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昌言的头像

昌言

网站用户

剧本
202502/18
分享
《陈杰祥竹山传奇》连载

第一十九章 时代印记

·时间:当下,秋日午后

·地点:竹山博物馆

·画面: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竹山博物馆内。博物馆正在举办 “陈杰祥与竹山历史文化” 特展,入口处的大型海报上,陈杰祥的画像庄严肃穆,旁边写着 “义胆耀竹山,风范传千古”。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玻璃展柜,里面陈列着陈杰祥的手稿,泛黄的纸张上,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手稿旁是他的画像,画中的陈杰祥目光炯炯,透着坚毅与智慧。再旁边,是他当年用过的笔墨纸砚,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展厅中央,多媒体展示设备循环播放着陈杰祥的生平事迹,高清的画面和生动的解说,吸引着参观者驻足观看。一旁的触屏大屏上,展示着古籍中对陈杰祥的记载以及后人的研究成果,观众们轻轻滑动屏幕,仔细阅读着每一段文字,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展厅的另一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虚拟还原了当年陈杰祥禁拐的场景和文庙修筑现场。在禁拐场景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能看到陈杰祥带领众人解救被拐儿童的紧张与激烈;文庙修筑现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陈杰祥现场指挥的画面,让观众仿若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一群学生组队前来参观,他们都戴着讲解耳机,脸上充满了专注和好奇。一个女生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讲解中的重点内容,时不时抬头看向展品,眼中满是敬仰。旁边的男生则小声地和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感受,感慨先辈的伟大与无私。

·画面:展厅中专门设置的互动区域,摆放着按照文庙建筑工艺微缩复刻的榫卯模型。几个孩子围在模型旁,好奇地摆弄着那些精巧的木块,试着拼接组合。一个小男孩费力地将一块榫头对准卯眼,当成功拼接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兴奋地向小伙伴展示。其他孩子也纷纷效仿,在动手操作间,感悟着陈杰祥当年对文化传承一丝不苟的执着。

互动区的一旁是电子留言板,上面满是参观者的心声。一位本地的老者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地写下:“陈杰祥是竹山的脊梁,过去守护我们,现在激励我们。他的精神是我们竹山人的宝贵财富,永远不能忘记。” 不远处,一位外地游客用手机拍下留言板的内容后,在上面写道:“原来这片土地曾孕育如此热血正义、心怀大爱的人物,竹山的文化底蕴深厚得令人折服。这次参观,让我对竹山有了全新的认识。”

·画面:文创售卖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印有陈杰祥形象或其事迹简绘的书签、明信片、折扇等文创产品整齐地摆放着。一位年轻的女士挑选了几张明信片,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图案,对同伴说:“这些明信片太精美了,把陈杰祥的故事展现得很生动。我要寄给朋友们,让他们也了解竹山的英雄。” 另一位男士拿着一把折扇,轻轻扇动着,扇面上的陈杰祥画像随着扇子的开合若隐若现,他笑着说:“这折扇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文化内涵,很不错。” 人们带着这些纪念品离去,也将陈杰祥的故事散播到更远地方,让竹山精神搭上文化传播的便车,驶向四方,沉淀为这座城市独特且鲜活的时代印记,持续彰显着历史传承与现代交融的魅力,那一件件文创,仿若承载着陈杰祥故事的小船,驶向五湖四海,让更多人知晓竹山这片土地上曾绽放的正义与传承之花。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