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很高兴,看着又白又嫩的小婴儿,心里激动的不行,二顺之前早早的托来娣在城里买了一些产妇需要的高级红糖、营养品之类的送给了大顺。李秦氏两口子也高兴,虽然用李秦氏的话说是个“丫头片子”,但是手里紧紧抱着孩子,笑意盈盈。张梅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都说女人生孩子,鬼门关走一遭,当看到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个小肉球,她无比珍惜,这个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又需要自己去保护的小人儿,怎么样才能慢慢长大?自己出生的时候母亲是怎么样的感觉,想着想着又潸然泪下。
李秦氏看到,赶忙安慰:“闺女,受苦了哈,是不是哪里还不舒服,告诉娘,我找大夫。”
“没事,娘,要不窗户开一点吧,屋里有点闷。”
“那不行啊,坐月子不能着了风,要不后面自己受罪,听我的哈,忍着点,眼看天也转凉了,更不能见风,快把鸡蛋吃了,小米粥一会就好了。”
“嗯,好,听你的,娘。”
张梅和李秦氏你一句我一句的在干净的小屋里闲聊着。
“娘,孩子的名字咋弄?”
“这个,大顺说啥了么,我和你爹没意见,头胎,又是个女孩,没讲究。”李秦氏突然间意识到话有点不对,转口说:“我的意思是还是你们自己两口子定吧。”
大顺整个人开朗了许多,每天帮着洗尿布,端茶送饭,村头的活让二顺帮衬着,自己的工夫也松快了些。
“大顺,名字咱起个什么好呢?”张梅问。
“我也没啥想法,你觉得呢?”大顺说。
张梅听到回答,没好气的抬头白了他一眼。“你是不是嫌乎是个闺女,连名都懒得想了,你自己回村头院里去吧,我和闺女在这边不用你管。”
“要不我问问二顺,他比我懂得多,兴许有个好主意。”
“你是爹还是他是爹啊,除了弄那几个破机器,你还能干啥?”张梅哭腔着说。
大顺这才意识到张梅真的生气了。
“嗐,生啥气啊,又不是个大事,咱闺女你说了算不就行了,你起一个吧。”大顺别说边凑上去搂了搂张梅。张梅缓和了一下说:
“唉,说来说去就是嫌乎是个丫头片子吧,算了,眼下秋风起了,就叫北秋吧。”
“北秋?为啥是北啊,不好不好。要是这样的话,就叫小秋吧,好叫又好听。”
“小秋?也行。”
张梅一心一意的看着小秋,小秋会翻身了,小秋会学步走了,小秋慢慢长大了……
“来,秋,看二叔带来的好东西”二顺提着一个洋气的布娃娃在逗孩子。
“今天又有空了,厂子找好了吗?”张梅问。
“没呢,不着急,帮我哥这一年多,厂子也不好找,里五说不想在县城呆了,去城南市去看看,这边工资也低,没意思。”二顺答。
“那挺远啊,不过来娣那天来玩,还说你去哪她去哪。”张梅低声说。
“别听她瞎咧咧,我去哪管她啥事?”
“嗯,我看来娣也不错,对你也上心,不考虑考虑么?”
“她?拉倒吧。”二顺气呼呼的回了一句。
两人无话。
就像计划中的那样,张里五和二顺确实一起去了城南市,两个人初来乍到也没什么手艺,直接投奔了张里五的大姐夫刘志强。早些年张里五的大姐和大姐夫在工地上干泥瓦工,后来倒腾建筑材料,慢慢有了些积蓄,也站稳了脚跟。
刘姐夫让二顺先在工地上搬水泥,让张里五负责来回运车,每天二顺都是一身脏乎乎的水泥粉子,张里五倒是有些许清闲,忙的时候出车,没事的时候就在工地找个地呆着。一个阴雨天,两人在屋里闲聊。
“里五,来了也有俩月了,你发了多少?”
“二顺,这可是我姐的买卖,给我多少都行啊,你呢?”
“按照之前说的,刘姐夫都按时给了,但是你也知道这个活太累了,也没啥奔头,你看你有个开车的手艺比我强多了。”
“二顺你要是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前几天,我姐还给我说想找个吊车司机,现在会这个的人少,工资也高,你要不学学。”
“吊车?行啊,之前和我哥倒腾机器的时候也见过,哎,你帮我打听看看在哪学,多少钱,说干就干啊。”
“行,没问题,咱俩谁跟谁,哎,对了,来娣前两天寄了点东西,说是有空分给你点,要不要?”
“什么东西,你自己留着吧,我要干么?”
“行啊,你不要我就都自己当下酒菜了,美味的家乡卤猪头,还有秘方花生米……”张里五边拉着长声边阴阳怪气道:“你不要,我还不舍得呢。”
二顺没有搭话,想着学车这个事怎么弄。
要说里五也是个靠谱的,第二天就给大姐说了这个事,大姐很支持,告诉二顺,城南市就有学驾照的地方,这两年建筑工地越来越多,学驾照的也不少,不过能不能拿下来本子还要看个人的悟性和能力,之前工地的小伙也有去的,好几个月也没考下来。开车学习,二顺倒是不打怵,虽然说没有大哥大顺的手巧,学手艺倒是也快。
二顺预支了两个月工资,加上之前攒的一点,学费是够了,本来想着先回老家一趟,驾校时间紧,刘姐夫那边也离不开人,二顺白天抽出半天去学车,其他时间在工地上干着零活,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二顺离家也快有半年了。
驾驶证终于到手了,二顺欢喜的不行,想着要是有人在,分享这个心情就好了,随即给刘姐夫请了两天假,回家去了。
许久未见,张梅显得有些局促,领着小秋打了个招呼就回屋了,李秦氏看见儿子回来,喜上眉梢,忙着做好吃的,又忙着让张梅赶紧把大顺和老李头都寻回来。
农村机械化的普及,更让大顺忙的不可开交,本来是打算孩子稍微大一点,一块搬回自己的小院里,谁知道大顺一天忙到晚,结果一天晚上小秋发烧都没赶回来,为此,和张梅俩人弄了很长时间的别扭。李秦氏干脆把西屋加固了一些,又填了点家具,索性让俩人都在老院住,一来,二顺不在家,显得凄凉,二来帮忙照看孩子,张梅也里外忙活着,娘俩里头外头的活都能帮衬着。
大顺这会刚修完一台农用机,满手的油污,脏兮兮的,看见张梅来了,赶紧去洗洗干净。张梅皱了皱眉头,刺鼻的汽油味让她觉得恶心。
“二顺回来了,这会收拾收拾早点回去吃饭吧。”
“老二回来了,行,好,等我换个衣服,一块走。”
“你自己走吧,我还得回去看小秋。”
没等大顺出门,张梅自顾走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幸福中又有点生分,俩兄弟除了外面干活的事聊了几句就没话了,张梅忙活着给孩子喂饭,李秦氏端上最后一个菜,白菜烩丸子。
“尝尝味道怎么样,这么长时间不吃娘做的饭,想了吧,这是你最爱吃的,新买的肉馅,多吃点。”李秦氏边夹菜边对着二顺说,又给老李头使了个眼色。
“这次回来,呆几天?”老李头问二顺。
“就请了两天假,后天就回去了。”
“一天到晚瞎折腾,混日子,我看还是回来帮你哥吧,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我不回来,里五姐夫对我挺好的,再说了前段时间我刚学了驾照本,还没派上用场呢,我怎么混日子了?”二顺怼了一句。
“也不是说你混日子,主要是有个事,前两天,你李大娘过来了,说是给你做个媒,过完年你就三十二了,早该把这个事定下来了,正好今天回来了,先和对方见个面,看看行不行,其他的让你娘给你说。”老李头语气有所缓和。
“要说你李大娘做的媒,那肯定错不了,那家就这么一个闺女,她爹是瓦匠,前些年宝贝疙瘩的看着,岁数稍微大了点就是,过年二十九,不过咱也不小了,你看看村里你这个岁数的,孩子都打酱油了,你哥这边也完事了,你的事不能等了,前几年给你说,你都不看,今天这个必须去相看看,要不你还打算打光棍啊。”
李秦氏一口气说了许多。
二顺的心里是矛盾的,他悄悄瞄了一眼张梅,张梅很平静,全程都在看着孩子。
“嗯,行,见就见呗。”二顺嗡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