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美的化身,自然会受到人类的喜爱。喜爱了就会欣赏,就会赞美,就会联想。“以看类形”,“以闻类形”,“以听类形”的联想,让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挪移在一起,把不同感官的感
“影”随“形”的静息和动态,表现出审美对象的朦胧美或动态美,营造出一种超出“形”态的意想不到的既抽象、神秘又趣味无穷的美。“舍形而悦影”让诗词更能传神,更微妙生动,更有气
几乎所有有点名气的诗人都写过柳,写柳的诗篇不可胜数,可唯独什么雅号也没给柳。。千百年来,弄得柳树“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实在是不公啊!
当一个人的才识才智和内在品格沉潜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英华发外”,生成一种气象。
“诗情茶助爽”,一篇篇优美的诗文如同珍泉流注,珠玑飞溅。即使“酒仙”李白,斗酒诗百篇,“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需茶”。中国的鸿儒就是这样从茶的雅品和酒的豪饮中走出来的,中国哲
在熬过了夏雨的狂躁,秋雨的萧瑟和冬雨的凌寒后,霏霏、绵绵、潇潇的春雨迎合了人们对温柔的那份期盼的心情,滴滴在心,温柔得醉人。
梦是白日心曲的续唱,是白日里情感、期望和寄托在夜间的延续和演化
手机摄影的爱好者们,把发生在时间流和空间流中最美的靓点,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化为了艺术的视觉图像,其乐融融。
当腊梅花谢了的时候,梅香飘散,让柳树、迎春、连翘和蔷薇最先怀了身孕,枝上的苞芽越鼓越大了,从初抽出一丁点儿嫩芽,到嫩芽慢慢地萌动,慢慢地伸展,时时变幻,真是一天一象。
初冬依旧顽强地生长着一些嫩绿的小草、青绿的树芽,它们娇小玲珑,如婴儿般浅颦淡笑。这些隐喻着生命色彩的鲜活的枝叶,那一点点嫩绿,或者半黄半绿,虽经秋雨寒霜地打磨,依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