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12
分享
《环青海湖骑行》连载

第八章 湖中鸟岛候鸟尽 风迎雨送载情归

 

湖中鸟岛候鸟尽  风迎雨送载情归


             (8)

 

东边日出西边雨,情绪飞扬逐日狂;

鸟岛前途盲肠路,风迎雨送载情归。

 

    9月27日8:20从海兴宾馆出发时才发现,昨晚这么偌大的一个宾馆才只住了三个人,除了笔者外还有一对自驾游的年轻夫妇了。我们在昨晚同住一个旅店,但由于在不同的时刻进店,相互间并未谋面,但今早出发却在向前方的同一个目的地鸟岛进发,只是我们的代步工具不同罢了。

 

     鸟岛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自然保护区、自然奇观——由海西皮、鹭鸶岛、海心山、三块石、孤插山等鸟屿与半岛组成,每年4月份一七月份份大批的候鸟来此地繁衍生息,在0.9平方公里的地区集中了约十万只不同种类的候鸟。

 

 

       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的鸟岛:又名小西山。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1978年以后,由于湖面水位下降,北、西、南三面湖底逐步外露慢慢地与陆地连在了一起。

 

    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徒而来的候鸟:雁、鸭、鹤、鸥等陆续来到青海湖——开始筑巢;5~6月间鸟蛋遍地(因鸟蛋遍地故又名蛋岛),幼鸟成群,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此时岛上大约有30多种鸟,数量达16.5万只之多;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开始向南迁徙。

 

 

    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景区兴建了暗道、地堡、了望台等设施,以供游人观赏,环湖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的海西山:又名海西皮,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也叫鸬鹚岛,其上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

 

     我们从海兴宾馆的后院出来,在前面平台上给海兴宾馆及其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的标志碑留下了影像后,顺着立有鸟岛欢迎您的指示牌边上通向鸟岛的道路先后踏上程途——与四个轮子上的年轻人挥挥手,他们自然是先行一步了。

   从布哈河到鸟岛这段路,在环湖路的东南方大约有10多公里,骑行的前方鸟岛的上空,云际间不时还可以看到太阳或太阳崭露出来的光芒,不过骑了一半多时又开始阴沉了下来,间或还掉上几滴雨点,而通往鸟岛方向上的道路上空也慢慢地没了光彩,看来又要阴云压顶阴雨来袭了。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不仅是此次环湖路上的奇特景观和际遇,而且也使得情绪得到了激励更加昂扬,使得笔者追逐太阳的速度更加快了起来——

“情绪飞扬狂逐日”成了一大早骑行鸟岛的真实写照。这时侯一同踏上鸟岛之路的自驾游轿车已返了回来,停下来劝我也返回——说是到了那里没什么可看的东西,看看又要下雨了,还是往回走吧。


    此时的天气确实正在变坏,可前面也没几公里的路程了,这几天忽阴忽雨的也经见了不少,再淋点雨也没什么了——还是横下了一条心,不到头不回返。于是告别了热心肠的年轻人继续上路,也就是十来分钟就远远地看到了景区的大门,这段路上虽也有几滴雨点落下来,但与昨天所经见的雨水相比那就算不得什么了。

 

     9:00整到达鸟岛景区,景区大门空旷寂廖,门口连个人影都没有,骑着车子径直进入里面,才有人从一辆大巴车上过来,要收门票75元,其中交通费15元,骑自行车进去60元。守门人说鸟早就飞得没影儿了,现在只能观湖——由于前两天从环湖东路经109国道,再沿环湖西路到达鸟岛,这一路上不停地观湖已经有些审美疲劳的感觉了,现在鸟岛看不到鸟儿了,不进也罢。

 

     在鸟岛景区留连了大约也就十多分钟,拍了几张照片,便于9:10分多原路返回。回来的路上一直与阴云和雨线在赛跑,这风雨还真是执着,非要送到头,甩都甩不开,跟在你身后不停地想与你亲蜜接触,上演了一出风雨送我归的喜剧。一路上的追赶和比赛,使得回程的时间大大地缩短,当然在身上也浇了不少的雨水,好在冲锋衣并不是样子货,其上的水珠倒是没沾上多少。

 

       重新回到布哈河畔的鸟岛镇,仲秋的潇瑟和风雨早已使得草原没有了芳香,但此时此地却有着人文的灵光,布哈河畔卓龙沟东,拉日优杰山前的宁玛派寺院——沙陀寺依山旁水,经堂,经楼、僧舍集藏汉建筑艺术为一体,飞檐丽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庄严雄伟。所有经堂和佛殿的内外墙壁上都绘有佛教内容的壁画,还有制作精美的柱套绣像。在青海湖风光的衬托下,显得颇为壮观。

  

     沙陀寺是环湖最大的宁玛派寺院,藏语称“扎西群科林”,意为“吉祥×洲”。沙陀寺本来是建在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麻村境内,清顺治10年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尖措受诏进京觐见皇帝,受封诏归返西藏,途径今刚察县泉吉乡西沙陀梁 ,为祈祷海神保佑,举行法事,成为虔诚信徒向往的圣地,吸引无数信徒到此煨桑拜佛。大约在康熙四年 ,云游僧人多哇喇嘛把五世达赖赠给他的一尊四臂观音像作为主供佛像,在沙陀修建了经堂,这便是沙陀寺最初的宗教建筑。此后在名僧夏嘎巴的主持下形成帐房寺院。1795年,同德郎加高僧尕日旦到沙陀寺,在其主持经营下,这里佛事更加兴隆,尕日旦活佛遂成为寺主。寺院逐步发展成为环湖地区宗教活动的重地。该寺僧侣有在青海湖海心山修行的传统,有名僧倍出。

 

     1980年,沙陀寺由沙陀地区迁到今址重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壮观,成为环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后来,经过尕日旦活佛的经心经营,不仅逐渐形成了沙陀寺,而且慢慢具有了现在的规模。

 

     沙陀寺寺内藏有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及其他经卷数百部,大小佛像近百尊,各种法器上千件。大经堂 内供奉莲花生大师像。小经堂内供奉观音菩萨佛像,此佛像高3米,佛怀中供奉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尖措恩赐的大小为5寸的四臂观音菩萨佛像一尊。寺院终年香烟缭绕,信男善女络绎不绝。寺内还有令人兴奋的去处就在眼前这个富有藏式建筑风格的院子——它是沙陀寺藏戏院。

 

       如今的鸟岛镇不仅是环湖旅行的重要节点——是进入鸟岛的必经之地,而且还是湖区重要的宗教活动重地。环湖的人们其心思大多都集中在观赏青海湖的湖中或湖岸风光美景、湖岸奇观或名胜古迹,或者沿着湖岸铺展的草地上寻花觅草,但根本就不可能彻底地融入其中。其实要揭开西部民族的神秘面纱,不光是须要在大自然宽广的怀抱中陶醉,更要理解或向往那种心灵的纯净以及对于宗教信仰的慨叹。

  

    虽然不一定非要走进山丘上的喇嘛寺,去同僧人们交流,去聆听僧侣们对佛的虔诚……,然而在藏传佛教的寺院外感受一下其氛围和气息,或许正是寻找经典中所述的精神世界里的律动脉络——同样可以净化自身的心灵或升华自身的境界……。

 

 

 

 

...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