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而又寂寞,这仿佛是杏花的宿命,但身处寒微的杏花可能并顾不得这末想,杏花有杏花的使命。
这冷雨与这梅花寒夜相逢,打在树枝上、枝条便泠泠有声;落在花朵,花瓣便光彩照人。这相逢,是冬雨春寒的因缘际会,更是梅花的根性情志。“一点梅花报春信,不知何处是菩提”,我想,
平山堂里有过去千年里无数追慕者的足迹重叠。今后的千年,也会有更多寻访者的络绎身影。蜀冈之上的平山堂,不仅是欧阳修和苏东坡的心灵高地,也是人们思慕他们“真、善、美”的精神高
烟雨蒙蒙中水接遥天,湖面上看过去,长的是荷花,短的荷叶,清晰,和蔼,委婉,长长短短,如同木心写在湖面的十里诗行。眼前的荷既远又近,既迷离又真切,既喧哗又寂静,我不知道这
《左传》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那个天才少年于谦,历经烈火焚烧和粉骨碎身的磨砺,终究以完美的道德,匡扶社稷之功以及伟大的诗文完
每一树梅花都要在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漫长冬季中的风剪雪裁,梅花一定无数次把冷捂在了心口,把雪融成了露,把露开成了花。这一片冰心慢慢历经了寒、默默读懂了雪,梅花才酿出了这淡而
逝者如斯夫!博物馆里的时间质地格外厚重,平日里的时间流过无声,但此时此地听来,时间的声音却如此地震耳欲聋!我仿佛看到,那些所谓的困惑纷扰,正如同大运河河面上的冰块,正在历
呼吸湖光饮山渌,我觉得我要融化在这潋滟的青山湖的秋光之中,又仿佛携着这沉沉的秋思行吟在这青山湖的秋色之外。
金庸先生精心构筑了一个宏大瑰丽的世界,让我们观世界的同时也构建了世界观,让我们在虚幻江湖和现实世界的映像之间,找到了生命的路径和坐标。
故乡的一切正飞快地向后退去,窗外老母亲单薄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不知道是因为雾霾还是清晨的水汽,窗玻璃上一片模糊,我擦了又擦,擦了又擦,却还是什么也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