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公园,我就直接来到一棵石楠树前,它依旧是那样蓬勃灿烂。那满树的白花,如同繁星点点,在阳光下闪耀着纯洁的光芒。我轻轻抚摸着它的枝干、它的花朵,仿佛在与一位久别的老友握手
那只鹧鸪鸟/ 一直叫得挺精神/ 我与它没有交际/ 却把我家当成它家/ 理直气壮/
狗尾巴草被一首流行歌曲牵出记忆/ “高过门梢”只是夸张的隐喻/ 准确地说/ 它的茎杆总在门槛内侧弯曲/
《野伽菜》通过一个跨越数十年的家族恩怨故事,构建了一部微观版的乡土中国变迁史。藕坑作为核心意象,承载着自然、人性、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对话。杨大雁的个人命运轨迹,既是乡村女性
静坐湖岸,倾听/ 时令朗诵四月前序/ 芦苇借风絮语/ 急于诉说身世/ 而浅水区的小荷/ 刚探出水面,正慌忙/ 整理被风揉皱的裙裾/
秋叔与老伴留守农村,春秋两季赶工种收甘蔗。春种时他手艺精湛,分得的蔗渣常被抢光;秋收遇甘蔗滞销,工钱被抵作甘蔗。秋叔用电动三轮车运蔗归家途中爆胎,夜嚼甘蔗发现蔸部更甜,剩
麻糖的蜕变是从挂上木桩开始的,李师傅将滚烫的糖稀甩在横杠上。他双手抓住糖团,身体后仰形成一张满弓,古铜色的脊梁上青筋暴起,仿佛要把全身的力气都揉进这团焦糖里。
老房子的青瓦漏了二十年/ 我接住的雨声/ 和母亲纳鞋底时/ 漏下的月光一样沉/
那些反复摩挲的畏惧/ 原是掌心练就的老茧/ 当鞋底磨碎最后一级峭壁/ 回声在空谷里结出一路砂砾/
这里是最纯粹的水面 / 河道宽阔,足有五六道闸口的距离 / 能想象全部泄洪时的磅礴气势 / 河水清澈,浅滩布满砂砾/ 野菜野草能在上面蓬勃肆意 / 流水宁静,连同我/ 一起被这宁静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