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劳作,基本开手工;现代,科技的实惠遍布乡村各地。很多过去劳作的器具,逐步推出了历史舞台,即使还在使用,也只是一般的劳动。
一种欢乐被逐渐萧条,在匆忙的岁月中,故乡留给祖宗守护。
我教着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看他(她)们的眼睛,读一份内心的渴盼。那些稚嫩的心灵,我们是永远也触摸不到被撞击的那份疼痛。我只能这样,表达我的一份心思。
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是每个家庭的宝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在校园见识一批又一批无忧无虑的孩子。
春天,是希望。在乡下,读书就是希望,春天的校园处处是希望。
南高原的乡下,有童年的乐趣,有吊脚楼的村居,有一年四季的野果,有冬天踩雪溜冰的记忆。
歌是故乡的财富,唱歌是故乡的习俗,无论嫁娶树屋,酒席上总有歌的影子。
春雨贵如油,今年的春雨迟迟不到,山野飘荡的是一阵阵白玉兰的清香,甜酒糟般的香味,让初春的劳作更加忙碌。
现在的孩子,从农村走向城镇、都市,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尤其是独生子女更甚。写这组诗,只是表达我的一种心情,希望类似的孩子们能有所启示。
很久以前就知道,故乡的河流拦截的大坝,能够让河水发出无穷尽的电。现在,光能和风能,也成了绿色的能源,一束束光,一缕缕风,都成了流淌于千家万户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