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昌言的头像

昌言

网站用户

剧本
202412/21
分享
《陈杰祥竹山传奇》连载

第一章 幼年蒙学

·时间:1809 年,寒冬腊月

·地点:竹山县得胜镇庙垭村,陈杰祥家中及李东山私塾

·画面:竹山县得胜镇庙垭村,被茫茫白雪覆盖,整个村庄宛如一座静谧的雪乡。陈家那座破旧的小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屋外寒风呼啸,似鬼哭狼嚎,冰冷的空气如尖锐的针,直直刺透破旧的窗纸。屋内,陈祖母紧裹棉衣,身形在昏暗的烛光下微微颤抖,她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沧桑,但眼神中却透着坚毅。看着年幼的陈杰祥,目光坚定地说道:“孙儿,咱虽家境贫寒,但不能没了学问,明日随我去拜李先生为师。” 陈杰祥穿着单薄的衣衫,小脸虽冻得通红,却透着一股子倔强,懂事地点头应下。

·画面切换: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祖孙俩便迎着凛冽的寒风,踏雪前行。茫茫白雪没过脚踝,每一步都艰难万分,陈杰祥小小的身影在雪地里显得有些吃力,但他始终紧紧跟着祖母,没有丝毫退缩。一路上,祖母不时叮嘱他见到先生要恭敬有礼,陈杰祥都一一牢记在心。终于,他们来到了李东山私塾。私塾的庭院静谧雅致,积雪压枝,宛如一幅水墨画,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严寒与喧嚣,与屋外仿若两个世界。

·场景描述:屋内,暖意融融,李东山先生端坐案前,目光温和又透着审视。看到陈杰祥祖孙进来,微微点头示意。一番寒暄后,李先生开始出题考较。陈杰祥站在堂中,毫不怯场,《三字经》背诵如流,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屋内。背完后,李先生又问他对诗词的理解,当谈及 “人之初,性本善” 时,他稚嫩的声音响起:“祖母常教我与人为善,邻里互助,就像大雪天咱们帮着隔壁阿伯家扫雪,阿伯感激的笑容让我觉得这便是善哩。” 李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面露喜色,当即收下陈杰祥,还赠予他一套笔墨纸砚,鼓励他好好学习。

·画面推进:自此,陈杰祥开启了他的求学之路。每日天还未亮,他便闻鸡起舞,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诵读经典。寒冬里,他的小手冻裂,一道道口子渗出血来,可他只是简单包扎一下,便继续捧着书本;夏日蚊虫肆虐,叮咬得他浑身是包,他却浑然不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从不言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学问日益精进。陈祖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晚,她都会用温水为陈杰祥热敷双手,轻轻涂抹药膏,默默支持着他。冬日里,她早早起床熬煮热粥,让陈杰祥暖身更暖心。在祖母的悉心照料和言传身教下,陈杰祥不仅在学业上进步飞速,那善良、坚韧、正直的品德也在心底深深扎根,厚植下 “义胆” 的种子,为他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村里的其他孩子有的嫉妒陈杰祥的聪慧和勤奋,时常在他上学路上捣乱,把他的书本扔到雪堆里,或者故意绊倒他。但陈杰祥从不与他们计较,还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忙。有一次,村里一个孩子掉进了冰窟窿,其他孩子吓得四散而逃,陈杰祥却毫不犹豫地冲过去,趴在冰面上,伸手将那孩子拉了上来,自己却险些掉进冰窟,幸好被赶来的大人及时救起。此事过后,那些曾经捣乱的孩子也对他心生敬佩,不再为难他,陈杰祥的 “义胆” 之名也在村里渐渐传开。

私塾里,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时常会布置大量的功课和背诵任务。有些学生不堪重负,心生抱怨,甚至偷偷偷懒。但陈杰祥总是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理解难题。有一回,李先生出了一道极为晦涩的诗词解析题,同学们都愁眉苦脸,毫无头绪。陈杰祥苦思冥想了一夜,终于找到了独特的解读角度。第二天,他在课堂上详细地讲解给同学们听,让大家豁然开朗,李先生也对他的聪慧和乐于助人赞不绝口,特意奖励他一本珍贵的古籍,鼓励他继续保持。

随着陈杰祥的名气越来越大,邻村的一位富户听闻了他的事迹,便想请他去家中给自家孩子当陪读。富户开出了丰厚的报酬,还承诺会给陈家许多好处。这对贫困的陈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但陈祖母却果断拒绝了。她告诉陈杰祥:“孙儿,咱们读书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明事理、长本事,将来能做个对百姓有用的人。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就忘了初心。” 陈杰祥深以为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求学之志,在学问和品德的修炼上愈发刻苦,立志要在这乱世之中,凭借自己的学识和 “义胆” 闯出一片天地,为家乡和百姓谋福祉,成为竹山之地人人敬仰的豪杰之士,让陈家的门楣因他而熠熠生辉,让祖母的教诲在他的人生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也让那片养育他的土地因他而骄傲。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