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山之春 周建华 楼下的杏梅开了,开得比桃花早。杏梅云云烟烟,撩人心弦,不由得想起东湖山,那里也有杏梅,不知是否绽放。 立春刚过,山上依然寒意隆重,却并不袭人。香樟挂满老绿
面这种东西,不同的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风味,“一碗面一座城”,说的便是这意思了。有人说,想了解一个地方,就去品尝这个地方的面,去武汉必得来一碗热干面,去兰州肯定要吃一回牛肉
农历九月十五那天,经历过前一天小雨洗礼,天气格外清朗。“气清明月朗”,这样的天气,自然想起月亮。思想今夜的月亮定然空灵明亮,便有了去柳梢堰走一走的念头。 去柳梢堰看月,大
中罡兄邀我去T39创意园楼上的“弥境空间”参加“装置作品品鉴会”,说是朋友龙振宇搞的。我不懂装置艺术,但对龙振宇有点印象。不是见面那种印象,是对中罡兄那篇《发现龙振宇》的印象
长沙臭豆腐太有名了,全国各地,但凡主打美食的夜市、古镇、小巷,大多少不了长沙臭豆腐。去这些美食街,常常是人未到,臭豆腐味儿便已飘然而至。“酒香不怕巷子深”,臭豆腐是“味臭
中巴车出罗江城,一路往鄢家进发。 这次罗江采风,目的地是鄢家壁山村的元宝山。壁山村紧邻我的老家天台村,可以这样说,从我的老家门口去元宝山,不过三四公里。 中巴车先上了罗桂路
刚参加工作那阵子,我住在德阳东电一生活区。我从小生活在乡村,对生活区的认识,也是从一生活区开始的。
作家潘鸣将新出的散文集定名《故乡不老》,我深以为然。不说“不老”一词对于大脑神经的冲击,就“故乡”二字,便让人产生许多共情。对《故乡不老》的认同,基点在自己也写过一些关于
1998年,我有了第一部手机,西门子牌直板机,看起来敦敦实实,像块小板砖,头上长着一根天线。买手机的时候,还顺带买了个皮套。说顺带也不尽然,那时候时兴给手机套个皮套,皮套背面
父亲在黄河桥上钓鱼。 把鱼竿绑在桥上,父亲便靠着栏杆,一边看旌湖里的鱼漂,一边在栏杆上摩挲,很不经意,却又有些执着。说不经意,是因为那种摩挲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说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