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花的人种花,自有另一番情趣。我种的花很实用。梨花,它能带给我果实,虽然不是什么好梨子,但那花很美,那果也给我生活增添了乐趣。我种的菊花是邻居堂叔给我的,我种的菊花不是
通过对红星河的回忆及实景描写,向读者展现秋天红星河的迷人之美。 红星河最美处,是两岸没有城镇,没有大型企业,没有城市的喧哗和躁动,远离了工业的污染和机器的轰鸣。它穿越在乡
文字着墨一是写霜降时节的风景,大地上浓墨重彩,树、花、叶,河流、高山、田园,风光无限。二是写节气给农人帮了大忙,它指导农人安排农事,也安排生活。 节气的轮转,也给人以敬畏
如东最具代表性的几件事: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县,围海造出60万亩土地,三夺皮棉百万担,自筹资金建成现代化国家级港口洋口港……如东人用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发展奇迹,铸
一路看来,秋天的村庄景色宜人,孙庄村里人家的情况看似杂乱无章,却井然有序,留给我的印象是一种满满的幸福感。不由感慨,这是农村吗?这就是我长住的孙庄吗?
饭瓜煮油馓子,是如东乡间立秋节的食俗。这一天,如东乡里家家吃饭瓜。 在物质匮乏年代,饭瓜是穷苦人家的救急饭、救荒饭。 在我家,饭瓜不仅是一种美食,而且,饭瓜上有祖父的记忆,
在农耕文明里,草垛如同淳朴守拙的农人,恬淡安适,宁静详和。曾经的草垛成就了乡村的诗,成就了乡村的画,也成就了一个个乡村童话。
三孃的一生很不幸,自己是个歪脑袋,斜眼,又生了个脑瘫儿子。抱养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儿,又因为成分不好而回了娘家。娘家侄子侄女向三孃借钱不还,抱养的女儿利用当干部的身份为三孃
儿时“偷”菱的一段经历,到老也难以忘记。又是采菱时节,一篇写采菱的文字勾起一位故人的美好回忆,她给我送来半篮子红菱,让我沉浸在儿时菱香里。
“七月半,拾个棉花看一看”,是如东乡间的俗语。从这条俗语上,我们看到种棉人的艰辛不易。棉花的一生,带给人们无数的农活,每一件活计都能让农人累得半死,有的年份,棉花成熟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