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连喜的头像

张连喜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09
分享
《裁缝铺里的故事》连载

第二十七章 外出谋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璟彭和晓钰迎来了爱情的结晶。这个喜讯让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连邻里乡亲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祝贺。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每个人都在为新生儿的到来而忙碌着:腿有残疾的璟彭虽然行动不便,却坚持亲自照料孩子、打扫卫生、清洗尿布,每一个缓慢的动作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但他眼中始终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年迈的奶奶则包揽了洗衣做饭、照顾儿媳的活计,从无半句怨言。

天还未亮,薄雾笼罩的村庄尚在沉睡,璟彭就已经坐在缝纫机前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专注工作时,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即便再苦再累,他也要像健全人一样,用双手为家人撑起一片天。随着新生命的降临,家庭开支日渐增加,而父亲的早逝更让他失去了依靠。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肩上,让他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赚取更多收入,给妻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无数个夜晚,他都在构想着创业的蓝图,希望的火焰在心中燃烧。然而现实却如潮水般涌来——结婚耗尽了所有积蓄,如今连启动资金都拿不出来。为了精进技艺,他常去同行店铺取经。一位叫王芳的女老板看中他们夫妻的手艺,热心建议道:“你们有这么好的裁缝技术,窝在家里太可惜了。现在服装厂急需熟练工,出去肯定能赚大钱。”这位精明的生意人说得头头是道。

“可孩子还小,实在走不开。”璟彭婉拒道,“钱可以慢慢赚,能把孩子抚养长大,再苦我们也心甘情愿。等孩子大些再说吧。”

转眼孩子满月,晓钰主动提议:“明天我送你去厂里安顿好就回来。你在外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和妈照应。”

“听说服装厂就在市区,离家不远,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璟彭安慰道。

按照地址,他们很快找到了红双喜服装厂。厂长亲自接待,将他们带到样品间:“请参照这件样品,独立完成一件成衣。”璟彭仔细端详片刻,便娴熟地开始裁剪、烫衬、缝纫、整烫,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助理,给客人倒杯水。”厂长吩咐道。

“不用麻烦了。”晓钰连忙推辞。

但助理还是很快端来了茶水。“谢谢!”璟彭接过水杯放在一旁。

“杯子消毒过了吗?”厂长又问道。

“都按标准清洗过了。”助理回答。

“这位师傅说机器有点问题,去找把螺丝刀来。”

“好的。”助理应声而去,很快从工具箱里取来一把螺丝刀递给璟彭。璟彭接过工具,熟练地调整了机器的松紧度,随后便埋首于缝纫机前,专注地投入工作。针脚在布料上飞速穿梭,他的动作虽因腿疾而略显迟缓,却仍保持着精准的节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正午的钟声敲响,他终于完成了整件成衣的制作。厂长接过衣服,仔细检查每一道缝线、每一处细节,最终满意地点点头:“时间不早了,你先在这儿吃午饭,之后去二楼一车间报到,会有主任安排你。”

“好的,谢谢厂长。”璟彭感激地说道。

他们跟着接待的车间主任上了二楼。一位身材娇小的女主任站在门口,上下打量着璟彭,语气不冷不热:“领导把你夸得天花乱坠,非要安排到我们车间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说着,她递给他一条裤片和零配件:“你把这个后口袋做好给我看看。”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他的腿,又补充道:“看你这样子,动作怕是跟不上流水线的速度。”

冷风从车间敞开的门缝里灌进来,吹得璟彭眼睛发酸,但他只是眨了眨眼,没让那点湿意落下。他低头盯着缝纫机的针尖,掌心沁出的汗水在切线按键上凝成细小的水珠。

很快,裤口袋缝制完成,可女主任只是瞥了一眼,便摇头道:“流水线上可不会等人。你去人事处,让领导安排你去楼下车间吧,那边都是临时工,这边是正式工的岗位。”她的声音像一记重锤,砸得璟彭耳膜嗡嗡作响。他明白了——在这里,“县官不如现管”,再好的手艺也抵不过别人的偏见。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下楼。可人事处的领导早已不见踪影,偌大的厂区里,他们像无头苍蝇般转了几圈,却始终找不到人。

“我们出来一上午了,家里的孩子和奶奶一定等急了。”晓钰忧心忡忡地说,“要不先回去吧,改天再找别的厂子。”

璟彭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他本就不愿离家太远,如今又碰了壁,心里更是憋闷。没过多久,他在镇上找到了一家私人服装加工铺,老板让他当带班长,负责指导工人、检查质量和管理生产。

日子在忙碌中飞逝。每天,璟彭拖着不便的腿脚,在车间里来回走动,指导这个工人,纠正那个错误,比当老板还累。长时间的站立和走动让他的腿和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时疼得他直咬牙,却只能在心里一遍遍默念:“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半个月下来,他整个人瘦了一圈。

“是金子,我就让他发光……”老板李康发操着浓重的口音,拍着璟彭的肩膀说道。

一天,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工因操作失误,导致衣片长短不一。她拿起剪刀,准备把多余的部分直接剪掉。璟彭见状,连忙制止:“没做好可以拆了重做,剪掉就彻底报废了,怎么能随便剪?”

“我偏要剪!又不是你家的东西,管那么宽做什么?”女工不服气地顶撞。

“这事我还真管定了!”璟彭语气坚决,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女工被他一顿训斥,竟委屈地哭了起来。

“别哭了,让你老公知道了该心疼了。”老板娘在一旁打圆场。

“人家在老公面前可是宝贝,哪轮得到别人教训?”旁边的工友也笑着调侃。

就在这时,老板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接起电话,压低声音道:“领导,有事吗?”

电话那头隐约传来问话:“听说你那儿新来了位师傅?”

“就是个裁缝……”老板含混地应着,眼神不自觉地瞟向璟彭,像是生怕被人抢走这块“肥肉”,边说边快步走出车间。他在门外支吾了半天,等再回到璟彭身边时,神色明显有些不自然。

“老板,我的工钱怎么算?"璟彭直截了当地问道。这些天来,每次提起工资,老板总是千篇一律地搪塞:“谈钱多伤感情。”

这样的回答让璟彭一次次失望。终于,在半个月的辛劳却分文未得后,他彻底心灰意冷。“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他苦笑着想。请了一天假后,他再没回去。那些日夜的汗水,终究是白流了。但他心中的创业梦并未熄灭——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攒够本钱,回家乡闯出一片天地。

为了生计,璟彭很快又来到南城服装厂应聘。这是一家由五个城市下岗职工合办的企业。报到那天,晓钰抱着被褥,璟彭背着行囊。刚进厂区,就看见三五成群的工人背着行李往外走。宿舍里一片狼藉,墙角堆着散落的碗筷。

“这是怎么回事?”璟彭问一位发呆的女工。

“罢工呢,工资发不下来,大伙都不想干了。”女工有气无力地回答。

“可介绍人说这里一天能挣一百块……”璟彭放下背包,顺手拿起扫帚开始打扫。

“要真能挣那么多,谁还罢工?”女工冷笑。

晓钰接过话茬:“哪个厂子都一样,有人来有人走,观念不同罢了。”

正说着,一个领导模样的男子走过来。简单交谈后,那人丢下一句"收拾一下,明天上班"就匆匆离去。

“你觉得这厂子怎么样?”晓钰小声问。

“还行吧。”璟彭环顾四周,“环境、规模都过得去,领导看着也靠谱。就是厕所远了点,得走半里地。”他笑了笑:“为了挣钱,没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咱们先干着看看,领导创业也不容易,需要员工支持。"”

窗外,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将他的话语揉进温暖的晚风里。

工人们都被请了回来,拖欠的工资也补发了。日子一天天过去,璟彭常常想家想得偷偷抹泪。厂里活计繁重,日夜赶工,连节假日都不休息。好不容易赶完一批货,盘算着能放假回家看看妻儿,谁知领完第一个月工资后,厂子竟维持不下去,倒闭了。

夏日的晚风轻轻拂过,为闷热的空气带来一丝清凉。璟彭的手机突然响起,他赶忙接听:“江老板您好……好的好的,我这就过去。”挂断电话,他的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兴奋。

“谁的电话?要去哪儿?”晓钰放下手中的针线活问道。

“是校服厂的江老板。记得吗?就是当初我们接他家外加工活的时候,后来得知市残疾人特教中心有办公自动化培训,我就辞了活去学了两个月计算机。”璟彭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虽然挣钱重要,但掌握新技能同样重要。那段时间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让我离文学梦想又近了一步。”

“多一门手艺就多一条出路。”晓钰赞同地点头:“那江老板现在找你做什么?”

“学校催着要校服,他明天必须交货,实在找不到人手,急得团团转。”璟彭解释道:“就是当初我在李老板那里当带班长时,打电话来挖人的那位江厂长。他一直在做校服加工业务,当自己单位忙不过来,就外发给附近的个体服装加工店,他曾经对我说过,只要我先上二十台机器,有二十多位职工就可以去他那拿外加工活,可惜我还没有那经济能力……”他叹息道。

“只要有梦想,离现实就不远了……那今晚我和你一起去帮忙吧。”晓钰说着已经开始收拾东西:“让妈帮忙照看一晚宝宝。”

厂房里灯火通明,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璟彭一边赶工,一边和隔壁工位的师傅闲聊:“我认识个老板正在招工……”那位师傅说:“以你们两口子的手艺,到哪儿都能挣到钱。”

“明天我去看看。”璟彭手上不停:“合适的话就干几年,不合适就回家自己创业。”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想好了,可以边接来料加工,边自产自销,还能培训学员。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技术,这或许是个机会。”

“这主意不错。”师傅赞同道:“如今出国潮、打工潮盛行,说不定真能闯出一片天地。”

夜深了,最后一车校服终于打包完毕。望着远去的货车,璟彭长舒一口气。晚风轻抚过他疲惫却坚毅的面庞,星光下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他知道,这条充满荆棘的创业路上,每一步都离梦想更近一些。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