得其解。
平原君过去秦国经常侵略楚国,让楚国丧失无数城池土地,春申君也曾经陪同楚王在秦国做人质,受尽了秦国的屈辱,春申君怎么能会与秦国勾结?
若是吕不韦在赵军中重金收买情报,又有楚国情报人员帮助,那么长平守军在长平各处粮仓、守将兵力、主要将军名字、军队之间联络道路以及险要关卡绘成地图,赵军在长平哪儿兵力多,哪儿兵力少,哪儿道路好走,哪儿险峻,哪儿存放粮草,将全部暴露在秦军的眼皮底下。对于秦军而言,赵军没有秘密可言,即使是廉颇老将也没有办法守得住长平。
平原君越想越感到疑惑,吕不韦出卖赵国可以理解,商人为了钱什么都能干。那么春申君在楚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楚国又是山东六国最富有原国家,区区几个钱怎么能收买得了春申君?出卖赵国又能得到什么?如果春申君果真帮助秦国,那么原先指望楚国支援也就悬了。平原君无论如何不能够想通春申君会出卖赵国帮助秦国。
平原君决心要弄清楚春申君的真实面目,想到楚国的李圆,便想准备派人让李圆回国,让李圆在楚国打听春申君的一举一动。当看到李圆回来了,平原君非常高兴,便将怀疑春申君出卖赵国的想法说了一遍。
李圆说:“丞相是怀疑春申君对赵国不利吗?”
平原君说:“暂时还不能确定。总而言之,为了赵国的利益,必须设法了解春申君的一言一行,特别是关于对待赵国的言行更要密切注意。”
李圆见平原君说春申有帮助秦国损害赵国的行为,想到自己父母和乡亲们的惨死,不禁愤恨地说:“若是打听到春申君有损害赵国的言行,即便赵国放过他,小臣也誓不过放过他,小臣听从丞相安排,立即动身回到楚国,尽一切努力完成丞相交待的任务。”
平原君说:“你此次回到楚国责任重大,而你在乐队的事务繁忙,未必能够抽出足够的时间打听到赵国想要知道的消息,仅仅靠你一人是不够的,现让赵奢将军的小儿子,赵括的弟弟赵弧带领几个死士跟随你一同前往楚国,赵弧在受过侦察专业训练,为人机敏,可以作为你的助手,搜集楚国对赵国不利言行的情报。”
李圆说:“我带领这么多人去楚国,春申君若是知道询问,我该怎么说呢?”
平原君说:“你就说,他们是你家乡谷口村逃难乡亲,看他们可怜,就收留了他们。你现在也是相当于大夫一级的官了,府里收一些仆人也是很正常的。”
李圆与平原君告辞后,正准备转身离去,平原君见李圆身后跟随一个小女孩,于是问道:“这小女孩是谁?”
李圆说:“是小臣妹妹李嫣。”
李圆便把父母全家被秦军杀害经过向平原君说了一遍,又说:“就剩下这一个妹妹了,打算带到楚国去一起生活。”
平原听了:“想了一会儿说,此次你前往楚国是做卧底,风险很大,弄的不好还会有生命危险,你让你妹妹李嫣留下来,就放在王宫乐团这儿抚养吧。”
李圆听取平原君的话说,谢谢丞相想得周到,小臣至死也不敢忘记丞相的恩德。于是李圆经过一番准备,让赵弧与几个士兵穿成农民模样,含泪与平原告别前往楚国。
3
且说,赵孝成王因看不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将军廉颇,误中秦国反间计,改派一个只有战争理论,没有一点战争实践经验的青年将领赵括(赵奢子)取代廉颇后,得知赵括很快被秦国常胜将军白起打得大败后,心中非常痛悔。
赵括所统领的四十多万赵军不仅全部被白起残酷的活埋覆没,本人自己战死,也让赵国差一点灭亡,赵括用兵唯一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一个“纸上谈兵”成语,丰富了中国语言。
当赵国四十万官兵在长平战场被秦国活埋,消息传来,赵国上上下下哭声一片,儿女哭父亲,父母哭儿子,兄长哭弟弟,弟弟哭兄长,老婆哭丈夫,祖父母哭孙儿,惨号之声此起彼伏不绝,惊天动地,举国哀悼。
赵孝成王痛定思痛,深悔自己刚愎自用,用人不慎,毁了赵国无数家庭,让赵国千千万万臣民失去丈夫、儿子、父亲,致使赵国大伤元气。
赵王一方面向全国百姓下罪已诏,向全国臣民检讨自己的决策错误,一方面重新起用上卿廉颇担任赵国军事统帅,组织军民备战秦国。
正在此时,秦国派来使者讲和。
原来,秦国将军白起原想在长平战争胜利后,乘胜前进围赵都邯郸,彻底消灭赵国。
可是丞相范睢担心白起功劳过大,将来官位在自己之上,于是向秦王进言说,秦军与赵军苦战两年多,军士疲惫,粮草筹备困难,再者邯郸城坚固易守难攻,建议先要求赵国割让六城,韩国割让韩国割让垣雍(今河南省原阳县)请和休战,让战士们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等待待适当时机再与赵国决战。
秦昭襄王认为范睢讲的有理,同意派出使者分别向赵国、韩国提出讲和条件。
赵孝成王开始看了秦国使者送来的讲和条件地,想到全国百姓都沉浸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四十万将士已经冤死,再战也无必胜的把握,觉得别无选择,立即批了来书,向秦国使者表示同意割让六座赵国城池,请秦国派出人员到赵国商谈具体割让事宜。
秦使者走后,赵国有个大臣虞卿知道赵王决定向秦国割地讲和后,极力反对与秦国割地讲和。
虞卿何许人也?
据相关历史资料介绍:虞卿原是游说之士,因谏说赵王,被赵孝成王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时封上卿,故名虞卿。虞卿长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媾和;长平失败后,力斥同朝为臣的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梁,遂发愤著书。著有《虞氏征传》、《虞氏春秋》15篇,今佚。
虞卿听说赵王已经同意割让城池给秦国就对赵王说:“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是有限的,而秦国欲望是无限的。如其割让土地给秦国,不如以六城赂齐国,联齐抗秦。”
赵成王认为虞卿意见很有道理,采纳了虞卿建议,并派虞卿东见齐王建,商讨合纵抗秦计划,并借魏国使者来赵连络合纵之机,与魏国也订立了合纵盟约。同时还将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送楚相春申君黄歇,结好楚国,全力进行抗秦准备。
秦昭襄王见赵王说话不算话,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非常愤怒,遂令五大夫王陵率秦军六十万兵分三路攻赵:北路十万秦军攻占上党,牵制北方赵军南下增援邯郸;南线十万秦军阻击可能增援的魏楚联军;中线主力四十万秦军直奔赵国首都邯郸杀来。
很快,赵国的武安关、皮牢关被秦军攻陷后,秦军长驱直入,进抵赵都邯郸城下,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由此,继长平战争之后,一场被世界战争史称之为比“斯大林格勒”战役更为惨烈的赵国邯郸保卫战全面展开。
读过世界军事史的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之战因其战况之惨烈、攻守双方损失巨大,以及后来对苏、德战争乃至对整个二战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决定性的影响,成为军事教学关于城市攻防战的经典范例。以至于后来人们经常将其他战争中类似的城市攻防战都称为“某国的斯大林格勒”。
在现代战争史中,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长江石牌要塞阻击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城市阿巴丹由于顽强抵抗伊拉克长达9个月的疯狂进攻并成功坚守了城市也被称为“伊朗的斯大林格勒”。
而公元前远古时代的中国没有统一前的赵国邯郸保卫战,其城市攻防战的惨烈程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比起后世任何一次被称之为“斯大林格勒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并由于且这场城市攻防战直接影响了秦国对整个中国的统一的历史进程。
3
且说,当赵国四十万官兵在长平战场被秦国活埋,消息传来,赵国上上下下哭声一片,儿女哭父亲,父母哭儿子,兄长哭弟弟,弟弟哭兄长,老婆哭丈夫,祖父母哭孙儿,惨号之声此起彼伏不绝,惊天动地,举国哀悼。
赵孝成王痛定思痛,深悔自己刚愎自用,用人不慎,毁了赵国无数家庭,让赵国千千万万臣民失去丈夫、儿子、父亲,致使赵国大伤元气。
赵王一方面向全国百姓下罪已诏,向全国臣民检讨自己的决策错误,一方面重新起用上卿廉颇担任赵国军事统帅,组织军民备战秦国。
正在此时,秦国派来使者讲和。
原来,秦国将军白起原想在长平战争胜利后,乘胜前进围赵都邯郸,彻底消灭赵国。
可是丞相范睢担心白起功劳过大,将来官位在自己之上,于是向秦王进言说,秦军与赵军苦战两年多,军士疲惫,粮草筹备困难,再者邯郸城坚固易守难攻,建议先要求赵国割让六城,韩国割让垣雍(今河南省原阳县)请和休战,让战士们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等待待适当时机再与赵国决战。
秦昭襄王认为范睢讲的有理,同意派出使者分别向赵国、韩国提出讲和条件。
赵孝成王开始看了秦国使者送来的讲和条件地,想到全国百姓都沉浸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四十万将士已经冤死,再战也无必胜的把握,觉得别无选择,立即批了来书,向秦国使者表示同意割让六座赵国城池,请秦国派出人员到赵国商谈具体割让事宜。
秦使者走后,赵国有个大臣虞卿知道赵王决定向秦国割地讲和后,极力反对与秦国割地讲和。
虞卿何许人也?
据相关历史资料介绍:虞卿原是游说之士,因谏说赵王,被赵孝成王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时封上卿,故名虞卿。虞卿长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媾和;长平失败后,力斥同朝为臣的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梁,遂发愤著书。著有《虞氏征传》、《虞氏春秋》15篇,今佚。
虞卿听说赵王已经同意割让城池给秦国就对赵王说:“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是有限的,而秦国欲望是无限的。如其割让土地给秦国,不如以六城赂齐国,联齐抗秦。”
赵成王认为虞卿意见很有道理,采纳了虞卿建议,并派虞卿东见齐王建,商讨合纵抗秦计划,并借魏国使者来赵连络合纵之机,与魏国也订立了合纵盟约。同时又将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送楚相春申君黄歇,结好楚国,全力进行抗秦准备。
秦昭襄王见赵王说话不算话,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非常愤怒,秦昭王想一举将赵国给灭了,命令白起围攻邯郸城。白起认为威风振六国的廉颇老将军还在,长平虽然坑杀赵国四十万将士,但是邯单城墙坚固,赵国兵力仍然有一战之力,灭亡赵国时机沿未成熟,于是推托有病,不愿意执行秦王的命令。于是昭王只得改命大将王陵率军十万伐赵,围邯郸城。遂令五大夫王陵率秦军六十万兵分三路攻赵:北路十万秦军攻占上党,牵制北方赵军南下增援邯郸;南线十万秦军阻击可能增援的魏楚联军;中线主力四十万秦军直奔赵国首都邯郸杀来。
很快,赵国的武安关、皮牢关被秦军攻陷后,秦军长驱直入,进抵赵都邯郸城下,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由此,继长平战争之后,一场被世界战争史称之为比“斯大林格勒”战役更为惨烈的赵国邯郸保卫战全面展开。
读过世界军事史的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之战因其战况之惨烈、攻守双方损失巨大,以及后来对苏、德战争乃至对整个二战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决定性的影响,成为军事教学关于城市攻防战的经典范例。以至于后来人们经常将其他战争中类似的城市攻防战都称为“某国的斯大林格勒”。
在现代战争史中,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长江石牌要塞阻击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城市阿巴丹由于顽强抵抗伊拉克长达9个月的疯狂进攻并成功坚守了城市也被称为“伊朗的斯大林格勒”。
而公元前远古时代的中国没有统一前的赵国邯郸保卫战,其城市攻防战的惨烈程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比起后世任何一次被称之为“斯大林格勒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并由于且这场城市攻防战直接影响了秦国对整个中国的统一的历史进程。
秦军兵将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生死存亡在即。
秦军残暴,秦军统帅白起坑杀40万赵军,这让赵国举国上下对秦军充满刻骨的仇恨,同仇敌忾。
上卿廉颇老将军迅速又重新组织了赵国四十万军民顽强抵抗,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攻防战在”誓死保卫邯郸”口号中展开。
赵国动员全国人民抗秦,这个时候,赵相平原君家中的妻妾奴仆们却仍然天天山珍海味,通宵瑟歌。
邯郸丛台国家宾馆一个小吏的儿子李同见了,对平原君说:“丞相大人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
平原君说:“赵国灭亡那我就要作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
李同说:“邯郸被秦军包围,军队将士没有粮食吃,有的百姓甚至到了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如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不仅很容易感恩戴德的,更能够激发鼓舞将士们保卫邯郸城的斗志。”
平原君乍一听,有些不高兴,心想这小子也太张狂,百姓士兵都是一些微末屁民,怎么能与我一个堂堂正正的丞相比呢,转而又一想,这小子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呀,邯郸若是被秦军攻破了,且不说财产全部归了秦军,自己的小命不保,连大小老婆不也成了秦国俘虏了吗,平原君想到此,立即堆下笑来,连连说:“你说的很好,这事就交于你来办吧。”
平原君于是采纳了李同的意见,立即招来了管家,让管家按照李同的要求将家奴全部组织起来。
李同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按照军队编制组成军队训练。后来李同就指挥这三千人的队伍奔赴前线,屡屡与秦军死战,秦军因此被多次击退,这是后话。
到了最危机的时候,赵胜又听从李同的建议,将多年积攒的家财散发给士兵,又把自己的大大小小几十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和丫环使女编成一个娘子军送入邯郸城防抗秦第一线参加战斗。
这些娘子军正如贾宝玉在《姽婳词》诗中描写的林四娘那样:
叱咤时闻口舌香,
霜矛雪剑娇难举。
丁香结子芙蓉绦,
不系明珠系宝刀;
战罢夜阑心力怯,
脂痕粉渍污鲛绡。
……
这几句诗翻译成现代的话,意思就是:
不时听闻的喊杀声吐出阵阵香,娇弱无力难把雪亮的刀枪高举。香花扣结又绣芙蓉花的丝绦,那丝带不系明珠却系配着宝刀。战斗结束夜深人静力倦精疲,污水冲刷脂粉玷污了华贵的衣服。
春秋那个时代没有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这些女英雄传说,更没有见过美女满身戎装打扮。
平原君美丽的老婆娘子队虽然没有多少战斗力,象林四娘那样高举雪亮的刀枪都娇弱无力。但是一出现在城防前线,立即吸引了全体抗秦战士眼球,极大的激发了全体官兵的战斗士气。
人家丞相大人都能把自己的老婆送上前线杀敌,不畏生死,自己本身就是有义务保家卫国的军人,若是爱惜自己的生命,且不是辱没了自己的祖先。
平原君的大小老婆们奋不顾身杀敌,士兵们更是以一当十,秦军被打的死伤惨重,终于支持不住,后退三十里,让邯郸暂时解困。
赵平原知道秦军退兵只是暂的,秦军围攻邯郸多天,果真不见楚军到来,眼见楚国救兵是指望不住了,只好再次写信对信陵君求救说:“你的姐姐在家日日夜夜啼哭不止,城破之日就是你姐姐纙难之时,妻兄固然不为赵国着想,难道连你姐姐死活也不顾了吗?”
信陵君看了姐夫使者送来的急信,当即去找异母哥哥魏安王求告说:“我和姐姐虽然与哥哥不是一母所生,但毕竟也是父亲的骨血,现在姐姐命在旦夕,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哥哥身上,每天时刻望眼欲穿的盼望哥哥派军队前往赵国解救她,可是哥哥派出的军队到了赵国边界却停止不前了,请哥哥看在父亲的面子上,快点命令晋鄙与秦军开战,解救姐姐吧。”
魏安王说:“不是我不顾及血缘关系,铁石心肠不想去救姐姐,而是如果去救了,秦国就会灭了魏国,赵国没有救成功又把魏国也搭上,即使你来做在哥哥的这个王位上,能让祖祖辈辈创下的基业毁在自己的手上吗?哥哥难啊!”
信陵君说:“不帮助赵国,哥哥就以为秦国会放过魏国,战火烧不到魏国了吗?”
魏安王说:“俗话说,引火烧身,寡人不去引火,又何来火烧身?”
信陵君说:“只要赵国存在,秦国就灭不了魏国,赵国若是灭亡了,唇亡齿寒,魏国灭亡的日子就真的不远了。”
可是无论信陵君怎么哀求,哥哥就是不松口。
信陵君回到家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请门客们想想办法。有的门客说:“就让我们众多门客向大王请求,人多力量大,求的人多了,说不定就能让大王改变主意。”
信陵君说:“那就请诸位先生试试吧,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信陵君三千门客今天你一拨,明天我一拨到王宫游说魏王。
可是无论信陵君三千门客怎么口吐莲花,魏王就是不松口,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服得了魏王出兵。
信陵君没辙了,想想自小是姐姐带大,没有姐姐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地位,撇开国家安危且不说,现在姐姐有难,怎么能置姐姐而不顾呢。
信陵君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带领自己所有门客前往赵国,誓与赵国共存亡。
当信陵君走过大梁夷门时,想到有个隐士侯嬴在这儿看门,就又掉转头,准备到夷门向侯嬴告别。
这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过去信陵君听说他有才能,曾经多次邀请侯嬴到他的府上作宾客,可是侯嬴始终不答应,只愿意做一个穷看门人;信陵君想送他厚礼,侯嬴说:“我几十年重视操守品行,终究不应因做守门人贫困而接受公子的钱财,也不愿意接受公子钱财。”
后来在侯嬴的推荐下,又认识了肉铺一个屠夫朱亥,信陵君曾经多次到肉铺拜访朱亥,朱亥也不愿意做官。
信陵君只有作罢,只是宴会时,常常邀请他们参加宴会,宴会过后,他们仍然回到自己的住处。
信陵君这次到赵国生死存亡未卜,这两人始终没有露面,信陵君心里觉得奇怪,心想,他们虽然不愿意做官,不是自己的门客,但也算是知己朋友,平时待他们不薄,国家即将遇到危难,他们都是贤者,怎么不闻不问呢,就是不能帮上忙,知道自己带领三千门客去赵国拼命,也应该出来送行吧。也罢,既然他们不愿意露面,那么就顺便告诉他们一声,也算是做朋友的有始有终吧。
于是,信陵君找到侯嬴说:“此次到赵国就怕以后不能与先生再见面了,特来与先生告别。”
侯嬴说:“小人就知道公子放不下侯嬴,一定会来找侯嬴的。”
信陵君说:“先生为什么认为再下一定找先生呢?”
侯嬴说:“公子平时尊重小人,把小人当作自己朋友般对待,公子遇到困难时,小人却不闻不问,公子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
信陵君见侯嬴话时有话,忙问:“先生有什么教我的吗?”
侯嬴对信陵君说:“公子喜欢士人,名声传遍天下,现在有了危难,却没有人能国公子想出别的办法,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
信陵君见侯嬴如此说,就向侯嬴拜了拜说:“请先生教我,我应该怎么办?”
侯嬴说:“请大人屏退左右。”
侯嬴见其它人都出去了,就对信陵君悄悄地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每天出入魏王的卧室,以她的条件准能将这东西偷出来。”
说到这里,侯嬴又接着说:“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立意报仇已经三年,魏王也曾经答应为她父亲报仇,只是没有做到。后来如姬对公子哭诉此事,公子派门客斩掉她仇人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想为公子去死,在所不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只要公子开一开口,请求如姬相助,如姬必定许诺,那么,就可以得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侯嬴这里所说的“五霸”即“春秋五霸”。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战争兼并,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最后只剩下七个国家。
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这几个这诸侯国,仍然互相攻伐,争夺诸侯领导霸权地位。在这段历史中,先后称霸的有五个诸侯,后来就叫做这个几个国家的领导并称为“春秋五霸”。一般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此说见之于《史记》。
也有说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
还有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侯嬴认为援助赵国,攻打秦国犹如是春秋五霸事业。
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立即回转王宫请求如姬相助。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
公子启程时,侯嬴说:“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公子与晋鄙合上兵符之后,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给公子,却再次请示魏王,事情就一定很危险了。以确保万一,我的朋友朱亥可以同公子一道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晋鄙如果听从,极好;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
后来,信陵君到了晋鄙军营,假传魏王的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果真不愿意交出兵权,信陵君只得让朱亥将晋鄙杀死,精选士兵八万人,立即向邯郸进兵攻击秦军,秦军突遭在魏国八万生力军猛烈攻击,已经连连败退,又闻景阳带领楚国精兵猛将即将到来,若是等到被楚军与魏军包围起来,秦军想跑也跑不了,于是秦军立即彻底退兵,邯单解围。
这段故事记载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就没有必要累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