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诗集》是梁辰鱼诗歌的荟集。人们历来关注他的传奇《浣纱记》,对此研究甚少。殊不知他的诗歌不仅记录行踪交往,体现性格意趣,成为文学成就的标志,也可探究他创作传奇《浣纱记
竹西,原为古亭名,此处代指扬州。《扬州画舫录》记载:“城内苏唱街老郎堂,梨园总局也。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祷祀,谓之挂牌,次于司徒庙演唱,谓之挂衣。”这条街巷是苏州优伶出
古往今来的戏剧多以女性为主角,其间自然有票房的考量,但真正展现艺术感染力的,终究是内心强大的女性形象。她们竭尽全力,破除束缚在身上的种种枷锁,为了活出最好的自己。一个感受
江南水乡,船是水面上的屋宇,是生产运输工具,也是流动的演艺场所。在船点、船菜、船拳、船会之余,还有船戏。吴谚“看戏头棚船,吃饭萝卜干,困觉柴里钻”,讽刺某些人哪怕守着贫困
狂狷从来是文士的专宠。《骂曹》一折历数百年而不衰,无非是契合了文士的狂狷心态。然而,昆曲艺术的要旨恰恰体现于此:扮演祢衡的生角,必须在展现狂狷色彩时,认真把握狂与狷的分寸
明万历年间,传奇创作繁荣,但因为昆山腔兴盛而北曲衰微,许多剧本“不可唱”,呈现案头之作多于场上之作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刊印本的兴旺带来机遇。市场竞争导致各家书坊千方百
虎丘曲唱也会出现奇特之音。明代的某一天,有两个不速之客特地从遥远的陕西来苏州虎丘,参与千人石演出活动。人们后来才发现,这两个不速之客,竟然都身怀绝技。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提出“尺幅窗,无心画”的美学概念。在他看来,取窗为画幅,画中物可以是盆兰吐花,也可以是笼中之鸟、缸内之鱼。他指的是没有画心的画,或者说是画心随时可变
书卷气,被文化人引以为傲的风格意气,是小生的标配,也成为昆曲重要的美学基因。比如巾生的步法,完全不同于现代人的大步流星。《南西厢》里的张生,常常用类似旦角的蹋步(一足站立
戏剧家汤显祖的“忙处抛人闲处住”、沈璟的“一片闲心休再热”和屠隆的“手提着闲中风月,一任他乌兔奔忙”等等,从正统的功成名就之路游逸开来,于闲处纵情挥洒和刻意经营。昆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