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河西走廊祁连山腹地的祁翠花老师,舍弃自己退休后的天伦之乐,笔耕不辍,咀嚼着生活,苦苦地探求着人生的真谛,坚持处在身体与灵魂都要在路上行走的高产创作状态,创作出《山川
长城脚下从来不缺故事,也不缺有故事和讲故事的人。长城这条蜿蜒如巨龙般的超长度建筑物穿越山梁,横跨戈壁,见证了两千多年风雨沧桑,也承载了无数人们的梦想与希望。这里新时代的歌
河西走廊一条普通的小山沟,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乡村振兴农业综合开发,一辆辆现代化的大型机械开进来了,一束束高科技的节水软管铺进来了,春去夏至,这里又成为鸟语花香、
《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发表了柳青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七万多字,1月21日始读,3月24日合卷,后又挤时间反复咀嚼其中的几处片段,工作间隙又阅读了邢小利《柳青长篇小说佚作
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总能给人以透空的震撼和艺术享受,因而相伴而生的迷恋、追求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本文通过纪实散文的写作手法,对河
在丝绸古道山丹,有这样一位文学老人,他扎根人民,笔耕不辍,坚持写日记60多年,写成长达60多卷的《肖滋云日记》,累计整理出版文字近2000万字,并坚持对青少年一代日记写作的辅导指导
历经千年风吹雨蚀依然王者气派浓郁,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裕固族自治县肃南皇城,是一座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古城。慕名踏访,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当年阔端、只必帖木儿们承袭的蒙古铁骑
一辆装配长长车辕的架子车在长满芨芨草、骆驼刺的荒漠上蜿蜒穿行,木栏车厢里铺就着一条黑色的毛毡,我与小两岁的表兄弟卷缩在里面,清瘦的外祖父高高地扬起哨鞭,“驾.....”,一声长
能够留存下来的,都是经淘洗、沉淀后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从最初刀耕火种的部族,到后来的羌人、大夏人、月氏人、乌孙人,最后是匈奴人,走过古韵青铜,领略雄健轩昂,再走出正式把这
天空有几层薄雾,太阳不是十分明亮,在焉支山麓,属山丹县大马营镇中河村地界,矗立起一座“焉支花谷”的仿古木栅栏门亭,进入大门,忽地,就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