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逢盛世,赤子归来,仰祭坛高铸。共稽首、根连九土。热血男儿,华表同瞻,胜日喧鼓。轻烟扑地,丛槐颔首,炎黄儿女今聚首,酹清樽、共把乡愁赋。迎风千姓旗扬,十万春幡,满天飞舞
一户红色家庭的故事 张丕温 去年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了韩晓鹏——介休市龙凤镇河东村村民。他正在筹办家庭红色纪念馆。他家红色资源丰富:建国前一家七人参加革命,两位革命烈士。爷
风筝是最后的符号 飞向天空的空白处 将一场未完成的梦 飘向更远的寂静
动车动车窗外的汉中(外一篇)
登泰山常见肩挑百余斤货物沿台阶吃力而上的挑山工大汗淋漓、十分辛苦,让人自然而然想起冯骥才先生的名篇《挑山工》中描写的场景,那是对普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由衷赞美。登华山也见
这个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鸡黍之约”也被视为恪守诺言、践行生死的典范。鸡黍一词,也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常用词。李白《送戴十五归衡岳》:“鸡黍之期,当速赴也。”苏轼《送沈逵
汾河——我的母亲河,变得越来越美了。无限感慨萦绕心间,再填一阕以记之:“十里烟波,水清如镜蓝天映。鹭飞蛙咏,误入桃源境。笑语轻行,枝满垂青杏。疏漏影。骤风忽劲,唤起鸳鸯醒
蝶变(字数1854) 随着村里雨污分流主街道改造的基本完成,平展如砥的水泥路似乎还散发着工程味特有的清香。村里人终于能享受到上下水带来的方便了,“一泓清水入黄河”带来新生活的改
碧绿的清草幽幽地散发着清香,有几个彝族妇女正在劳作,清粼粼的水面荡漾着正在拍照的女士们的倩影。也许她们的心中正期盼着成为阿诗玛。阿诗玛,金子般美丽的姑娘。此时的石林就是我
正值中秋国庆佳节,钱塘江将迎来一年中最壮观的钱江大潮,美丽的杭州“月涌大江流”,人潮、江潮,共襄盛世,华彩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