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崔显芳从上海回到家乡,以田庄高小为基地,宣传革命,组建乡村第一党支部,像一盏红灯笼,又点亮许多红灯笼,打开光明的闸门
这些老物件曾经为了同一个使命,柔软与刚强结盟,旋转和参悟,向死而生,她们走不出记忆顿界碑,历史与斋堂川的木石一起出关
那一年,桃花做着绽放的梦,目送崔家的儿郎走出大山。花儿谢了又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在归家的路上。一个农民褪去了狭隘的桎梏,一个先生重生了自由的翅膀。
沿河城是京西深山里明代边关小城,自古就有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抗战时期,崔显芳等在这里建立枪支修造所,组织武装斗争,沿河城党支部领导人民革命,六十三位英雄史上留名
从与烈士夫人对话的角度,叙述崔显芳烈士的革命活动和革命业绩,以及高尚的革命情操和精神境界
穿越百年历史的见证,轻轻地呼唤你,多少次,只为寻觅你的足迹,你以呐喊的号角,震颤沉睡的河山,以招展的旗帜,激起民众的狂澜,等你的四月 为你矗立,满山的桃花与你相伴
四月的春风,倾听子弹的鸣响,绽开的紫荆花,凝视英雄戎马的战场,心中的丰碑,灯塔般屹立
雁翅镇是红色山乡,像是身披五彩光环的神雁,从红色历史中走来,展开鲜血染红的双翼,带领京西儿女,飞出山坳,飞向自由与光明。
崔显芳的孙女崔克勤在一次战斗中,子弹打光了,拉响了唯一的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6岁。生命之光,依然照亮八十年后的故乡。
青白口是英雄的村庄,带着革命的火种,将山河写出新的希望,红色的屋宇,红色的光芒,点亮英雄的村庄,在百年革命的史诗中,成为不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