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屋,是我心中永远的归宿。 吊脚楼阁,岁月沉淀的痕迹清晰可见。
那些年,我们怀揣着梦想走进刚新建成的凯里学院新校区。那时的我们,青春洋溢,满怀激情。我们一起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一起为了考试熬夜奋战,一起在食堂排队打饭,一起在图书馆遨游
美丽的黄飘高坡下,层层的梯田旁,坐落着我美丽的家乡—“黄飘苗寨”。在苗寨上寨的寨头,一座不大不小的农家小院,是我祖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心中永恒的“根”。
黄飘苗寨,梯田如诗,群山如画,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黄飘苗寨的秋,是丰收的季节,是感恩的季节。当秋风拂过,漫山遍野的梯田如卷轴般展开,一垄一垄
乡愁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家乡的消息。我的家乡黄飘苗寨是我人生的起点,是我看到的最初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她给我的心中涂上了一层永远抹不掉、盖不住的底
儿时那山,铺天盖地的绿。从山顶扯起,一直蔓延到黄飘苗寨山脚的农家小院,跟房前屋后的绿融在一起,然后又洋洋洒洒地,像更远的地方漫溢。直溢到,山的那一边。
黄飘苗寨的老宅大红的对联、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已成为我们漂泊游子永恒的思念,让心留住家乡,让人走遍他乡,让思念常回家看看。
回到家,看到可口的饭菜,看到父母妻子……,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倍感温馨。原来,家乡一直就在我身边——因为有爱,父母在处即是家乡。
2023年清明节在忙碌的工作中如期而至,休息之余不禁想起了我慈祥的奶奶。2019年11月9日21:05分,时间永久定格,亲人们眼泪如泉,我慈祥的奶奶走完她人生的第93个年岁永远离开了我们。“清
芦笙是我们苗寨特有的一种民间乐器,造型古朴,音质悠扬,被誉为“山间乐器之王”。每年的阳春三月是我们家乡黄飘等10余个苗寨芦笙集会的传统节日,也是“古壁翁”芦笙会的举办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