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蒯陟文的头像

蒯陟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9/07
分享
《民国里的宁夏》连载

第二十七章 初步较量: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

1933年8月,共产党员房鲁泉一个人来到了银川市,没有人接待,宁夏原有的地下党组织遭破坏后也无法联系。

绥远省中共临河县委遭到破坏,县委派他来宁夏开辟工作。他便从磴口县渡口堂出发,经石嘴山、平罗辗转来到银川。来到银川,他公开的姓名叫赵子明。他先找了一家旅店暂时住下来。

为了了解情况,赵子明常去南柳树巷《大公报》分馆看报。他看到报馆文人刘梦仙是工人出身,为人热情,交际广泛,于是经一位朋友介绍认识了刘梦仙。赵子明对刘梦仙只说自己生活不济,离家来银川谋生。刘梦仙见赵子明生活尚无着落,便叫人从旅店内把赵子明的行李搬到报馆,让他暂住馆内。

赵子明在《大公报》分馆认识了一个朋友叫尹有年。尹有年是河北饶阳县人,大学毕业后,来到银川,因同学冯沛若的父亲是宁夏省民政厅长,便通过冯沛若的关系,找到一个上尉译电员的职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赵子明写信给尚在北京的原临河县委书记王森,信中说:“这里生意很好做,用不了多少资本,就可以发财致富”。这是暗示,意思是说,这里工作好做,请组织再派人来开展工作。

赵子明还设法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把银川和宁夏的情况也写信向上级党组织进行汇报。这些情况主要是: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还是国民党十五路军的总指挥,在他的统治下,宁夏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首先,马鸿逵每年要在宁夏各地大量抓丁征兵。被迫抓来的丁兵,家里还要送鞋袜;如果本人逃跑,就抓他的兄弟、亲属或邻居,真是抓得四邻不安、鸡犬不宁;有的逃兵被抓回后杀头或活埋;有的人为了逃避抓征,就把自己的眼睛刺瞎或者把右手食指砍断,让人惨不忍睹;就连马鸿逵最亲信的警卫团,为了防止士兵逃走,晚上睡觉不但由排长站哨,还要把士兵的裤子都收去,大小便不准出屋,说声“报告”经批准后才可起床大小便,尽管如此,还是有人逃跑。马鸿逵在经济上也实行残酷的统治,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还强迫百姓种大烟,硬行摊派。除此之外,马鸿逵与南京政府特派员王含章,互相暗中监视,互不信任,互相排挤,但他们在迫害共产党人上是一致的。

上级党组织一时还无法给宁夏派人来与赵子明一同开展工作。

为了有掩护地开展工作,并解决经济来源问题,赵子明发挥自己懂一点医术的特长,去参加并通过宁夏警察局的考试,领到了行医执照,便在柳树巷南端租了本立成商店的一间大房子,挂起了行医招牌,上写“西医赵子明专治内外花柳等科”,当起了医生。不久后他将家眷也由临河接至银川。

此时正值孙殿英攻打宁夏,马鸿逵部队里伤兵很多,缺少医生,赵子明也被马鸿逵部队强行征到医院工作,并委任为上尉医官,每月发给三十元薪金。

马英才旅旅部有一个上尉副官叫雷鼎三,每天来医院接送伤病员,和赵子明接触比较多,二人在交谈中对对方有所了解,也交流对时局和战局的看法。有一天,雷鼎三突然来到赵子明家,闲谈之后,很诚恳地说明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渴望能找到组织关系,并告诉赵子明,平时说话不要过于暴露,以免发生危险。从这以后,雷鼎三就经常把军队一些作战情况秘密告诉给赵子明。

尹有年也常到伤兵医院来找赵子明闲谈。在谈话中,赵子明发现他富有民族正义感,敢说敢干,就注意加以引导。有一次尹有年直接提出要求参加革命,赵子明劝他:“你有这么一份官职,还是好好做你的官吧,不要胡思乱想了。”尹有年很生气,说:“我马上就辞职,不干这份差事了。”第二天,他就穿上便衣来见赵子明,说他辞职不干了。赵子明说:“你太冒失了,马鸿逵知道了是要抓你的。”尹有年说:“要革命,就不能在国民党那儿做那贪官污吏。”赵子明见他如此坚决,就安排他去甘肃武威办一个《大公报》分销处,利用销售报纸的机会,接触青年学生,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尹有年到武威后,工作开展得很好,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后成长为武威地区中共党组织的负责人。

孙马战争结束后不久,王森带着李清华、李德铭来到了银川。自从接到赵子明的信件以后,王森在北平向中共绥远特委负责人刘仁汇报了赵子明在银川的工作情况,并提出迅速派人去协助工作的要求。刘仁向中共北方局做了汇报,根据北方局的指示,决定派王森到银川与赵子明一道开辟工作,要求王森到银川市先成立一个特别支部,待有发展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考虑组织形式。于是王森化名谷景邨,赶赴银川。党组织又调在河套兵变中失败而被迫转移的李德铭、在北平被国民党宪兵三团通缉的李清华及山西籍进步青年张春生等人一同前往银川工作。

9月,王森一行四人从包头乘船到达银川,由赵子明事先办好入城证,将他们接入城内。当晚,王森、赵子明、李清华、李德铭等人在住处召开会议,讨论工作和生活问题。依据赵子明的工作情况,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王森任书记,赵子明任组织委员,李德铭任宣传委员,雷鼎三任兵运委员,李清华任秘书。会上还决定,李德铭去兰州开展工作,张春生去武威协助尹有年工作。王森和李清华已有六年的恋爱关系,此时便组成家庭,住在城内西府井,作为特支机关驻地。

特别支部成立后,确定今后以兵运和农运工作为重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农运工作,赵子明弃医务农,在银川市东门外蝗虫庙附近租了五亩地,还修了两间土房,雇了两个临工种菜。雷鼎三从他所在的马英才旅入手,计划争取年内建立党的组织。李清华英文很好,赵子明通过“大陆文化社”经理马文鸣,把李清华介绍到宁夏省盐务局长马继德家当家庭教师。王森当时身体很瘦,有人说他有肺病,便索性装作在家养病,以便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特别支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赵子明在城郊同一些农民建立了联系,雷鼎三在部队中培养了两名中、下士班长。特支还在邮政工人和面粉厂工人中找到了开展工作的线索,在中、小学教师中培养了发展对象,在银川贫民中发展了中共党员。李清华的英文课教得很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赏识,也通过职业接触到了一些中上层人士,得到了党组织所需要的情报。王森也写密信将工作情况及时地向上级党组织作了汇报。

一天下午,有一男一女两位小学教师相偕来李清华家串门,李清华不在家,王森便陪他们谈话。突然间响起一阵急骤的敲门声,王森急忙去开门,刚拉开半扇门,六名宪兵闯进院里,厉声问道:“谷景邨、李云清在哪个屋?”李云清是李清华的化名,这时王森已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指指他的住处,宪兵直向屋里扑去。王森看门外没有岗哨,迅速出门去迎李清华,可是走了一路也没有见到李清华,于是赶往赵子明家,赵子明也没在家。出来后在赵家门前遇到院邻钟老头,得知钟老头的儿子钟育桐也被宪兵抓走了。王森一想,钟老头的儿子只不过与赵子明常有来往都被抓了,赵子明岂能无事,于是急忙去找挑担卖水果的共产党员宋年喜。老宋已听到街上流传抓共产党,从炕角取出一套破烂衣裤,让王森换上,又用手掌在地下擦擦,在王森额上抹了一把,让王森躺下,告诉他:“有人来时,你就装病哼哼,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就说叫刘德贵,是做小生意的。”说完,老宋锁上门,出去打探消息。

原来,李清华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入学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从事北平“左联”女同志创办的《新妇女月刊》的组织工作。这个刊物出版后,李清华他们拿到东安市场书摊出售,被国民党北平当局发现查封,并逮捕了负责编辑工作的吴春连,李清华躲在一个小学老师家中,恰好王森到北平来找组织关系,动员李清华到宁夏去,于是李清华征得组织同意后随王森来到宁夏。此时北平国民党宪兵三团得到了李清华在银川的消息,就给马鸿逵打电话,要求抓捕李清华及有关人员。

李清华是在当天晚上给学生上完课后回家的路上被宪兵抓捕的。宪兵先抓了李清华,又到赵子明家里抓人,赵子明不在,就抓了他老婆和房东的独生子钟育桐,同时还抓捕了《大公报》分馆的刘梦仙。

午夜时分,宪兵潜入城东郊菜园逮捕赵子明,他们捣毁门冲了进去,一进门就让赵子明交出武器。赵子明说:“种菜人只有锄头、镰刀,那就是我的武器。”宪兵们认为赵子明在开自己的玩笑,将他打得满脸是血,逼他交出文件,满屋搜查,结果一无所获,只搜到一本鲁迅的《南腔北调集》,于是将赵子明五花大绑押往看守所。

被捕后,李清华被审问了四次,每次的问题也都差不多。一是问她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一个女性为什么不辞千里来到荒凉的大西北?李清华回答说,因为在北平不易找到工作,听说宁夏文化落后好找工作,二是问赵子明是行医的,为什么突然到城郊去种菜?李清华说开药铺本钱不足,种菜本钱少可以赚钱。三是问谷景邨为什么这个时候逃走。李清华说自己是在半路被抓的,没有回到家,不知他是否逃跑。审问时,李翰园也在场,不过没有过多地追问什么。甚至后面还到监禁的地方去看李清华,每次总是带着安慰的口气和她说话。对此,李清华感到有些疑惑。后来,她听说李翰园曾在江西围剿红军时被俘又被红军释放。

在大逮捕的第二天夜里,宁夏省政府秘书长叶森、国民党宁夏省特派员王含章和军法处组成合审组,提审赵子明。在讯问中,要赵子明交出共党谷景邨。

赵子明说:“我租地种菜,谷景邨借给我了点资本。我和他只是一面之交,他干的是什么党我不知道。”

合审组又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为什么不当医生去种菜?”

赵子明知道敌人并不掌握自己的真实情况,便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拖家带口,生活无着,种菜比当医生挣钱多。”

又问:“你一个种菜的为什么还看《南腔北调集》?”

赵子明回答道:“《南腔北调集》是从上海通过政府的邮局寄来的,经过了政府的检查。政府从来没有告诉人民它是禁书,更没有规定种菜人不能看。”

问不出结果,就给赵子明用刑,压杠子,打得他昏死过去,再用冷水喷醒,接着继续审问。赵子明还不交代,审讯人员就往赵子明嘴里、鼻子里灌煤油。灌煤油会让人浑身起泡,泡烂后喷出来的都是煤油气味。赵子明被折磨得不省人事了,才被用门板把他抬回看守所。

王森在老宋家住了两天,老宋每晚向他报告外边的情况,外面谣言很多,宪兵队还在继续抓人。第三天,王森又到西门外农民老王家躲避。在老王家呆了一个星期,白天随老王下地干活,晚上老王给王森找地方休息,一夜换一个地方。老宋不断带来消息,说敌人已经逮捕了赵子明、李清华、雷鼎三及《大公报》分馆的刘梦仙,现正在悬赏捉拿谷景邨。看到风声很紧,老王和几个同伙还要千方百计掩护自己,王森便决定暂到包头,找到绥远特委刘仁再做安排。于是在老宋的帮助下,离开了银川,到包头寻找上级党组织。

在看守所里,赵子明很快得知雷鼎三等人被抓、王森脱险的情况。他设法通知化名为李云清的李清华,告诉她只说自己是她丈夫谷景邨的朋友。军法处长找赵子明谈话,赵子明从谈话中得知敌人并没有掌握什么证据,于是就据理相争,说你们既然怀疑我,那就由我一个人承担,也不应抓我老婆、小房东和朋友刘梦仙,应放他们回去。几天后,赵子明的老婆被释放,刘梦仙、钟育桐也陆续被保释出狱。

一天深夜,马鸿逵亲自审讯赵子明,要他交代与雷鼎三的关系。赵子明只承认在给伤员看病中认识雷鼎三,是一般关系。马鸿逵没审出什么,就说:“你们共产党只要不来我这里活动,我是不管的。”

由于没有掌握赵子明的任何证据,对李清华几次审讯,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欲杀不能,便继续关押。这时省盐务局长马继德上了一个保状,要求保释李云清回去继续当教师,并通过马鸿逵的母亲说情。这样,李清华就回到了马继德公馆继续任教。

赵子明也写了呈文,要求释放,马鸿逵不理睬。赵子明就让老婆领着孩子找马鸿逵喊冤,马鸿逵说:“不放赵子明是省党部的事,我管不了。”赵子明又让老婆到国民党宁夏省党部闹了几次,最后省党部答应赵子明可以取保释放。经立成商号经理董钟川联合天宝金店等几家商号经理作保,赵子明经历了八个月的囚禁生活,一九三五年底出狱。但省党部不许赵子明和李清华离开银川,要求他们随传随到。

在此期间,国民党南京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来宁夏处理磴口、阿拉善旗划界问题。随同前来的天津《益世报》特派记者郭锡山是雷鼎三的好友,听说雷鼎三在狱中,便去看望。雷鼎三把赵子明的情况告诉了郭锡山,希望他设法帮助赵子明离开宁夏。几天后,郭锡山来到赵子明家,说明来意。赵子明说宁夏当局不让自己离开。郭锡山从皮包内取出一张空白委任状,写上“今委任赵子明为本馆驻兰州特派记者”,交给赵子明,并附上一张电报付费证。赵子明便携带家眷,骑着骆驼,越过腾格里沙漠,来到兰州,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久,雷鼎三也由马英才保释出狱。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