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内容简介
《同学》以二十世纪80年代初师范学院毕业的几个同学的爱情、事业和子女教育为脉络,描写他们努力进取、跌宕起伏的人生。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那些刚刚跨出校园小伙的愿望,他们怀揣梦想都想找一个漂亮的纯洁的姑娘,为此进行着艰苦的追求和等待。
李志军比同学大几岁,对找女朋友一点都不愁,因为他要求太高了,曾对同学说,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该有的都有了,就是要找一个如花似玉的黄花女慰劳自己,才对得住劳苦拼搏的前半生。在找对象问题上,长相不迷人的不要,谈过爱恋的不要,历史不清白的不要,别人前前后后人家给他介绍了好多姑娘,都以历史不清白,长得不咋样,目测不过关而否定。一拖再拖,让母亲为他的个人问题焦愁死了。马有光找对象,尽管不像李志军那样刻意,但也有自己的目标,就是要找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不是他喜欢的姑娘找上门来他都不要,他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搞得人家模棱两可。是他喜欢的,他会主动出击,哪怕冒杀头危险都敢,想方设法、花言巧语、物质利诱把申红艳骗到手,他高兴极了,大办婚宴来显示自己,婚后生一个女孩,他不高兴气昏死过去了。后头又去抱养情妇代孕生子,受到法律惩罚。严建成也有自己的观点,就是要找一个纯洁漂亮的姑娘。如果和人家谈过恋爱她的贞操就说不清了。因为现在的人不像过去那样规矩,两个在一起什么都干得出来,那样的女生让他畏惧三分。在爱情问题上他很不幸,因为多数姑娘都嫌他家是农村的不愿和他交朋友,使他难难找不到对象。为此,他非常苦恼、焦虑,担心自己找不到对象。进城工作后条件改变了,但人家并没有改变对他的看法……一个个都结婚了,他没有办法,最终和一个农村姑娘向爱花结婚,了却了他的终生大事。张旺倚仗自己家庭优势,玩了无数个女朋友,那是玩一个甩一个,最后落得“花花公子”的称号。……最后找到学院舞蹈系老师像标本一样的马菲菲结婚,马菲菲为了防止他去跳舞另寻新欢,对他实行了“三光政策”,包里一分钱都搜光,使他潇洒不成了,最后变成一个样样都听老婆话的趴耳朵。
在人生事业上,由于各人的观念不同,有的继续从教,有的改行从政。几十年发展结果却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让一些人扼腕长叹!
李志军分在城郊一个中学,两个月后调市一中,让他高兴极了。沉静下来又让他感觉有压力,因为他毕业学校没有人家牌子硬,怕人家骂他小瘪三。有压力就有动力,他不甘落后,白天黑夜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去,他所带的班三年高中毕业考取清华4人、北大6人,其它重点17多人,一般大学23人,升学率达百分之百,取得了一中建校以来最好成绩,全校师生,全市人民都震惊了,使他成为教育战线最年轻的新秀,并提升为教务处主任。但有几件事让他认识到教书没有地位,没有前途,只有到行政部门才有希望,才有舞台。在那里呼风唤雨,指挥千军万马改天换地,人生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但他万万没想到,事物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你想干大事,想当官就能实现。岳父怕他吃亏不肯帮忙,他偏要调行政部门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他自己去咨询、争取,结果调建设局任科长,后任副局长。最终二十几年的努力、愿望化为乌有,工作原步踏,没有提职加薪,没有当成一把手,每月比从教同学少几千块,出现了扁担无抓两头滑的结局,让他非常失望、痛苦和悲伤。
马有光工作分得差,看到学校那种破烂环境心都凉了,想混一两年溜走算了,后又担心那样会造成不好印象,今后哪个学校还敢要你!结果打消了混的念头。在校长再三要求下,他接管了一个差班。为了搞好这个班,他坚持纪律教育和理想教育相结合,对调皮学生实行严管,收到很好的效果,把一个差班调教成一个好班。纪律好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两年毕业考上重高、中专共10名,改写了岩寨中学年年打光脚板的历史……。在学校干了几年后,他觉得长期在教育部门干没有什么前途,读个大学出来还赶上自己父辈,那太逊色了,决心改行从政。他改行后适应能力很强,并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很好成绩,先后升为国土局副局长,局长。本身有很好前途,但他传宗接代思想严重,背着老婆包养情妇代孕生子,被老婆申红艳告发后当场抓获,结果被“双开”,以重婚罪和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从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严建成分到南坡中学教高中,那些学生是市、县中学选了又选的剩余生。但他们有走出大山的强烈愿望,冬季天寒地冻,他们又早又晚,穿着单薄衣衫在教室里刻苦学习,令严建成很感动,他要帮他们走向成功之路,天天下晚自习辅导,到城头中学找试题来,自己刻钢板油印出来发给他们练习,第一年没有考好,第二年取得较好成绩考上几个学生。之后,参加教材教法过关考得好调到城里中学任教。他认为环境改变了,样样都好办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他教的那个班是全县的尖子生,对前途有很高的期望。他们认为,我们要毕业了学校安排一个年轻老师教我们是不负责的表现。然后,在课堂讲话、打闹,有意扰乱课堂纪律,让严建成很为难。之后,在学校部分领导操纵下,他难难评不上职称,他日子难过极了。在万般无奈情况下被迫下海打工,在沿海漂泊两年后,教育部门整顿教师队伍又回来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认真教好学生,在极端艰难条件下坚持二十余年,最终夜明珠终于闪光了,他评上正高,成为享受省级津贴的专家。
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希望儿女清出于蓝,胜于蓝,在他们基础上发展得更好,更有出息,那就满意了。
李志军儿子李睿长得好,虎背熊腰,是个富贵相,在爷爷精心培养下成绩很好,他对儿子前途充满信心。曾多次在同学喝酒时,朗诵那首最能表达他内心情感的诗:可惜,我不是皇帝的后代;不怕,我们是帝王的祖先!每次朗完后,大家都抱以热烈的掌声,他就更加得意了。后来,看到老婆对孩子过分娇宠,买这买那非常反感。他要按自己想法来培养儿子,但他的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方法遭到老婆和岳母的反对,产生了抱怨情绪。特别是从政后,整天沉浸在吃喝玩乐中,对儿子放任自流,发展到逃学,打游戏,跳舞。本身可以制止,但自己混得不好,对儿子没有兴趣了。他还认为,实在考不上大学,可以安排到建设局下属企业去,说不清楚今后还能混出个老板来!后头更放松管理,让他自由在网吧、歌厅逍遥,逐渐蔓延到谈恋爱、同居、吸毒,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又不按要求送戒毒所戒毒,而是用钱把他保出去,为了诓住他的心,还让他找小女生到家里玩,最后葬送了一个好端端儿子的前途,让他悔恨死了。
张旺从大学时代起就是个大玩家,打牌、跳舞样样都行,和学院舞蹈老师马菲菲认识结婚后生了个女孩。老婆说,得个女孩正好,我想当舞蹈家没有实现,正好把女儿培养成舞蹈家,我做她的坚强后盾愿望就可以实现了。在家庭事务中,马菲菲比较强势,样样都争着管,张旺想你爱管就管吧,自己正好当甩手派少操心,那样马菲菲就按自己意志来培养女儿。她喜欢追赶时潮、上名校,多才多艺,读小学就叫女儿练舞蹈、学钢琴,占用了大量休息时间,造成上课打瞌睡,学习不好,高考文化课没上线,去读了一所民办舞院。不久,她们学校刮起留学风,那些人把留学吹得天花乱坠,女儿艾迪迷惑了,相信了。认为自己学不好就是老师教得差,读这类学校出来根本没有前途,不如趁早出国留学才有希望。后去留学因语言不通学不走,后转到英语语系国家去留学,仍然是学不走,结果天天在教室里玩手机、打瞌睡,或是出去逛超市、游山玩水、看演出混日子。几年留学,花掉了家里两代人的工资,卖掉一套房子,借了四五十万元债,最后连毕业证也没捞回一张。结果报考公务员不够格,差工作她不愿去做,只有天天在家里混日子,而且习惯反常,白天睡觉,晚上上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没煮饭就叫外卖,真正变成“啃老族”了。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应芝,农村出生,人瘦小,受人鄙视,李志军等人很瞧不起她,有事无事就贬她,让张应芝在同学面前很没有尊严。在教学过程中又受学生欺负,让她日子很不好过。但谁也想不到“先天不足后天补”这句话的真理性。人家介绍一个帅小伙,丈夫对她关心备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她用传统方式教育儿子,让他考上清华大学,后分到北京某研究所工作。李志军认为,无出息人家仔子那样争气,考上清华又分得好工作,让他很想不通,嫉妒死了,说,老天怎么那样不公平吗!
岁月匆匆,日月如梭。几个寒暑,几度春秋,就到了人生暮年,看到人家子女成才,自己儿女不成才;人家领高工资,自己领低工资,甚至失去饭碗,感慨万千!有的高兴,有的悲伤,有的忏悔,那怪谁呢?只怪自己好高骛远,贪图享受,不负责任,走到人生的难堪境地。以李志军为代表的人物,不甘心就此沉沦下去,痛定思痛,有所醒悟,想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才能雪洗自己的耻辱。在他的倡导下,准备组建一支“青少年思想教育宣讲队”得到大家响应,他们要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写成材料,到各个中小学,社区、村寨、家长学校去宣讲,让别人引以为戒,不再犯他们类似的错误。
2023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