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星期三,钟馨去法院取了判决书。果然不出所料,法院判决俩人离婚,儿子由钟馨抚养,房子归林之川,钟馨和儿子可以住到找到自己的房子为止,林之川每月付儿子四拾元生活费,家具平分,林之川一次性补偿三千元。
钟馨不知道是怎么走出法院大门的,像个机器人似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的双脚发软,心里感到一阵悲凉。过去她曾经和朋友们谈到过:
‘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中年丧夫、离异。’看到身边的朋友们也有离异的,她总是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走这一步。没有想到,今天,自己也成离异大军的一员了,这真是天大的讽刺,也就是说,自己的人生失败了。
怎么办?商场工作很忙,收入很低,没有房子。虽然暂时可以住原来的房子,但只是暂时的,再说住原来的房子,就一次次看到林之川带着女人回来,在眼皮底下谈情说爱,这只会更伤心难过,伤害也更深。
不住那里又能怎么办?单位没有房子,当初调来兴南市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有今天。再说刚到新单位,同事们会怎样看?怎么开口跟儿子说?儿子会有什么反应?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钟馨的心头……走着走着,远远地看到家了。
房子是由旧式办公楼改建成宿舍楼,楼房里有一条走廊,房子被分成东西两边,在西边的房子后边又打通了窗户,加建起了厨房和卫生间。每家每户都分到一套东西间的房子,东间是主卧室,西间既是卧室又是吃饭的地方。原来钟馨和林之川住在东间,由于林之川闹离婚,他早把钟馨的用品搬到西间去了,他自己一个人占用东间。钟馨和儿子住在狭小的西间里,不过还好,西间的房子位置虽然不好,却有厨房和卫生间。
进到家里,母亲已经在里边等着她了,钟馨的母亲身材矮小,一张典型壮族人的脸庞,精明的眼睛,鼻子扁平,一双箭眉,梳着一头短发。此时,母亲的眼睛没有往日的光彩,显得暗淡无光。一看到母亲的身影,钟馨就心跳得厉害,一种羞愧的心情让她扭过头去不敢看母亲。
母亲坐在靠门边的矮凳子上,若有所思,一见钟馨走进来,第一句话就问:“乐乐判给谁了?”
“给我了。”钟馨放下拎包,背转过身子,她低头看着地面,畏怯地。
母亲松了口气,双手捂住胸口:“那就好,谢天谢地,我最担心的就是乐乐被判给他了。”
钟馨面无表情地看了母亲一眼,心里有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她默默坐在床沿上,伸手扯过堆放在床铺上的衣服,机械地叠着。
“乐乐我们一定要带着,你要保证,你一定要好好抚养乐乐。”母亲凑近钟馨,异常严肃说。“过去你爸爸被下放干校,我呢,又放下农场,你哥哥一个人在学校,这么艰难困苦,我们都挺过来了,这次你一定要挺过去,那种抛弃孩子只顾自己的坏毛病不能出现在我们家,永远不能,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你就要好好抚养乐乐,我也会帮你一把的。可你一定要保证。”
“知道!我会好好抚养乐乐的。”
“唉!我早就跟你讲过,夫妻之间要相互忍让点,不要动不动就闹离婚,为你这事,我几天几夜睡不着,乐乐以后就惨呕。”几天不见,母亲头上的白发似乎多了许多。
“是。”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让你嫂子更看不起我们了,我和你嫂子这几天又吵架了。”母亲背靠在门框上,眼睛望着远方的天际,似乎想从哪里找到什么答案似的。
“为什么?”钟馨此时的声音是这样的软弱无力。
“还不是因为你爸爸!昨天他又拉屎在床上,让我累得。”母亲说,“这些天他的肚子胀了许多,便秘很严重,其实他自己也很难受。这么多年来这么地照顾他,我实在是太累了,昨天,我又打了他。’
钟馨心里像堵上一块大石头,声音沙哑说:“打他干什么?他自己也不愿意得这种病。”
母亲已经极其疲惫、愤怒和绝望。无于言状的痛苦充斥了她的胸膛,哀叹着:“你以为我好受啊?我比谁都更难受。”
钟馨把耷拉到额头的一缕头发往耳后一抿,小心说:“爸爸虽然糊涂了,可心里还是清醒的,你样对待我爸爸,他该有多难受。”
母亲委屈地摊开两只手:“可是,每天都这样子?唉,我是铁人啊?我再怎么样也有生气发火的时候啊。”
钟馨失神地望着母亲,她知道母亲正是最痛苦的时候,她需要自己的安慰。可钟馨自己也是悲苦万分啊。
她只能尽量安慰母亲:“医生不是说了嘛,我爸爸这种病是慢性病,年纪越大越严重,很难治愈的。”
“那…以后天天都要我来伺候?”想到未来的艰难,母亲感到恐怖,声音充满诉苦求助的苍凉。
母亲绝望的哀泣让钟馨一阵阵颤抖,她抬头看了母亲一眼,又看了一眼。此时母亲显得格外衰老,她的眼里已经没有泪水了,象一个惊惶失措的孩子,仿佛世界末日就在眼前。
钟馨笨拙地安慰母亲:“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只能接受现实,你回去还是尽量好好照顾爸爸”。
“是啊,我是想好好地照顾他,可你爸爸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天天给他喂食,你爸爸已经没有了牙齿,我天天都要给他做软食。除了我要给你哥他们做饭以外,这就等于我每顿饭都要做两份。”
“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你以为光是你爸爸的问题啊?我现在在你哥哥家里是怎么过的你知道吗?”
“怎么了?”
“你知道你嫂子是怎么看我们的吗?她一直看不起我们,整天不和我说一句话,还经常摔东西,我煮好了饭,她也不吃,嫌我们脏,其实,你父亲整天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也很累,我只能拿你爸爸出气。”
这些日子钟馨被离婚折磨得忘记了一切,母亲的话让她猛然醒悟,是啊,父母亲的处境已十万火急,艰困交加的悲惨地步!可她能说什么呢?只能幽幽说:“只怪当初哥哥选错了人。”
“唉,没想到她会这样,你哥哥和她吵过很多次,一点没有好转,我现在愁得头发都白了。”
“发愁也不能解决问题啊。”
“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当初她主动上门来,你哥哥叫我不要理她,看她每次来我们家,都主动帮我做家务活,还跟你爸爸弹琴唱歌,又一次次地写信给你哥哥,还写信给我们让我们帮忙去劝说你哥哥,当时彩凤还说我:‘莲莲,你如果真娶了杨柳的女儿做儿媳妇,会有你好看的。’我还不以为然,认为不会怎么样。”母亲的思绪回到了过去,好像看到嫂子当初追求哥哥的那个情景。
钟馨说:“哼!你看她的父亲当大官吧?还有人家主动帮你做点家务活你就认她是你理想中的儿媳妇了,你真是太天真了。”
“唉,我不是光为这些,你爸爸被送到干校劳动改造后,你也知道我们当时的情形,我担心你哥哥找不到对象哩。”
“哼,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你没有主心骨,像我哥那么英俊,人又善良聪明开朗,过去有多少漂亮的女孩子喜欢我的哥哥?”
“是啊,过去那个长得很漂亮的父亲是中医的那个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忘记了,她多喜欢你哥哥啊?当初应该让你哥哥和她结婚才对。”母亲沉浸在已经过去的往事中,似乎从中能得到些许安慰。
母亲说的这个人是哥哥高中的同班同学,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祖上世代都以中医为业,她不仅漂亮、还知书达理,在众人眼里是个贤慧的好女子。当年,她和许多女孩一样,被英俊开朗、富有爱心的哥哥深深吸引了。如果不是现在这个嫂子从中作梗、使用非常规手段的话,她应该顺理成章成为钟馨的嫂子的。
“就因为你,哥哥才选择现在这个长得既丑陋,心地又如此恶毒的女人,这下你满意了吧?”
母亲不吭声。
钟馨瞥了母亲一眼:“就凭她长得五短身材,一嘴的龅牙,心地如此恶毒,你还敢让她做你的儿媳妇?”
钟馨的嫂子是审计署的干部,其父亲出生在一个小农家庭,小时候读过几年书,早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游击队,打过几年的游击,解放后也就顺理成章进入革命队伍。解放初期,象他这样略有文墨的人很稀罕,所以他颇受上级的器重,加上他精于谋略,会玩心术,很快,官运亨通。一直爬到县一级的领导位置上。嫂子的母亲则是有钱人家的女儿,其家庭成份是富农,从小就能进学校学习,她长得矮而胖,大脸盘,两颗暴牙、矮鼻梁。这夫妇俩一共生育了四个孩子,几个孩子没有一个继承父亲高大英俊的体格,却把母亲的缺点一个不差地继承下来了。
文革前嫂子的父亲和钟馨的父亲一样都是商业系统的高级干部,所以两家同住在商业局的院子里,嫂子与哥哥是同班同学,嫂子的妹妹与钟馨还是小学同学呢。在钟馨看来,嫂子作为长女继承了其母狡诈、诡计多端、爱算计、利欲熏心等基因。凡事都先为自己考虑,从不肯吃一点亏。
当年为了与哥哥结婚,她利用父亲的权利,全然不顾自己是铁路学校毕业,不具备会计资格的事实,不择手段地调到政府部门担任会计员,然后又一步步爬到地委审计署干部的位置。可一结婚,她那自私自利的本性便暴露无遗了。
“唉,你就怪我吧,你的婚姻也是我造成的,你与当初的男朋友也是被我拆散的,唉,这都怪我。”
钟馨一怔,干嘛提这些陈年旧事,母亲真的忏悔了吗?此时母亲是真诚的,她正在为当初的举动深深忏悔哩。可是,对这件事,钟馨一直有着非常痛苦耻辱的感受,那是她年轻不懂事时的一个疯狂举动,她不知后悔有多深了。这么多年来,她费了很大精力才把它埋藏在心底,她不想回忆它,也不愿别人提起。她急急地打断母亲的话:“人家做母亲的,都像个妈妈的样子,你看你,你有妈妈的样子吗?家里大事小事你都要管。现在我父亲病得这样了,又动不动打他。”
“其实打你爸爸之后我也是心疼得不得了。”
钟馨不理会母亲自顾自地说下去:“你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什么事情都想控制,什么事情都要插手,你一直控制我爸爸,也一直想控制我,你知不知道?我很反感哩”。
“这能怪我吗?我没读过书,从小跟你外公下地干活,卖了青菜得点钱都拿去给几个弟弟妹妹读书,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连和你爸爸结婚时,穿的衣服都是你爸爸买的。”
钟馨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带有院子的砖瓦房里,听说,当时家里有十几亩地、几头牛。在村里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母亲的下面还有五个弟弟一个妹妹,作为家里的长女,母亲从小就挑起了家里重担,为了给弟弟们读书,她与父亲,也就是钟馨的外公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割稻,放牛,钟馨的外婆有着很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所以,母亲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是外公怜惜她,时不时偷偷塞点钱给母亲,让她买点想吃的东西。她的几个弟弟妹妹人人都能上学念书,就她自己连学校的门没摸着。当年遇到父亲时,她被英俊帅气的父亲吸引,不顾父亲比她大二十好几的事实,也不顾旁人的讥笑,一门心思与父亲结婚了。土改时,村里一些与外公有过结的人,想趁机报复外公,谋划把母亲家划为富农成份,经过据理力争,最终,土改工作队判定母亲的家为富裕中农,家里的土地和耕牛都被瓜分了。
土改工作队刚离开村子,就遇到上级组织的兴修水渠的热潮,而水渠要从外公家的房子中间穿过。外公虽然极力游说规划人员,让他们修改设计图,可最终无济于事。也正因为如此,外公忧虑成疾,早早撒手归天了。外公去世后,水渠如期开工,房子由此被劈开两半,家里的景况也一落千丈,外婆和几个舅舅小姨不得不离开家乡,举家来到城里,不管吃住都依仗父亲。父亲责无旁贷承担起照顾全家人的责任和义务,他不仅供母亲的几个弟妹继续读书,还替他们把户口迁到城里,并想方设法给几个舅舅找工作。只是大舅为了守住老家残余的祖基地,擅自跑回去,并且加入了生产队,最后又加入了人民公社;二舅则在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跑到新疆,参加了产生建设兵团;四舅参加了地质勘察队,他走遍我区的山山水水,勘察地下的宝藏;三舅、五舅带着小姨和外婆来到位于中越边境线上的锰矿,三舅当上了中学教师,五舅则和工人们上山挖矿,后来又到机修部工作。在众多的舅舅中,钟馨最喜欢五舅。五舅以他的善良、率真、勤奋得到了工人们的赞赏。他曾经继续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此是后话。
有人说,母亲牺牲自己换来娘家人的平安。可在钟馨看来,父亲对母亲娘家人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你关心过我吗?当初如果把爸爸的工资拿出来供我去学习的话,我今天也不会是这个样子。”钟馨本不想在此时此刻说些如此尖酸刻薄的话,但她对过去那苦难的童年和本来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由于母亲的过错而失去的往事,让她忍无可忍地诉说心中的不满。
母亲痛苦异常地挣扎:“那我呢?你的外婆从来不关心我,难道我也要像你那样去向你的外婆抱怨吗?”
钟馨没理睬母亲,她只顾按自己的想法,近乎歇斯底里地喊:“爸爸每个月的工资比别人高出两到三倍还不止,我只有我哥哥一个兄长。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富裕阶层,可你看看,我们过去过的是什么日子?你说啊。”
母亲突然一愣,心虚地缄默了。
钟馨并非为穿几件新衣服而耿耿于怀。她是埋怨母亲只顾自家兄弟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教育。要不然,如果钟馨的文学及音乐天赋得到及时开发的话,那今天的钟馨应该拥有另一番人生。
“在高中的时候,我到农村办分校,你是怎样对我的?那时候我正在长身体,我在农村天天饿肚子、半饥半饱、饥肠辘辘,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我想烙几个饼带回去,你不仅不关心我,还把面粉抢了去,骂我糟塌粮食,你当时那个凶神恶煞的样子我还清清楚楚记得呐。”
“唉,都怪我,我自己也很后悔。”
“现在大舅对你怎样?”钟馨突然意识到再生气也改变不了什么,只好低下声音。“哼,你又为什么发誓永远不再去理他们呢?”
回忆不愉快的往事是痛苦的,母亲却从中找到了解脱的理由:“那年八月十五我回去看望他们,带的礼品少了点,你舅母就把我带去的月饼当着众多乡亲的面给扔了出来,她的女儿还在一旁拍着手,跳着脚大声叫好。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难过?我气愤得说不出话来了。”
钟馨愤愤说:“这叫做自作自受,是你自找的。”
母亲幽幽说:“谁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过去我总是说在你的几个舅舅中,只有你的大舅舅在农村,他有四个女儿,生活艰苦,所以我总是对他格外照顾。就是因为你爸爸离休后,为了买房子,我们借了点债,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资助他们了,他们就翻脸不认人,唉。”
“你的朋友是怎么劝你的?劝你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兄弟,他们见你有油水可捞才叫你姐姐长姐姐短,有朝一日,等你有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把你一脚踢开。你还不信,说什么我的兄弟姐妹不是这种人。现在后悔?哼,晚啦。”
母亲茫然地看着窗外:“现在怎么办?错已经错了。”
钟馨气冲冲说:“怎么办?已经铸成大错了还能怎么办?现在我们是自作自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母亲:“这……我真不甘心。”
“不甘心又能怎样?婚姻不是衣服,不如意可以随时扔掉,不是还有明东吗?就说嫂子,你明明知道,你跟她吵她也不会善罢甘休,她会因为你跟她吵架后就改变吗?不会的。”
母亲:“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么老了还得看她的脸色,她真是太恶毒了,一点不知道反省。”
“反省?她的本质就是这样。过去为了能做你的儿媳妇,她装模作样讨你喜欢,现在她的面目已经暴露啦。”
母亲心有余悸说:“哎呀,她一点也不知道害怕,她瞪着眼睛的样子就好像是要吃人。”
“哥哥夹在中间多难受?他想做孝子,但又管不住老婆。怎么办?哥哥上班有多累你知道吗?”说到这里,钟馨的心也不禁隐隐作痛。
“唉,一想到你哥哥,我也很心痛,他最近吃睡不好。”想到自己儿子最近的情形,母亲心疼地。
钟馨喊:“是你的决策失误,哥哥该怎么办?你难道叫他们离婚不成?”
母亲小声说:“你哥哥想让我们到你这里来住,可现在你和林之川闹成这样,我和你爸爸怎么办?”
钟馨:“我这里你们来不了,你和爸爸先忍着,不要再激化矛盾,还有以后不许打我爸爸,不然我不会原谅你。”
“是。”
第二章
到了星期三,钟馨去法院取了判决书。果然不出所料,法院判决俩人离婚,儿子由钟馨抚养,房子归林之川,钟馨和儿子可以住到找到自己的房子为止,林之川每月付儿子四拾元生活费,家具平分,林之川一次性补偿三千元。
钟馨不知道是怎么走出法院大门的,像个机器人似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的双脚发软,心里感到一阵悲凉。过去她曾经和朋友们谈到过:
‘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中年丧夫、离异。’看到身边的朋友们也有离异的,她总是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走这一步。没有想到,今天,自己也成离异大军的一员了,这真是天大的讽刺,也就是说,自己的人生失败了。
怎么办?商场工作很忙,收入很低,没有房子。虽然暂时可以住原来的房子,但只是暂时的,再说住原来的房子,就一次次看到林之川带着女人回来,在眼皮底下谈情说爱,这只会更伤心难过,伤害也更深。
不住那里又能怎么办?单位没有房子,当初调来兴南市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有今天。再说刚到新单位,同事们会怎样看?怎么开口跟儿子说?儿子会有什么反应?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钟馨的心头……走着走着,远远地看到家了。
房子是由旧式办公楼改建成宿舍楼,楼房里有一条走廊,房子被分成东西两边,在西边的房子后边又打通了窗户,加建起了厨房和卫生间。每家每户都分到一套东西间的房子,东间是主卧室,西间既是卧室又是吃饭的地方。原来钟馨和林之川住在东间,由于林之川闹离婚,他早把钟馨的用品搬到西间去了,他自己一个人占用东间。钟馨和儿子住在狭小的西间里,不过还好,西间的房子位置虽然不好,却有厨房和卫生间。
进到家里,母亲已经在里边等着她了,钟馨的母亲身材矮小,一张典型壮族人的脸庞,精明的眼睛,鼻子扁平,一双箭眉,梳着一头短发。此时,母亲的眼睛没有往日的光彩,显得暗淡无光。一看到母亲的身影,钟馨就心跳得厉害,一种羞愧的心情让她扭过头去不敢看母亲。
母亲坐在靠门边的矮凳子上,若有所思,一见钟馨走进来,第一句话就问:“乐乐判给谁了?”
“给我了。”钟馨放下拎包,背转过身子,她低头看着地面,畏怯地。
母亲松了口气,双手捂住胸口:“那就好,谢天谢地,我最担心的就是乐乐被判给他了。”
钟馨面无表情地看了母亲一眼,心里有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她默默坐在床沿上,伸手扯过堆放在床铺上的衣服,机械地叠着。
“乐乐我们一定要带着,你要保证,你一定要好好抚养乐乐。”母亲凑近钟馨,异常严肃说。“过去你爸爸被下放干校,我呢,又放下农场,你哥哥一个人在学校,这么艰难困苦,我们都挺过来了,这次你一定要挺过去,那种抛弃孩子只顾自己的坏毛病不能出现在我们家,永远不能,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你就要好好抚养乐乐,我也会帮你一把的。可你一定要保证。”
“知道!我会好好抚养乐乐的。”
“唉!我早就跟你讲过,夫妻之间要相互忍让点,不要动不动就闹离婚,为你这事,我几天几夜睡不着,乐乐以后就惨呕。”几天不见,母亲头上的白发似乎多了许多。
“是。”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让你嫂子更看不起我们了,我和你嫂子这几天又吵架了。”母亲背靠在门框上,眼睛望着远方的天际,似乎想从哪里找到什么答案似的。
“为什么?”钟馨此时的声音是这样的软弱无力。
“还不是因为你爸爸!昨天他又拉屎在床上,让我累得。”母亲说。“这些天他的肚子胀了许多,便秘很严重,其实他自己也很难受。这么多年来这么地照顾他,我实在是太累了,昨天,我又打了他。’
钟馨心里像堵上一块大石头,声音沙哑说:“打他干什么?他自己也不愿意得这种病。”
母亲已经极其疲惫、愤怒和绝望。无于言状的痛苦充斥了她的胸膛,哀叹着:“你以为我好受啊?我比谁都更难受。”
钟馨把耷拉到额头的一缕头发往耳后一抿,小心说:“爸爸虽然糊涂了,可心里还是清醒的,你样对待我爸爸,他该有多难受。”
母亲委屈地摊开两只手:“可是,每天都这样子?唉,我是铁人啊?我再怎么样也有生气发火的时候啊。”
钟馨失神地望着母亲,她知道母亲正是最痛苦的时候,她需要自己的安慰。可钟馨自己也是悲苦万分啊。
她只能尽量安慰母亲:“医生不是说了嘛,我爸爸这种病是慢性病,年纪越大越严重,很难治愈的。”
“那…以后天天都要我来伺候?”想到未来的艰难,母亲感到恐怖,声音充满诉苦求助的苍凉。
母亲绝望的哀泣让钟馨一阵阵颤抖,她抬头看了母亲一眼,又看了一眼。此时母亲显得格外衰老,她的眼里已经没有泪水了,象一个惊惶失措的孩子,仿佛世界末日就在眼前。
钟馨笨拙地安慰母亲:“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只能接受现实,你回去还是尽量好好照顾爸爸”。
“是啊,我是想好好地照顾他,可你爸爸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天天给他喂食,你爸爸已经没有了牙齿,我天天都要给他做软食。除了我要给你哥他们做饭以外,这就等于我每顿饭都要做两份。”
“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你以为光是你爸爸的问题啊?我现在在你哥哥家里是怎么过的你知道吗?”
“怎么了?”
“你知道你嫂子是怎么看我们的吗?她一直看不起我们,整天不和我说一句话,还经常摔东西,我煮好了饭,她也不吃,嫌我们脏,其实,你父亲整天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也很累,我只能拿你爸爸出气。”
这些日子钟馨被离婚折磨得忘记了一切,母亲的话让她猛然醒悟,是啊,父母亲的处境已十万火急,艰困交加的悲惨地步!可她能说什么呢?只能幽幽说:“只怪当初哥哥选错了人。”
“唉,没想到她会这样,你哥哥和她吵过很多次,一点没有好转,我现在愁得头发都白了。”
“发愁也不能解决问题啊。”
“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当初她主动上门来,你哥哥叫我不要理她,看她每次来我们家,都主动帮我做家务活,还跟你爸爸弹琴唱歌,又一次次地写信给你哥哥,还写信给我们让我们帮忙去劝说你哥哥,当时彩凤还说我:‘莲莲,你如果真娶了杨柳的女儿做儿媳妇,会有你好看的。’我还不以为然,认为不会怎么样。”母亲的思绪回到了过去,好像看到嫂子当初追求哥哥的那个情景。
钟馨说:“哼!你看她的父亲当大官吧?还有人家主动帮你做点家务活你就认她是你理想中的儿媳妇了,你真是太天真了。”
“唉,我不是光为这些,你爸爸被送到干校劳动改造后,你也知道我们当时的情形,我担心你哥哥找不到对象哩。”
“哼,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你没有主心骨,像我哥那么英俊,人又善良聪明开朗,过去有多少漂亮的女孩子喜欢我的哥哥?”
“是啊,过去那个长得很漂亮的父亲是中医的那个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忘记了,她多喜欢你哥哥啊?当初应该让你哥哥和她结婚才对。”母亲沉浸在已经过去的往事中,似乎从中能得到些许安慰。
母亲说的这个人是哥哥高中的同班同学,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祖上世代都以中医为业,她不仅漂亮、还知书达理,在众人眼里是个贤慧的好女子。当年,她和许多女孩一样,被英俊开朗、富有爱心的哥哥深深吸引了。如果不是现在这个嫂子从中作梗、使用非常规手段的话,她应该顺理成章成为钟馨的嫂子的。
“就因为你,哥哥才选择现在这个长得既丑陋,心地又如此恶毒的女人,这下你满意了吧?”
母亲不吭声。
钟馨瞥了母亲一眼:“就凭她长得五短身材,一嘴的龅牙,心地如此恶毒,你还敢让她做你的儿媳妇?”
钟馨的嫂子是审计署的干部,其父亲出生在一个小农家庭,小时候读过几年书,早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游击队,打过几年的游击,解放后也就顺理成章进入革命队伍。解放初期,象他这样略有文墨的人很稀罕,所以他颇受上级的器重,加上他精于谋略,会玩心术,很快,官运亨通。一直爬到县一级的领导位置上。嫂子的母亲则是有钱人家的女儿,其家庭成份是富农,从小就能进学校学习,她长得矮而胖,大脸盘,两颗暴牙、矮鼻梁。这夫妇俩一共生育了四个孩子,几个孩子没有一个继承父亲高大英俊的体格,却把母亲的缺点一个不差地继承下来了。
文革前嫂子的父亲和钟馨的父亲一样都是商业系统的高级干部,所以两家同住在商业局的院子里,嫂子与哥哥是同班同学,嫂子的妹妹与钟馨还是小学同学呢。在钟馨看来,嫂子作为长女继承了其母狡诈、诡计多端、爱算计、利欲熏心等基因。凡事都先为自己考虑,从不肯吃一点亏。
当年为了与哥哥结婚,她利用父亲的权利,全然不顾自己是铁路学校毕业,不具备会计资格的事实,不择手段地调到政府部门担任会计员,然后又一步步爬到地委审计署干部的位置。可一结婚,她那自私自利的本性便暴露无遗了。
“唉,你就怪我吧,你的婚姻也是我造成的,你与当初的男朋友也是被我拆散的,唉,这都怪我。”
钟馨一怔,干嘛提这些陈年旧事,母亲真的忏悔了吗?此时母亲是真诚的,她正在为当初的举动深深忏悔哩。可是,对这件事,钟馨一直有着非常痛苦耻辱的感受,那是她年轻不懂事时的一个疯狂举动,她不知后悔有多深了。这么多年来,她费了很大精力才把它埋藏在心底,她不想回忆它,也不愿别人提起。她急急地打断母亲的话:“人家做母亲的,都像个妈妈的样子,你看你,你有妈妈的样子吗?家里大事小事你都要管。现在我父亲病得这样了,又动不动打他。”
“其实打你爸爸之后我也是心疼得不得了。”
钟馨不理会母亲自顾自地说下去:“你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什么事情都想控制,什么事情都要插手,你一直控制我爸爸,也一直想控制我,你知不知道?我很反感哩”。
“这能怪我吗?我没读过书,从小跟你外公下地干活,卖了青菜得点钱都拿去给几个弟弟妹妹读书,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连和你爸爸结婚时,穿的衣服都是你爸爸买的。”
钟馨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带有院子的砖瓦房里,听说,当时家里有十几亩地、几头牛。在村里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母亲的下面还有五个弟弟一个妹妹,作为家里的长女,母亲从小就挑起了家里重担,为了给弟弟们读书,她与父亲,也就是钟馨的外公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割稻,放牛,钟馨的外婆有着很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所以,母亲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是外公怜惜她,时不时偷偷塞点钱给母亲,让她买点想吃的东西。她的几个弟弟妹妹人人都能上学念书,就她自己连学校的门没摸着。当年遇到父亲时,她被英俊帅气的父亲吸引,不顾父亲比她大二十好几的事实,也不顾旁人的讥笑,一门心思与父亲结婚了。土改时,村里一些与外公有过结的人,想趁机报复外公,谋划把母亲家划为富农成份,经过据理力争,最终,土改工作队判定母亲的家为富裕中农,家里的土地和耕牛都被瓜分了。
土改工作队刚离开村子,就遇到上级组织的兴修水渠的热潮,而水渠要从外公家的房子中间穿过。外公虽然极力游说规划人员,让他们修改设计图,可最终无济于事。也正因为如此,外公忧虑成疾,早早撒手归天了。外公去世后,水渠如期开工,房子由此被劈开两半,家里的景况也一落千丈,外婆和几个舅舅小姨不得不离开家乡,举家来到城里,不管吃住都依仗父亲。父亲责无旁贷承担起照顾全家人的责任和义务,他不仅供母亲的几个弟妹继续读书,还替他们把户口迁到城里,并想方设法给几个舅舅找工作。只是大舅为了守住老家残余的祖基地,擅自跑回去,并且加入了生产队,最后又加入了人民公社;二舅则在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跑到新疆,参加了产生建设兵团;四舅参加了地质勘察队,他走遍我区的山山水水,勘察地下的宝藏;三舅、五舅带着小姨和外婆来到位于中越边境线上的锰矿,三舅当上了中学教师,五舅则和工人们上山挖矿,后来又到机修部工作。在众多的舅舅中,钟馨最喜欢五舅。五舅以他的善良、率真、勤奋得到了工人们的赞赏。他曾经继续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此是后话。
有人说,母亲牺牲自己换来娘家人的平安。可在钟馨看来,父亲对母亲娘家人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你关心过我吗?当初如果把爸爸的工资拿出来供我去学习的话,我今天也不会是这个样子。”钟馨本不想在此时此刻说些如此尖酸刻薄的话,但她对过去那苦难的童年和本来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由于母亲的过错而失去的往事,让她忍无可忍地诉说心中的不满。
母亲痛苦异常地挣扎:“那我呢?你的外婆从来不关心我,难道我也要像你那样去向你的外婆抱怨吗?”
钟馨没理睬母亲,她只顾按自己的想法,近乎歇斯底里地喊:“爸爸每个月的工资比别人高出两到三倍还不止,我只有我哥哥一个兄长。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富裕阶层,可你看看,我们过去过的是什么日子?你说啊。”
母亲突然一愣,心虚地缄默了。
钟馨并非为穿几件新衣服而耿耿于怀。她是埋怨母亲只顾自家兄弟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教育。要不然,如果钟馨的文学及音乐天赋得到及时开发的话,那今天的钟馨应该拥有另一番人生。
“在高中的时候,我到农村办分校,你是怎样对我的?那时候我正在长身体,我在农村天天饿肚子、半饥半饱、饥肠辘辘,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我想烙几个饼带回去,你不仅不关心我,还把面粉抢了去,骂我糟塌粮食,你当时那个凶神恶煞的样子我还清清楚楚记得呐。”
“唉,都怪我,我自己也很后悔。”
“现在大舅对你怎样?”钟馨突然意识到再生气也改变不了什么,只好低下声音。“哼,你又为什么发誓永远不再去理他们呢?”
回忆不愉快的往事是痛苦的,母亲却从中找到了解脱的理由:“那年八月十五我回去看望他们,带的礼品少了点,你舅母就把我带去的月饼当着众多乡亲的面给扔了出来,她的女儿还在一旁拍着手,跳着脚大声叫好。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难过?我气愤得说不出话来了。”
钟馨愤愤说:“这叫做自作自受,是你自找的。”
母亲幽幽说:“谁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过去我总是说在你的几个舅舅中,只有你的大舅舅在农村,他有四个女儿,生活艰苦,所以我总是对他格外照顾。就是因为你爸爸离休后,为了买房子,我们借了点债,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资助他们了,他们就翻脸不认人,唉。”
“你的朋友是怎么劝你的?劝你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兄弟,他们见你有油水可捞才叫你姐姐长姐姐短,有朝一日,等你有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把你一脚踢开。你还不信,说什么我的兄弟姐妹不是这种人。现在后悔?哼,晚啦。”
母亲茫然地看着窗外:“现在怎么办?错已经错了。”
钟馨气冲冲说:“怎么办?已经铸成大错了还能怎么办?现在我们是自作自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母亲:“这……我真不甘心。”
“不甘心又能怎样?婚姻不是衣服,不如意可以随时扔掉,不是还有明东吗?就说嫂子,你明明知道,你跟她吵她也不会善罢甘休,她会因为你跟她吵架后就改变吗?不会的。”
母亲:“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么老了还得看她的脸色,她真是太恶毒了,一点不知道反省。”
“反省?她的本质就是这样。过去为了能做你的儿媳妇,她装模作样讨你喜欢,现在她的面目已经暴露啦。”
母亲心有余悸说:“哎呀,她一点也不知道害怕,她瞪着眼睛的样子就好像是要吃人。”
“哥哥夹在中间多难受?他想做孝子,但又管不住老婆。怎么办?哥哥上班有多累你知道吗?”说到这里,钟馨的心也不禁隐隐作痛。
“唉,一想到你哥哥,我也很心痛,他最近吃睡不好。”想到自己儿子最近的情形,母亲心疼地。
钟馨喊:“是你的决策失误,哥哥该怎么办?你难道叫他们离婚不成?”
母亲小声说:“你哥哥想让我们到你这里来住,可现在你和林之川闹成这样,我和你爸爸怎么办?”
钟馨:“我这里你们来不了,你和爸爸先忍着,不要再激化矛盾,还有以后不许打我爸爸,不然我不会原谅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