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寄托。有人喜欢码长城;有人喜欢跳街舞;有人喜欢养猫养狗,但也有人像我一样,喜欢写被生活早已边沿化的诗歌。人活着,需要有一种精神支柱,支撑我们平淡
谢耀德先生是位非常成熟的诗人,也是西北诗歌沙盘上的舞者,舞者之精髓在于不断变换姿势,变换出更艺术更新颖的精神来。合上这本《酥油灯》,半个夕阳斜照我的稿子,半个夕阳已经下
在诗歌多元化的今天,衡量诗人的主要标准应该是良知。一个是对艺术的良知;一个是对现实的良知。对艺术具有良知的诗人,敢于超然于世俗的种种物欲之外,孤独寂寞地把生命投进艺术的建
与散文、诗歌相比,小说显然是一种普罗文学中最为大众化的文本,因为,在最早的时候,它甚至可以满足目不识丁者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上古时代,人们通过口头讲述神话、传说与故事,以满
我觉得军旅诗,是特殊的诗歌坐标!我喜欢军旅诗人内心直立的器宇,无论他们的诗风现代抑或传统,军旅诗,都在这个特殊的诗歌世界里,有意无意间逐渐“清素”起来。军旅诗也是多元化
我第一次读老车的诗,应该是2006年的时候,我记得那首诗叫《擦皮鞋的女人》,那首诗我非常喜欢,他在诗中说:“与牙膏的颜色相反/她挤出的鞋油是黑的/她低着头/一缕头发在额前摆动/勤快
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就知道吕凤君这个名字,但真正认识吕凤君,是永吉第一次洪灾,吉林市作家去抗洪一线送捐款物资的时候,我们如约而至。很多年过去了,我们相互有了解,也相处的很
诗歌的魅力在于“新”,更须独具匠心。最近读了几首刘家魁先生写鸟的小诗,感觉耐读,有新意。小诗的内在隐喻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读后深受启迪。在诗歌大量同质化的今天,刘家魁的
诗人就是精神隐喻层面为历史撰写碑文的人,想刻意缩小灵魂的闪电,别人也会放大你的内心世界。诗仅仅作为灵魂的关键节点,向我们展示各种深入语言的可能性。据此,我们可以探究诗的意
我去过曲阜文庙、南京文庙和北京文庙,可我生活在吉林市大半生,经常路过文庙,但从来没进去看过。前几天雪柳诗社在文庙搞活动,郭丽社长邀请了我,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吉林文庙,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