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又到了,那一碗绿绿的、沙沙的绿豆汤,又勾起了我对清凉和甘甜的回忆。世上所有的滋味,不仅仅因为它的色、它的香,只有细细体会它的不易、它的辛劳,只有慢慢咀嚼它的故事、它的
冬去春来,春去夏至。在一天一天的期望中,花谢了,结果了。小枇杷慢慢长大,小枇杷由青转黄,小枇杷都有鹌鹑蛋般大小。昨天中午,妻子说枇杷该成熟了,我们采摘吧。
结束出差,又回到邻近大庆路的家。夜晚,我关上了窗子、关上了门,打开了灯、拉上了窗帘,房间里静悄悄的,没有空气流动。这夜,没有了聒噪。
父母的爱,从我们的出生,到成长,到成家,从他们的年轻,到中年,到年老,直到爱而无力,直到仅剩下心里的那一点念想。现在想想,儿女对年迈父母的照顾,其实也是父母爱的延续,是对
便仓生长的牡丹叫枯枝牡丹。它与众不同之处,不在于花艳、不在于叶绿,而在于枝枯。每年谷雨前后三日内,枯枝牡丹准时开花,此时满园花开,姹紫嫣红,犹如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衬托着
这次疫情重来,我们被从机关抽了出来,作为志愿者参加社区防疫“敲门行动”。我和小张在一组,社区王主任分配我们的任务是7号、8号、9号楼的敲门检查和独居老人的检查照顾。三幢楼共有
日子就这样过着,能够回忆的,都是这些稀松平常的小事,现在想想,真正的浪漫和幸福,也就在于此间吧。我已把它们放进一个透明的封口瓶子,一边放,一边看,积攒起来,将来慢慢聊。
岁月流逝,世事沧桑,只有“变”最为永恒。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于自然,于社会,于精神,于自我。扫尘那些事,会否从记忆中消失,会否只存在于文明的史书中,只能让时间给出答案吧。
生活就是这样,再难再繁再不显眼的事,只要需要,总要有人去做。就像做春卷皮的那位老人,实在平凡,但谁能说她不是伟大。
妻子,是她和我的关系。老师,是她一生的职业。正因为她和我一生相伴,我才真正理解老师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