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一种低贱的农作物,它三月开花,四月结荚,豌豆花平实朴素,豌豆荚味道不错,豌豆藤茎是肥田的原料,豌豆一生奉献,一生无求,我觉得它就像我们的母亲。
灯笼是一种传统文化,它象征着喜庆、团圆和新的开始。 年夜饭过后,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孩子便提上红红的灯笼,身后跟着祖父,一路走在地上打出一路“囤子”,灯笼的亮光把大年三十晚
春节时,农家门楣上的喜笺、大门上的春联鲜亮得耀眼,场院的地面上布满了放鞭炮留下的炸屑,泛着一片红光。树上的鸟语,地上猫狗的撒欢,炊烟的袅袅升起,村庄的祥和里,有种涌动的磁
冬天搓草绳,曾如东乡下冬天的一道风景,我也身在其中。 搓草绳是生活所迫,要用绳子不得不搓,搓草绳很辛苦,但只要乐在其中,也就不觉苦。譬如一边搓绳一边听故事,一边读书,一边
儿多母受苦。对我家来说,受苦的还有我的大姐。 母亲在生下我弟弟以后,患上严重心脏病,就没有能力照顾我们了,大姐充当了母亲的角色,担当起母亲的责任。 大姐因家庭的负累,没有文
捏颈儿萝卜是长寿之乡如皋的一种农产品。跟大众萝卜同味,但比其它萝卜肉质更嫩、更细腻,成为寿乡的一种特色食品。作者将其比作家乡的农人,土气,低调,厚道……捏颈儿萝卜也成了作
米香让人沉稳安静,我对大米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恩之心。我也想从我灵魂的稻田里生长成一株株稻子,加工成一粒粒稻米,带给人们馥郁芬芳。
蚕豆粉丝曾经是乡间一种美食。“白布一纠,索粉一拖”是当年如东乡里办丧事的写照,粉丝是丧事人家的主食。本文写出了蚕豆粉丝的加工过程,也体现了蚕豆粉丝加工者的艰辛不易。
孤独是老人的通病。他们爱唠叨,希望身边有说话的对象。但是,孩子们有自己的工作,邻里们也不可有闲工夫听老人的唠叨,老人这种简单的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
秋收的日子,在乡村遇见久违的古老劳动工具连枷,连枷声勾起许多记忆。在现代化农业的今天,镰刀和连枷等工具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光,成为一种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