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龙每天学习苦练,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这天,侦察大队接到命令,组建小分队,查清鬼子在河套沟村的兵力及在建据点的情况。择机拔掉敌人这个据点,炸毁其正在修建的所有设施!
河套沟村,是距离高世龙所在部队最近的一个村庄,不足百里,就在部队驻地南面山下的小清河岸畔。这个小村只有二三十几户人家,地理位置却很重要。
村子南面有条通往城里的土路,与南面潭子村相连;村北的小清河上有一座村民自建的小木桥,为的是方便上山打柴、采摘野味。也是我抗日游击队传递信息和运送物资的必经之地,村子里的老百姓也曾为部队提供过粮食等物资。
日本鬼子几次出兵围剿我部队,都没有成功。为此,鬼子打算在这里设立据点,截断我游击队获取信息及物资的渠道,一个月前开始修建这个新的据点。
接到命令,王德新立即召集全队集合。因杨副队长两天前带出一个小分队,执行另一项任务。现在队里还有十二名队员,全部出动,高世龙也在其中。
他们在密林中快速前行,翻过营地前面的那座大山,穿越连绵的山峰。行进中,前方突然出现一头大黑熊带领两个幼崽,迎面而来。母熊看到有人,马上护住幼崽,直立起身,朝他们狂吼。母熊的前腿抬起落下,有要进攻的迹象,王德新立刻挥手,让大家绕开躲避行走。当他们登上最后一座山顶时,太阳已西下。
王德新带领侦察员,爬上一块高大的山石,朝下望去,看到了远处的河套沟村。已是中秋季节,庄稼地里看不到村民劳作的身影,可能村民大都被鬼子抓取做劳工了。村子里也安静的看不到行人,只有据点里隐约能看到有人影移动,应该都是被抓来修建据点的村民。
由于距离较远,无法看清里面的情况。王德新让大家拉开距离,隐蔽下山。他们慢慢移动,来到山下的一片小树林,躲避在树下观察。
村庄北面,小清河南岸的一片空地上,正在修建围墙和一座炮楼。现在炮楼只有三四米高,如果建成,鬼子站在顶层拿望远镜,就可以监视整个村庄和周边的动向。村子最北端的两栋民房,看上去已被鬼子霸占为临时营房。要是炮楼和围墙都建成,再想要拔掉它,难度就大了。
观察发现,炮楼上有几个人在干活,不远处有两个伪军在放哨,还有几个伪军在看守劳工修建围墙。时不时能看到有鬼子从临时营房里出来,在周围巡视或向看守的伪军指指点点。
天色慢慢灰暗,村子里的民房已有炊烟升起,劳作一天的村民回家了,鬼子和伪军也都陆续进入营房。王德新他们暂时还无法弄清,这里到底有多少鬼子和伪军,下一步如何进行侦察,需要确定一个有效的办法。
他们就地坐下,顾不上蚊虫的叮咬,抓紧吃点随身带的干粮。王德新对大家说:“现在天已黑,我们没有查清敌人据点内的情况,大家都发表发表意见,看看下一步咱们怎么行动?”
大家议论纷纷,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高世龙听完大家的意见后,提出了他的想法,他说:“王队长,我认为等天再黑一黑,先派两个人悄悄进入村子,找一位刚才在据点干活的老乡,问清情况,再做下步打算,怎么样?”
“我觉得高世龙同志这个办法可行!大家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给鬼子干活的老乡,一定知道日伪军的数量和据点里的基本情况。
“王队长,选派一人和我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吧!”高世龙又对王德新说。
来的路上,王德新对高世龙多加关照。因高世龙没有上过战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侦察突击任务,担心他可能会紧张和不适应。
当高世龙说出了他的建议时,王德新特别高兴,世龙弟就是聪明!能把问题看透,抓住重点。他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员!对他提出要去完成这项任务,他稍有犹豫,不过还是同意了,立刻挑选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跟他同去。
“张连永!”王德新叫到一名侦察员的名字。
“到!”
“准备好,与高世龙同志一同完成此项任务!”
“是!保证完成任务!”
出发前,王德新接过高世龙手中的步枪,拔出自己腰间的手枪,递给高世龙,叮嘱两人谨慎行动,如遇有不测,立即撤离。
起风了,一大片乌云从西南方移动上来,天很快黑的看不清对岸的景物。鬼子和伪军营房亮起了火光,村子里只能看到零星的灯火。
高世龙和张连永出发了,两人匍匐过桥,钻进路边草丛。穿过草丛,两人闪进一片苞米地。此时的苞米已接近成熟,叶子枯黄,被风吹的忽起忽落。他俩哈腰顺着地垄沟向前跑,在村庄的东南侧停下。
这里距离日伪军住的地方较远,黑乎乎的夜晚,虽然有哨兵站岗,但哨兵根本看不到这里。两人走出苞米地,边观察边向前移动,耳边除了呼呼的风声,听不到任何声音。
村子里的房屋模糊,比较分散,不规整的土草房横七竖八,每家都有各自的小院。没有发现任何可疑情况,两人迅速靠进最近一家的小院,轻轻打开木条扎起的院门。走到房屋门外,透过门缝,看到一丝微弱的光线,屋内有人说话的声音。
高世龙示意张连永,把步枪藏进旁边的草堆里。他轻轻敲了两下门,屋内一下安静了,过了一会一个男人压低嗓音,问:“谁?”
“老乡,我们去潭子村,不知怎么走,能不能给我们指引一下?”高世龙也压低嗓音回话。
“顺道一直往南走,就是了!”
“老乡,我们走了一天的路,口渴了给点水喝行吗?您放心!我们不是坏人!”
只听屋内男人在和一个女人商量,过了好一会,门开了个缝,男人端了一碗水递出来,没有让他俩进去的意思。高世龙心里明白,战乱年代,这么黑的夜晚,谁敢随意让陌生人进自己的家。
他灵机一动,假装没有拿住水碗,掉落下来。男人看到,推门出来接住了碗。张连永立刻看出了他的用意,说:“看你,怎么搞得?可别把老乡的碗给摔碎了。”高世龙说:“大哥不好意思,我没拿住,真要是摔碎了,我当然得赔!”
男人不知他俩是什么来头,不敢得罪,说:“没事,我再给你们打一碗水去!”
高世龙和张连永见机,跟着他就进了屋里,随手把门关上。这是烧火做饭的地方,灶台上亮着一盏小油灯,刚才男人可能在这里吃饭。看上去他有四十多岁,灰突突的脸,表情十分不安,刚要说什么。这时里屋的女人出来了,惊恐地看着他俩,有点哆嗦地说:“你们、你们要干什么?”
高世龙马上向夫妻俩说:“大哥大嫂,别怕!实话跟你们说,我俩是抗日游击队的侦察员,来这里就是要了解村里鬼子的情况,准备消灭他们!”夫妻俩听了他的话,半信半疑,没敢放声。
高世龙掀起上衣,露出了腰上别的手枪和手榴弹给夫妻俩看,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不是山匪恶霸!日本鬼子在你们村建据点,老乡们受苦了,我们就是要消灭这股鬼子和伪军,拔掉这个据点!”
高世龙和张连永的礼貌和诚实,给夫妻俩的印象,他们不像是坏人。因为他们知道山里有游击队,也曾给游击队捐过粮食。男人客气地让他俩到里屋坐,俩人没有进去,在门旁他俩看到炕上有老人和孩子在睡觉。高世龙说不用麻烦了,我们就在这里吧!他问:“老乡,您也是被鬼子抓去修据点的劳工吧?”
男人点点头,讲起了鬼子进村后发生的各种事,讲到日本鬼子的野蛮,他一度泣不成声,伤心落泪。
小树林这边,王德新把队员分为两组,轮换休息、监视据点动向。大约有一个多小时,高世龙和张连永回来了,大家立刻围拢过来,听他讲述了解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