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婀娜村男、女花鼓队双双夺魁的消息,村支书激动坏了,他把村两委班子全体干部招集起来,再从村里找了四、五十名鼓手、号手在村口等候。
张有为也组织所有施工队员和在工地上打工的村民到村口迎候花鼓队载誉归来。
远远地看到花鼓队的车开来,村支书赶忙让人点起了鞭炮。
在响亮的鞭炮、锣鼓和唢呐声中,汽车缓缓停在村口,队员们陆续从车上下来。
村支书咧着嘴,张开双臂迎向此次夺冠的头等功臣鲁艺,柳光明见状,从后面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抱起村支书,呼啦啦转了两圈儿。
村支书一边拍着柳光明的肩膀,一边大叫:
“哎哟哟哟哟,快放我下来快放我下来,我都快被你转晕啦!”
柳光明心里暗骂,谁叫你想占鲁艺的便宜?
可他嘴里却说:
“不好意思宝才叔,我也是太激动了,毕竟以前也从来没获过这么大的奖。”
这当儿,张有为已经迎上来,将两个厚厚的信封递到鲁艺手里:
“这是先前答应奖给你们的两万块钱,男队、女队各一万。”
“张经理,这钱我可不敢收,”鲁艺显得很为难,“今后我还要继续检查你们的工地呢。”
“这是两码事,况且这些钱又不是给你的,是奖给花鼓队的,”张有为显得很诚恳,“再说,你检查我们的工地是为我们好,我们还巴不得你天天来检查呢。”
“好吧,看在你一片诚心的份上,那我就收下啦,”鲁艺接过信封,从每一个信封里面抽出一千块钱递给村支书,“书记,用这两千块钱办个庆功宴。”
然后,她把两个信封分别递给大个儿和柳若霜:
“你们拿去分了吧,每个队员一千块,柳光明和我就不参与分配啦。”
当晚,在村委会举行庆功宴。
作为万和县唯一一名国家级彝族花鼓舞传承人,柳光明他爸柳宝国也被邀请来参加庆功宴。
村支书把柳宝国安排在主位上。
作为最重要的功臣,鲁艺和柳光明被安排在主位的左右两边。
酒过三巡,柳宝国兴致就来了:
“鲁艺,叫鲁艺是吧?”
“是,大叔!”鲁艺显得很恭敬。
“你这个小姑娘了不起啊,小小年纪就被评为‘花鼓娘娘’,还带着咱们婀娜村花鼓队拿了个双冠军,人又长得那么好看,不错,况生你得好好向她学习!”
“你们家柳光明还是跳得很好的,教得也好,今年的冠军有他很大一份功劳。”鲁艺并不贪功。
听到鲁艺这么说,柳光明心里就像喝了蜂蜜一样。
柳宝国继续讲道:
“听老一辈的人说,咱们婀娜村就是彝族花鼓舞的发源地。”
村支书若有所思:
“是有这么一说。”
“听说过花鼓娘娘的故事吗?”柳宝国思绪回到了过去。
“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
“没有。”
……
“那我就讲给你们听听——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聪明善良、能歌善舞的彝家姑娘阿鲁阿依。”
“在一次洗瓦罐时,她无意间拍打了一下罐口,发出‘咚咚’的声音,觉得很好听。”
“第二天上山砍柴时,见到一段空心的树桩头,她便把树桩头带回家中,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发出悦耳动听的‘咚咚’声,她便踏脚而敲,随声而舞。”
“从此,彝家人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者波必’,也就是跳花鼓舞的历史。”
“据说,阿鲁阿依后来被召到天上,做了花鼓娘娘。”
“现在,为了纪念阿鲁阿依,村村寨寨还保留着在民事房内摆放花鼓娘娘牌位的习惯。”
“每年第一次跳花鼓舞前,人们都会举行念诵祭鼓经和杀鸡滴血献花鼓娘娘仪式,祈求村寨平安、人畜兴旺。”
“在长期的传承发扬过程中,彝族人民把宗教信仰、祖先文化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悟、对审美的追求等融入到花鼓舞中,使其成为彝文化的一个综合载体。”
“彝族祭鼓经《罗思则兜者波代》就是将彝族祖先文化融入到花鼓舞当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罗思则兜者波代》描述了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经历洪水漫天的浩劫后,开疆扩土创立彝族世界的故事。”
“其内容主要包含‘笃慕祭拜鼓’、‘笃慕翻山越岭鼓’、‘笃慕扎寨鼓’、‘笃慕保寨鼓’、‘笃慕开山种田鼓’、‘笃慕丰收鼓’等以鼓为舞的叙说。”
“现今彝族花鼓舞中的‘罗思则兜’、‘指路舞’、‘割荞舞’、‘鬼跳脚’、‘拜四方’等许多套路动作与祭鼓经中的叙说完全吻合。”
“祭鼓经《罗思则兜者波代》是这样说的。”
“阿普笃慕我祖先,历经洪水漫天后。”
“披荆斩棘开疆土,不畏豺狼与蛇蝎。”
“六祖分支创世纪,彝家子孙遍四方。”
“山寨兴旺谷畜丰,不忘祖先深恩泽。”
“一背山寨羊皮鼓,子孙齐把祖先敬。”
“二走行军队和形,翻山越岭多艰险。”
“三行安家扎寨鼓,高山深箐是我家。”
“四敲镇山保寨鼓,打尽森林豺与狼。”
“五击开山开地鼓,山梁坡地苦荞多。”
“六打种田种地鼓,泼莫遍地谷满屋。”
“七跳笃慕宴师鼓,老幼男女我族人。”
“八舞金银丰收鼓,山寨平安谷畜旺。”
“九唱笃慕万世鼓,世世代代子孙兴。”
“鼓是祖先魂,鼓是族神灵,鼓是万代孙。”
“跳起来,跳起来,万世子孙不能忘。”
说到这里,柳宝国看着鲁艺:
“关于彝族花鼓舞,我还可以讲很多,今天就讲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跟你们慢慢聊。”
“今天受教了,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太谢谢您啦!”鲁艺恭恭敬敬地敬了柳光明的阿爸一杯酒,还不断给他倒水、夹菜、盛饭。
看着鲁艺忙碌的身影,柳光明陷入了深思:
“多么贤惠的一位好姑娘呀,要是能把她娶回家,给父亲当儿媳妇,那他老人家一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