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闻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动人故事,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神往已久,所以,想看看大别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心愿。这一天,终于如愿以偿
有梦想,就可能会圆梦,只要努力去追求,1997年7月1日,中国实现了香港回归之梦想,这一天,笔者了却两个心愿,一个是组织上的,另一个是书法艺术上的,特殊之日,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25年前大雪纷飞的一天,父亲为了鼓励笔者学习书法,买了一本《毛泽东书古诗词选》书送给笔者,几年后父亲病逝,笔者为了遵循父亲遗嘱,实现自己的承诺,始研毛体草书,终有成效。
多年的愿望,这一天如愿以偿。初识港都际遇几事印象深刻,掠影港湾风貌、观赏名城人文景观,百感交集、百年回归,一国两制,依法治港,显见成效,身有感触。
父母用原始方式致女儿一封书信,交流家庭生活现状,关注女儿在外地的工作、学习、生活、个人问题等方面的情况,嘱咐她注重身体,持好心态,面对现实,为人处事,取得进步。
叔侄皆为诗书爱好者,多年来,亲情深厚。又因文学和书法艺术,亦师亦友,双方在国内一系列诗书展赛活动中建立起一种来之不易的特殊情谊,为此,叔侄俩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切磋技艺,
1995年自立书斋,取名“墨汉瓦屋”,简雅独厚,二十多年里,遮风避雨,事从书教,临池研墨,修身养性,理想场所,感受多多,然因转让,于心不忍,便吟诗释怀。
祖父是位私塾先生,虽饱修四书五经,终因怀才不遇,解放后回村务农。然,淡泊明志,治学严谨,墨守陈规,会书法,对后生教诲孜孜不倦,平时,少言寡语,性情孤避,遇事既生奇又风趣,
谈作品创作过程,谈感受和心得,也谈作品营造,不谈作品优劣,因为,好歹别人评议比自己说好。遗憾没有原件,凭印象纪实,以期客观、完整。书法的艺术,
一年前,阔别三十年的旧友因寻问笔者一幅字的来源,经确认后与其皆期望相见,但因抗疫期间,后又因笔者大恙,欲见未成,一年半载之后,终于面晤,使各自念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