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十年,上得讯,命季氏寻遗物。返,告曰:“桃树在,未见庐,不似有人迹。”上大惑,命复查。廿二年,蝉初鸣。季氏携物而归,曰:“芜苏道中所得也。或曰某年某日大风,降碎纸片。捉之而视,俱情辞也。有能赏者,特聚之以藏。岁久蠹生,今诚难辨矣。”上辨而读之,肺腑俱恸,亲制芸签以护。尝临风独处,对月枯坐,冷嚼残句。有“春误入,隔帘还见、蜂逗写花人。”“残梦须还,不放卿卿去。鹣与鲽,非此安得聚?”“凌波曳雪轻入梦,梨涡浅,遮尽紫薇。”“似旧时,月帐朦胧,素断烟景。芰坐清欢,手戏鸳鸯影。”“算天上,一岁还一聚。剪烛何时?桃腮犹腻,问君不语,生死两无趣。”“伤心不在断红堕,在尘觞醉少,黍梦情多。但恨。幻身不老,梦骨消磨。”等句。明微二年,上尝思补其辞,不得,乃罢。后册随葬,不复得见。
山人曰:“枕函累蓄红豆子,隔梦安得寄相思。”
潜渊曰:“会否君生实吾死,重泉唤彻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