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重叠终点回 环湖圆满功垂成
(11)
审美疲劳海北地,一路顺风西海归;
金银滩上帐未升,思源砂锅客回头。
起点重叠终点回,环湖圆满功已垂;
返程即指即回营,西海海晏湟源城。
9月28日 早上8:20出发,出了哈尔盖没多远,路边有一块指示牌上写着前方到西海镇57KM——是今天环湖的最后50多公里路程, 环湖就快要结束了。指示牌上指向右侧箭头的方向上是哈尔盖火车站——最初知道哈尔盖这个地名,就是因了这个火车站,当时的宁哈线就是从西宁开始到达哈尔盖。
这一段盲肠式的铁路线,现在看来其实完全是为西海镇上的原子城而修建,但当时估计是为了掩盖西海镇的设施或为了保密起见而故意延长到了哈尔盖,西海镇的神秘使得哈尔盖也变得神秘了许多——人们都纳闷这铁路线为什么会修到哈尔盖,或者说为什么修到这里就不再往前延伸了呢?殊不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条线只是为原子城而建,当然本不关哈尔盖的事儿,只是西海镇不便公之于世,便把哈尔盖推到了前台,由于国人不知就里,便有些纳闷或疑惑,只是当时这一招不知能否蒙得了外国人就不得而知了。
过了哈尔盖火车站的岔路口,一路上不断地上上下下地波动着——315国道就穿行在这片广袤的高山草原中。一路骑过来,一色的海北高山草原,倒使人有些审美疲劳了。
骑行过了140KM里程碑后,315国道旁由广袤的草原进入到了高原丘陵和浅山草原地带。从这里向北向东看过去,视野中远处群山环抱,山峦起伏,海拔4100米的年钦夏格日山 就 位于海晏县于刚察县交界处的甘子河大草原上——年钦夏格日山藏语意为戴着白帽子的山神,相传是西王母修行居住的地方;在山顶有一座3米,腰围3米的石柱,据说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昆仑铜柱”。有关 史料表明,海晏是西王母在青海湖畔建立少数民族古老王国的政治活动中心,西王母作为远古时代环湖地区的民族首领,受到了这个地区各民族的崇信和神化。
海北草原上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再加上这独特的人文历史与现实景观的交相辉映,将人与自然有机地融为了一体,从而构成了青海高原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笔者对神话故事中的西王母及其西王母的活动也非常的关注,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也就只好匆匆而过了。
过了海晏县于刚察县交界处的甘子河,315国道继续在远离了青海湖的大草原上穿行,通向前面的大草原里,并串接起了一个个起伏不定、高低不平的小山包。这黑褐色的柏油路,仿佛是西王母从昆仑之巅挥舞过来的长袖和飘带,默默地连接着远远的山峦后面那天空和天空中团团簇簇翻滚着的白云和湛蓝色的天际。一切都好象是在西王母的掌控下,神秘而有序地发散或延伸到了宇宙的深处。
接下来的几十公里路途中,整个的海北高山草原上都是如此这般的景象,不仅使人有了些审美疲劳,而且还使人有了些许的思维疲劳了。在孤旅骑行中这可是大忌,身体的疲劳可以在休憩中得以恢复,而审美和思维疲劳则容易使人失去兴致或增加孤独感,消磨人的毅志力。
好在已经离环湖的终结点也不太远了,又在起伏不定、高低不平的海北草原上百无聊赖地骑行了没多久,在一片丘陵山地上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山巅垭口的通道——在环湖北路上罕有的大坡,骑上了这个垭口后,在转过了一个漫山遍野洒满了黑色和白色的牦牛群的山坡,视野里马上就变得平坦和开阔了起来,美丽的金银滩大草原就在眼前。一路下坡很快就到了原221厂爆轰试验场的路口,停下来为其留了个影也就算是与其招呼过了。
在315国道108KM里程碑处的岔路口前,一个蓝底白字的标志牌上,正前方指向到达西海镇只有3公里了,而右边分岔路口则指向了海晏,还有12公里。在这里西海镇城区已经清晰可辩,几天前虽然也是从西海镇北边进入城区,但那是在东北向上,如今也是在西海镇北边进入城区,但却是在西北向上。
同样都是进城,但两者的心情却完全不同,时间点自然也不一样。从东北向上进城,已是傍晚时分,刚刚经历了一整天的骑行和雨淋,当看到了西海镇电厂的双曲线冷却塔和配套的锅炉及其高高烟囱里冒出来发白的烟气和扩散到辽阔的草原和天际上的雾霭以及雨后朦胧的西海镇城区时,内心中充满了新鲜好奇和旅途的疲累以及陌生感。
而如今从西北向上进城,正值中午时分,阳光灿烂、碧空如洗、白云如絮,看到的是清新明快、独具特色的西海镇城区,自然是有着格外的好心情,再加上进城后终点与起点的重叠,预示着环湖圆满结束,自豪的情感就由然而生,快乐和豪迈的情怀自然回归,人性的闪光照亮前程。
在分岔道口(108里程碑处)休憩,映入眼帘的就是美丽大草原——金银滩,这里就是西部歌王王洛宾谱出脍炙人口,名扬中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的地方。其上分布着金银滩藏家风情苑、原子城博物馆、原子城纪念碑、二二一地下指挥中心、爆轰试验场、11分厂、王洛宾艺术展馆、西海郡遗址,以及夹在金湖、银湖中间绚丽的高原神秘小城——西海镇。
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民俗风情,美丽的草原及奇特的湖光山水构成了西海镇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自然是环湖者们回归大自然、体验已经化剑为犁的原子城过往的神秘性的上好去处。
13:00许进入城区,在思源饭店吃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饭店的砂锅,迎来了笔者这个环湖者的回头客,到达西海镇的第一天晚上就是在思源饭店吃的砂锅米饭,顺带还买了两个大饼做第二天路上的干粮。回归的路上,进入城区后自然是轻车熟路一直骑到了思源饭店,同样是砂锅米饭,顺带还买了两个大饼,做为下午路途上的干粮。
吃完饭告别了思源饭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顺着刚察路出城后,拐上了海北大道,在门源路和迎宾路十字处海北气象预警中心大楼前,“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志碑和“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及其少数民族的姑娘们的人像雕塑,并排设置在路边的草丛里。
雕塑底座上的“欢迎您”三个字,此时却成了告别词儿,只是后边的话还没说完,应该再加两字变成“欢迎您再来”——如此这般亦或对每个人来说并不一定合适,但对笔者来说,却并不是多余的客套,待到大批的候鸟来到此地繁衍生息的时节,或者在湖畔碧草青青、野花烂漫、油菜花儿黄的时节,笔者或许还会有机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