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尉迟迥还派心腹贺兰贵拿着他的亲笔信前去迎接韦孝宽。尉迟迥显然是想把韦孝宽骗到邺城,第一选择是拉拢他,万一拉拢不成便杀了他,反正绝不能让他被杨坚所用。所以韦孝宽的处境一下子就变得无比凶险。在朝歌贺兰贵与韦孝宽这两个人碰上了。韦孝宽虽已年事已高,但目光如炬,经验那也是相当的丰富。用现在话说就是个老油条了,他与贺兰贵交谈几句后,便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话语中的异样,心中顿时警铃大作。韦孝宽的耳朵里就仿佛装了一个高度测谎仪,几句话一听,他就准确的从中监测到了异常信号。他心说:“不对劲,尉迟迥恐怕早有准备,此去邺城凶多吉少。”尉迟迥那边恐怕有变,自己若是贸然前往,没准刚到邺城就被祭了旗。于是他暗自思忖,脸上却不动声色,对贺兰贵说道,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这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所以只能慢点走。贺兰将军你先回去复命,免得尉迟恭着急,我随后就到。借口身体不适,让贺兰贵先行。
贺兰贵走后,韦孝宽就跟拄了拐杖的蜗牛似的,走的比爬的还慢。同时他又派人以求医问药的名义前往邺城打探消息。贺兰贵回去后,狡猾的尉迟迥便明白了一切,韦孝宽这个老狐狸,一定是怕我宰了他,所以才故意拖延行程,我必须要打消他的顾虑才行。于是他又派出了一个人去迎接韦孝宽,那就是韦孝宽的侄子韦义。侄子的话你总该信了吧?韦义虽然是韦孝宽的侄子,但是由于他长期在尉迟迥身边工作,因此早已背叛在政治上也是尉迟迥坚定的拥护者。很快韦义就在汤阴见到了自己的叔叔韦孝宽。叔侄两个坐下来聊天,韦孝宽就问尉迟迥那边的动静,结果这个侄子一句真话都没有。然而韦孝宽却还是不断的追问,问题是一个比一个犀利,一个比一个尖锐。阅历尚浅的韦义哪里招架得住?很快就支支吾吾的就露出了不少破绽。就在此刻,韦孝宽突然把脸一沉,道:韦家不能因为你而被灭族。说罢,韦孝宽就吩咐左右把韦义拉下去斩了。韦义一时都傻了,刚刚叔叔还一脸和蔼可亲的嘘寒问暖,怎么突然就变成了阎王爷?韦义胆子本来就不大,又受制于当时的宗法观念,一看书叔叔发火,不知所措的韦义赶快跪下来询问理由。韦孝宽只是冷冷地说了七个字,你小子没说实话。见叔叔动了真格,韦义再也不敢抵赖,只好把相州的真实情况全部都告诉了韦孝宽。一听说尉迟迥确实要造反,现在正在加紧准备,韦孝宽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时候再去相州,纯粹是把把脑袋往老虎嘴里塞,而且汤阴离邺城只有七八十里地,要是尉迟迥派兵来抓我,那可就麻烦了。当即他就带上韦义赶紧往回跑,一分钟也不敢再耽搁。紧要关头,韦孝宽可不是一味的傻跑,每经过一个驿站,他都跟驿卒交代两件事。第一,这个驿站的所有马匹,他要全部征用第二,蜀国公尉迟迥的人马上就要过来,请备好酒菜好好招待。记住菜要高端,酒要高档,劝酒要高力度。务必使他们喝得高兴,否则军法从事。韦孝宽在北周可是神一样的传奇人物,他说的话,这些驿站的人怎么敢不听?
果然不出韦孝宽所料,他们前脚刚刚离开驿站,尉迟迥部下的大将梁子康就率领着数百名惊奇赶到,尉迟迥给他的命令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无论如何也要把韦孝宽给我抓回来。活的带不回来,那就带死的。然而到了驿站,梁子康想要换马继续追,但他惊奇的发现驿站里居然连一匹马都没有。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驿站的人一把拉住说什么也不让他走,必须要吃饱喝足了才能走。梁子康本来想拒绝,但看着那一桌子的好酒好菜,难免受到诱惑,于是就大吃大喝起来。等到酒足饭饱之后,梁子康赶紧骑着疲惫不堪的马,继续追赶韦孝宽。然而到了下一个驿站,又是一匹马没有,而且还是不吃饱不让走。就这样,梁子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人是醉的,马是累的,怎么可能赶得上韦孝宽?韦孝宽也因此顺利脱离了险境。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回长安,而是停在了洛阳组织防守。因为他知道洛阳的重要性,一旦洛阳这样的大城市落入到尉迟迥的手中,那麻烦可就大了。同时他又马上派人回长安,向杨坚并主动请命讨伐尉迟迥。
此时的长安,杨坚得知韦孝宽的消息后,心中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尉迟迥的造反已成定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他望着皇宫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决心:“无论如何,这场权力的争夺战,我一定要赢!”
而在相州,尉迟迥得知韦孝宽逃脱后,怒不可遏。“韦孝宽这老狐狸,竟然让他跑了!”他咬牙切齿地说道,随即加快了造反的准备工作。一场席卷整个北周的“三大总管之乱”,就此拉开了帷幕。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北周的命运,即将在这场动荡中发生巨大转变。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野心而战,他们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争中被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