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姨夫是一位对我影响至深的长辈。我小时候最崇拜的人,就是我的姨夫,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姨夫离开人世已有18个年头了,我对他的思念也如春草一般,更行更远还生
姐妹俩从小没了娘,从小喜欢棉花,经岁月的磨练,成为了植棉能手。看似天差地别的姨夫和姨妈,最后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很不般配的一对夫妻。按有关政策“农转非”后,姨妈像一株被拔出泥
我就读的初中,是一所新办的乡村初级中学。这里原先是一大片的坟堆,乡村中学没有围墙,没有食堂,没有宿舍,坐在教室里向窗外望去,看到的是一大片农田,还有就是散落在周边田里一个
我最早认识并参与以物易物那种最原始的商品交易方式,是小时候与那些行走乡间的乡村货郎之间的相遇互动
小镇礼堂建于经济困难时期,建筑装饰都很简陋,有点灰头土脸,但在镇区一片低矮的平房之中,礼堂还是有点鹤立鸡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礼堂俨然是全镇的政治中心,许多重大事件和重
瞿秋白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挑起统帅全党的重担,主持召开“八七”会议,提出了武装斗争的响亮口号。他被捕后坚贞不屈、拒绝劝降,最后是谈笑自若走向刑场,一路上还用
从原先鸽子窝似的茅草房,到后来面积近200平米的二层小楼,这一切都发生在不到30年的时光里,而我家的新楼房就见证了农村发展的日新月异。 楼房老旧得很快,就像饱经风霜的农村老汉,日
沙上存古俗、小镇留吴风,这里是全省保存最完好、最具江南特色的民国建筑群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一条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商贸街。 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江南水乡,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风筝
六朝陈朝的两口井——圣井和辱井,一荣一辱褒贬分明,时常被后人说道。往事越千年,古井故事多。无论是圣井、辱井,还是陆公井、红井,其功用应该是一样的,之所以有不同的传说、有不
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受冤狱,并屡遭贬谪,面对各种磨难,他总是那么达观、那么开心,他随遇而安,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总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是一个精神贵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