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夜之间,光秃秃的树木披上了翠绿的盛装。繁花似锦,蝶恋蜂狂。世界茶叶博览会以“缘聚上海、茶和天下”为主题,展示闽北“好茶好水”、“茶乡茶旅”等特色产业,在东海高山茶城开幕。展位三千多个,面积五万平方米。来自加拿大、日本、斯里兰卡、尼泊尔、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大陆的闽、浙、赣、苏、皖、川、滇等二十个产茶大省、一千多家厂商、五千余种涉茶产品参展,十万多人参观了展览。山妹作为东道主,策划、主持了本届茶叶博览会。
山妹将茶叶博览会分成六大展区:
A,茶叶类: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
B,再加工茶:保健茶、花(草)茶、紧压茶、浓缩茶、果味茶、茶饮料。
C,各种茶具及茶用水类:陶瓷器、紫砂壶、茶盘、煮茶器、冲茶具、玻璃器皿、桶装、瓶装大塬泉水。
D,茶包装及根雕艺术品:各种茶叶盒(袋)设计、制作印刷、金属制罐及各类根雕艺术。
E,种植、采摘、制茶的技术及机械类:种植采摘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无公害农药、肥料、器具,自动化加工制茶设备、茶叶包装、净水设备。
F,茶衍生品类:茶点、茶食品、茶制品、茶多糖、茶多酚、茶氨基酸等制品、茶工业品、茶家具、茶枕、茶服装。
以上展区,以闽北高山镇大塬村的绿茶、白茶、岩茶(青茶)以及竹制品茶具成为最大的亮点。
展会承办了全民泡茶节主会场,参会嘉宾、采购商、观众几万人分别在100多位茶艺师和茶艺小姐的引导下,一边品高山茗茶,一边观赏闽北特色茶歌、茶舞、茶艺表演、炒茶表演等精彩互动环节,大家共同体味大塬泉水的甘甜、茶叶的芳香。进一步推广高山区域品牌、茶叶产品品牌,茶、旅融合文化。
茶叶博览会,汇集了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千余种茶品牌,以及官窑、定窑、均窑、汝窑、哥窑、建窑、景德镇窑等七大名窑的上万款茶具。分三大主题进行展示,分别是“大塬好茶好水”主题展区、“各地好茶”主题展区和“七大名窑”主题展区。琳琅满目的产品受到海内外茶商的青睐。
茶叶博览会还开设了斗茶评比与茶叶金奖评选专场。
斗茶。最早有文献记载,斗茶起源于唐代建州(今福建建瓯、建阳)在《云仙杂记》的《记事珠》中有记载:“建人谓斗茶为茗战”。盛于宋,它是在茶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南宋,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茶。宋徽宗赵佶喝到闽北关隶县进贡的白茶时,精神抖擞,龙颜大悦,并将他的年号政和赐给关隶县,从此,关隶县改名:政和县。
斗茶,为两人捉对“厮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许多茶商、茶叶小姐、品茶高手,纷纷加入斗茶行列。
斗茶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水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
斗茶令,即在斗茶时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百戏,即将煮好的茶通过水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光的辐射下,茶汤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画。
赛“茶王”。在“茶王”决斗场上,一字排开7只白瓷盖杯,“决斗”开始后,先是“白鹤沐浴”;接着“乌龙入宫”;继而“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加盖一分半钟后,打开杯盖细闻香味,“梦里寻芳”;随后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七彩斑斓,花样百出。
山妹推出“大塬绿茶”参加斗茶评比。由于,大塬茶叶,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日光强、雾气浓、昼夜温差大,又是使用农家肥,无污染、无使用农药。加工出来的茶叶片厚、味道醇和,清香四溢。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等特别高。专家评委经过科学检测及三泡茶品尝后,决出了名次。“大塬绿茶”获得“茶王”称号。结果一宣布,闽北茶商立刻轰动起来,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
“女茶王”牛山妹穿礼服,戴礼帽,手持彩色绢花,坐上八抬大轿,随着浩浩荡荡的茶王“踩街”的游行队伍绕着高山茶城一圈。这是一场由成千上万茶农、茶商、品茶爱好者参与的现代斗茶评比活动,是一幅活生生的现代风俗画。
茶叶金奖评选。
茶叶博览会主委会组成十人专家小组,对申请的评选茶叶进行评审。专家对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价值的高低,主要根据茶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及检测等项目,通过感官审评来决定。感官审评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即干评和湿评。
评审专家经过把盘、开汤、看汤色、嗅香气、尝滋味、评叶底六个环节的干评、湿评综合评审及检测,评定品质优次和等级价格的高低。
此时的牛山妹已经成为“茶仙”,她走在路上,只要嗅到茶叶的气味,便可辨别出该茶的种类、等级、产地及制作方式。只要看到茶艺小姐倒茶,便可以知道她出自名师、从艺工龄。
山妹把大塬茶场出产的茶叶的种植、施肥、捉虫、采摘、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全过程,制作成视频,在评选大会上播放。并向评选会展示了通过HACCP国家食品认证机构,确认的食品安全证书。大塬茶场推选的“大塬云雾绿茶”,“九棵茶树岩茶”,“牛山白茶”,在评选中色香味均逾越群茗,在本届茶叶博览会上各自获得绿茶、岩茶、白茶系列的金奖。
闽北的建盏,获得了“金茶杯”奖项。高山镇的竹杯、竹茶壶、根雕茶几、竹茶几、竹刷等竹制茶具,成了最受欢迎的热销产品,当场商品订单过亿元。
大塬村在山妹的带领下,家家户户纷纷发展茶叶生产,一畦畦茶园从山脚蜿蜒而上伸入云端,漫山碧绿,像一片片翠绿的彩云,在空中飘逸。
山妹家的“九棵茶树”岩茶,大塬茶场的“牛山”白茶,大塬“云雾绿茶”成为国际商标品牌。
大塬村成了“中国生态茶叶之村”。
大塬村人从线下销售走到了线上销售,大塬茶叶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茶商、茶旅,络绎不绝的涌向大塬村。
王海歌的长篇小说《堵漏生涯》历时八年,终于出版了。他在小说中写道:“《韩非子·喻老》有一句名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家庭,如果处处是漏洞而不去修补,国家必然灭亡,企业必然倒闭,家庭必然衰败。与其说牛山妹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不如说,她更像一位辛勤的堵漏工程师。她的成功是用堵漏的心血换来的。首先,她把自己的私心漏洞堵了,不贪、不谋私利。然后,再堵了事业上的漏洞,以致达到了未雨绸缪的境界。在堵漏的过程中,她才发现捅娄子的人越来越多,漏洞越堵越多,朋友却越交越少,仇人越结越多。致使社会上对她‘公平、心正、成功企业家’的形象褒贬不一。
山妹与海歌的长子王峰,从牛津大学金融博士毕业后,成为一位金融家,回到上海担任英国皇家银行亚洲总行行长,娶贾甲与李果的女儿贾果果为妻。次子牛劲,从普林斯顿物理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中美联合航天航空研究所工作,成了一名航天工程师,娶了白人教授女儿、博士生同学丽莎为妻,定居美国。
牛家子孙三代从放牛、种茶、开茶城到开银行、造火箭、造卫星。他们从高山走向东海,再从东海走向海外,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山妹连续担任了三届东海茶叶总商会会长,为外地在沪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几家企业成了上市公司,“高山茶业”也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
山妹与海歌在磅礴的山岳,浩瀚的大海,顶风雨、击恶浪,携手并进,永不停息地顽强抗争,追求人生的梦想。一个个脚印,一件件故事,如梦如幻、如歌如诉,在上海滩及闽北一带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