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同上场。
【地点 日本京都,吉田山麓,王国维家。
【人物
王国维 三十九岁。从戏曲史转向经史和古文字学。他与罗振玉一家相邻而居,协助罗氏整理大云书库藏书,尽窥其所藏彝器及其他石器物拓本,并与日本学者交流。除与罗氏合著《流沙坠简》外,完成了《殷虚书契》(一二卷)释文,并作了前后序。诗成《壬癸集》一卷。
青木正儿 二十九岁。号迷阳,日本山口下关人。文学博士,后为国立山口大学教授。其《中国近世戏曲史》是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后的又一著述。至青木,中国古代戏曲史全部完成。
王潜明 十八岁。王国维长子。一面协助父亲校勘《流沙坠简》,一面补习功课和学习日语。
钱妈 六十三岁。王国维家女佣人,是随王家自海宁同往日本的。此时,潘氏已被王国维送回海宁等待生育,家务主要靠她。
日本警署警察等,若干人。
【幕启 王国维正伏案校订《流沙坠简》。
王国维 (他从来都毫无疲倦地,却常常把笔置于砚台上,自言自语)不要说叔言公,即便是我,自海宁归来,也差不多键门一个月了。不约而同啊!
(唱)
古简文字最是难以释出,
上承小篆下接汉章草书。
边征匆促之书且多伪略,
断烂之余无法求其述读。
木简大都如此纸帛尤甚,
加之影印图版多处模糊。
我分工编中卷基本定稿,
先生他前后卷业已出炉。
他辩证内地传小学术数,
我考释边关出防务文牍。
那大汉江山四百年虽损,
亦能看出不僵虫之百足。
黄历谱算术书苍颉急就,
兽医方相马经阴阳占图。
烽燧台记事簿日常有礼,
仓廪供戍役服起居尤殊。
正史上无此记可为互补,
地下里有文物才算相符。
我与叔言公,自那英人斯坦因所盗掘、法人沙畹所偷印之书一千九百九十一片中,选取五百八十八片,连缀、分类、考释,编撰为三卷。一卷为小学术数方技书,一卷为屯戍丛残,一卷为简牍遗文。草成此书之时,叔言公他便脱口“流沙”,我即接龙“坠简”,两掌一击,就叫《流沙坠简》了。叔言公倡言,等有一日天下大治,定要开设一门课程——简帛学啊!
【王潜明手持一包两百元的钱和两封信,上。
王潜明 父亲。
王国维 潜明。没上学么?
王潜明 今天是上浣日。
王国维 哦,上浣日。
王潜明 (递上信)外祖海宁来信,说小弟弟生了。
王国维 (接信)母子平安?
王潜明 平安,平安。
王国维 代我回封信,潜明。
王潜明 嗯嗯。青木先生到了。
王国维 哦,稍等下。
王潜明 (把钱放案上)这是孝纯送来的,二百元。
王国维 已经兑换好了的,就都交给钱奶奶。
王潜明 (又递上一信)都兑换好了。叔言公还有信。
王国维 (未接信,习惯地)看念。
王潜明 上甲为合文,另见二一四、四二二两卜辞。
王国维 停。
王潜明 父亲,那《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就可以定稿了。
王国维 定稿,可以。
【王国维疾速地在案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草稿上,补上“上甲”二字,然后把全稿交给潜明。
王国维 (急急地)把这个给叔言公,请他审订。说我译出,转内藤先生他们学报的。
王潜明 (接过草稿)明白。
【幕后音: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使《史记·殷本纪》和《帝王世系》等书所传的殷王世统得到了物证,并且改变了他们的讹传。”
王国维 (随手掣出一条幅,递过)潜明,告诉叔言公《殷墟书契》序言,我已经写完,还给他写了祝寿的诗。
王潜明 (接过条幅)嗯嗯,六十大寿。
(唱)
不关意气尚青春,
风雨相看各怆神。
南沈北柯俱老病,
先生华发鬓边新。
王国维 你谢谢孝纯。总是麻烦她跑来跑去的。你送她,跟她一起回家。来年就把你们的事情给办了。
王潜明 那,来年要回国么?
王国维 哈同正在征集仓颉画像,计划在上海创办仓圣明智大学。
王潜明 哈同?那位犹太人,为中山先生授予“四穗勋章”的?
王国维 是。他们有意请我回去。
王潜明 北京大学不是也请么?
王国维 上海毕竟离北京远一些。
王潜明 嗯嗯。不往北京,事情也会少一些;不过,抗父叔来信说,北京形势已经完全平复了。
王国维 我已经答应上海他们了。我小憩时已在备《经学概论讲义》的课了。
王潜明 那就只能够这样了。
王国维 这里发文章出版实在不便,不做学问,还有什么生计?
王潜明 父亲,是的。做学问还是在国内——上午来查户口了。
王国维 (递过一张字条)哦,我知道了。我马上要做《流沙坠简》的序言。你,顺便往叔言公藏书楼,查阅以下这些书目。
王潜明 (接纸条,读,确认地)法显《佛国记》,唐书《沙州图经》《地理志》,晋书《凉武昭王传》,续汉书《郡国志》《括地志》。还要别的么?
王国维 不要。叔言公藏书楼要是没有,还得叫你福成哥哥去一趟京都大学,他的书,有一部分还藏在那里。
王潜明 父亲,是要查证《流沙坠简》的出土地点?
王国维 不!我要申明《流沙坠简》的出土地点!是申明。
王潜明 上次不是查过了么?在北纬四十度,东经九十三度十分至于九十五度二十分之间。据英国固林威志经度。
王国维 但我现在,是急需要得到古史的确证!
王潜明 父亲,那初步确定,古简所出具体地点,大约有几处?
王国维 为什么要问这个,潜明?
王潜明 我是想,如果找不到这些书,或许还可以帮你找一些别的相关史籍替代。
王国维 也好,这样就省着往返跑路了。你拿卡片记一下。
王潜明 好。
王国维 古简所出不外乎三地:
王潜明 (记录着)这一?
王国维 敦煌迤北之长城。
王潜明 这二?
王国维 罗布淖尔北之古城。
王潜明 这三?
王国维 和田东北之尼雅城。
王潜明 (装好卡片,很清楚地)父亲,我知道了,马上。
王国维 我好像很忙。不过,你现在还是就请青木先生过来,他好久以前就送过名片来,他在翻译我的《曲录》,这个我必须见他。把《宋元戏曲史》抽出一册。
【王潜明熟练地,自书橱上抽出一册《宋元戏曲史》,放在案上,他显然是为他父亲王国维做了很久的助手了。下。
【王国维在一面统读《流沙坠简》,一面等着青木正儿。
【王潜明与罗孝纯,并排走过前场的舞台,远处是京都公交车站,还有岛国的海岸线建筑,完全的异域风情。他们风发而压抑的剪影。
王国维 (冷却下来,自省地)其实,静下心来想,这琵琶湖畔,山城国里,京都吉田山麓,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唱)
海外雄都领百城,
周家洛邑宋西京。
龙门伊阙争奇秀,
昭德春明有典刑。
闾里尚存唐旧俗,
桥门仍习汉遗经。
故人不乏晁衡在,
四海相看仍陌生。
【青木正儿提着一盒礼品,一把伞,上。王国维接了礼品,让座沏茶,把茶递与青木。青木把伞置于门口的竹筐里。
王国维 (很客气地)青木先生,山口的天气好么?
青木正儿 (真诚而礼貌地)好。静安先生。山口的天气好,不过,我还是带了伞。这个季节总是多雨的。
【王国维把香烟拿出,递与青木。
王国维 (递烟时,他恢复了他一向的高屋建瓴)古人之病,在饮酒和田猎。
青木正儿 (挥手婉拒,恭敬地)今人之病,在鸦片和赌博。
【王国维和青木两人不约而同会心地笑了。他们先前都是不苟言笑的。
青木正儿 (回味地)先生大作《去毒篇》,想想,读来已近十年,先生忧国忧族之志,至今难忘。
王国维 (抽烟,很轻松地)哦。这烟,虽不是鸦片,也是今人之一病。抽上,就戒不掉。
青木正儿 (很随和地)我父母都抽烟,还抽过水烟。
王国维 一晃到京都快五年了,烟抽得更作势了。
青木正儿 (转入正题地)先生来京都这五年,把汉学馆都给活跃了。可,京都比不上北京,更比不上江南,让先生吃苦了。
王国维 (把烟置于烟灰缸里,不抽了。叹惋地)嗨,癸丑一千五百六十年纪念那时,京都大学,还为我和叔言公举行了一场“兰亭诗会”。
(唱)
一朝茧纸閟幽宅,
人间从此无真迹。
后来并失唐人摹,
近世仍传宋时石。
此邦士夫多好事,
古今名拓争罗致。
我来所见皆瑰奇,
二十八行三百字。
青木正儿 (作为汉学者,他感激地)是啊,静安先生,从那以后,我的书法也开始有了长进。
(唱)
昔人论书以势名,
古文篆隶各异型。
千年四体相嬗代,
唯尽其势体乃成。
王国维 (想到飘零异国他乡,他又悲壮了,并自恋地)青木兄!我也是属牛的啊!
(唱)
我论书法重感喟,
感激此地开高会。
文物千秋有废兴,
江河万古仍滂沛。
君不见、兰亭曲水埋荒烟,
当年人物不复还。
野人牵牛亭下过,
但道今是牛儿年。
还要感激——那一年,汉学界对我和叔言公的厚爱。
青木正儿 (虔敬地)古语有言,若能“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不亦快哉!静安先生,这些都是应该的。要不是随叔言先生来,像你这样的大学者,请也请不到的。日后到北京、上海也是一样的会麻烦先生。
王国维 (很客气,但毫无掩饰地)我回国后的时间会更紧,我总感觉我的时间已经无多!
青木正儿 (递过一译文,讨教地)静安先生,为译好《曲录》,我尝试翻译了先生的《颐和园词》。
王国维 (接过译文。到这时候,谈到他的高文,他总是旁若无人,眉飞色舞并十分自傲起来)这是我满意的一首七古。我喜欢你把这个介绍给日本的朋友。等我做完《流沙坠简》,我会写信给你逐条答复。
青木正儿 (赞赏地)谢谢先生,我会努力的。
王国维 (回味地)诗成后,多亏叔言先生见而激赏,并为手录影印。
青木正儿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啊!
(唱)
宗社几兴亡,国家多危难;
俯仰以低徊,往怀而今感。
风骨实俊爽,采华尤绚烂;
长篇之巨制,近世所罕见。
王国维 (坚信地)此诗虽不敢与白居易《长恨歌》相比,但也可直步吴伟业之《圆圆曲》。
青木正儿 (被感动起来,不假思索地)这《颐和园词》,三百年后,可与《连昌宫词》争辉!
王国维 (突然,又沉郁起来)三百年?也可以这么说吧。不过,诗总是给后人读的。
【文人式的寒暄,学者间的相知,往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许多宝贵的时光。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两个人,立刻就又转入了正题。王国维把案上的《宋元戏曲史》给青木。
王国维 (真挚地)这本书,原打算寄上,劳动你跑路了。
青木正儿 (接书看。自持地)谢谢先生。还要告诉先生,我已到山口大学汉学馆读博士了。
王国维 还是中国戏曲专业?
青木正儿 (拿出一本笔记本,递过)是的,先生。我一生都要做这个的。我不想弄一篇论文就将就着毕业。这是我《曲录》序言的译文。
王国维 (接过来,下意识地)序言二,没能译出?
青木正儿 嗯嗯。是的,先生。译出是译出了,看因为是骈文……
【青木把《曲录》序言二的译文,不好意思地从口袋里拿出交给王国维。
王国维 (直接地)译得很吃力?
【王国维很快地把《曲录》序言二的译文改好。交给青木。
王国维 青木君,这《曲录》——我是曾经用过一点力量的。
(唱)
为书六卷,为目三千有奇。
亦欲作搜讨之助,
非徒为考镜之资。
补三朝之志,所不敢言;
成一家之书,请俟异日。
青木正儿 (恳求地)真是可惜。先生你为什么不再研究中国戏曲史?
王国维 (果断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宋元戏曲是活文学,明清戏曲是死文学。
青木正儿 (赞扬地)很钦佩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先生所到领域,几乎都是后无来者的。
王国维 (比较坚信地)我只是“凿空”,露出一点光亮而已。
青木正儿 汉学馆的中国戏曲史研究很薄弱,先生。不过,为改变此种状况,我还是要坚持把先生之后的《明清戏曲考》写完。
王国维 不称《明清戏剧考》,称《中国近世戏曲史》。
青木正儿 好,先生。
王国维 (不好意思地)京都大学所藏的那些书,都是叔言公的。我的书,还在北京,在学部,我的同学抗父樊兄炳清那里。
青木正儿 那麻烦先生了。
王国维 我给你开一个书目,你可直接寄他,他会把书寄你。至于你要的日译摘要?——他的身体不适。我看看,如年底回乡扫墓,此间我是可以译出的。你把山口的通讯地址给我。
青木正儿 (递上地址)先生,我到上海、北京,会拜访——打扰的。
【幕后音:在王国维回上海不久,青木也再次来到了中国。在王国维离世三年的时候,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成书。
【日本地方警察署,管理外国人户籍的警察甲乙丙丁,横眉竖目,上。
【王国维愣住。青木出示自己的证件,与警察对话。说明王国维是大清国访学暂住的学者。警察扫视王国维居室。
青木正儿 (转告地)先生,要查验人口,办理暂住。
【警察按照程序,对王国维进行安检、拍照,并进行训诫。继而,入另室,对王国维其他的家人,进行安检、拍照和训诫。下。
王国维 (无奈地)已经来查验过了。
青木正儿 (和缓地)警方说,你家人口上报,名实不副。
王国维 (解释地)现在是,只有我与三个孩子,加一个用人,内子带着长女回海宁了。
青木正儿 先生,这里外国人口多,管理很严,常常有被带走审讯和驱逐出境的。你如果觉得山口可住,我接你过去。
王国维 (慨叹地)世上,到底已经没有了桃源。
【王潜明自罗家回,上。
王潜明 父亲,这是叔言公的信。高明和贞明被吓着,都发了高烧了。我和钱奶奶要带他们去卫生所。
王国维 潜明,你帮我处理一下信件,把窗户关上,下午有雨。我和钱奶奶去卫生所。我的日语好。
【砰砰敲门声。警察甲乙,复上。
警察甲 (出示问询证,并向青木打招呼,官方口吻地)王国维!
王国维 (凝视着)怎么……
警察乙 请跟我们走一趟。
青木正儿 去哪里?
警察甲 去警署,核验户籍!
【青木把伞给王国维,并急忙随王国维和警察甲乙,一起下。
王潜明 (向王国维,声音低沉但有力,以使父亲放心)我和钱奶奶,还有孝纯,带着高明和贞明去卫生所,父亲!
【背景的天幕上:王潜明背着贞明,罗孝纯带着高明,钱妈在后,一行步履匆促,过场。
【转场。
【海宁盐官。钱塘江岸,春暖花开。潘氏携长女东明,上。信客亦上,信客把信交给潘氏。
信客 夫人!先生信——
潘氏 (接信)日本京都来的?
信客 日本京都来的。
【信客下。
潘氏 谢多,多谢!慢走慢走。
东明 娘。爹爹,爹爹什么时候回海宁?
潘氏 想爹爹了?很快,就要回国了。
【幕后歌声:
垂柳里,兰舟当日曾系。
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
怪渠道着我侬心,一般思妇游子。
昨宵梦,分明记,几回飞度烟水。
西风吹断,伴灯花、摇摇欲坠。
宵深待到凤凰山,声声啼催起。
锦书宛在怀袖底。
人迢迢、紫塞千里。
……
【幕后音:王国维在日本五年,完成了他的对中国古史、西北古地理和古文字研究的工作,于一九一六年春寒料峭之时,与罗振玉一家分别,登上九州开往上海的邮轮,回到了他的祖国。在上海七年,他一面教学,一面为友人整理藏书,他的《观堂集林》同时问世。
【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