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何须叹嗟”,虽然人生短暂,但未来依然充满可能,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且随天意,任彼蹉跎”,表达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回应前面的支持。
“善哉此夜,流光未赊”,感慨此生美好,不应辜负时光,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
“愿共明月,长照山河”,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情感深沉而内敛。
总的来看,这首诗表现的是一位少女初见一位侠士,以琴声和诗句抚慰侠士仇怨的心灵,情感含蓄而温柔。而侠士也是积极回应,以剑鸣回应少女的琴声,表达内心的感慨与片刻的宁静。然后少女进一步表达愿意默默陪伴的心意,情感细腻而坚定。接着侠士以明月为喻,含蓄地表达对未来的期许,情感深沉而内敛。全篇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虽然平常弹奏的比较少,但在一定的氛围中温柔与豪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深刻的氛围,和当时的场景也是相当的契合。
林殷三唱完之后,用手端起酒杯,把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站了起来,朝张静拱了拱手,以示谢意。
张静见了,也是立即手指轻划筝弦,应声而止,站起身来,朝着他回起礼来。
林殷三说:“今天主人既然没有回来,那我明天再来。”说完大踏步走向西厢房,将张信背在身上,向张静微微躬了一身,然后走出了大厅。
张静跟在身旁紧随他的步伐,把他送出了院门。
一出院门,就见他在几个起落间已经走远了,唯有他的背影在前面,再几闪就已经不见了。
张静这时却并没有立即返回,而是站在原地,眼望着前方,一动不动,静静地出神。
跟在身边的蕊儿却忍不住打破了这宁静,对着她说:“小姐,外面有点凉,我们回去吧?”
张静说:“我不冷。再呆一会儿吧!”
她实际上头脑中只是一片空白,自己心中也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或者要干什么,只是想呆会儿。
蕊儿后来又催了两次,张静才慢慢地转身回到了院内。
一进大厅,就看见大厅里坐满了人。
这些人刚才可都是溜之大吉,躲得不见踪影,这个时候却在突然之间,又不知从什么地方全都冒了出来。
大伙儿见张静进了大厅,都“刷、刷”地一齐站起身来发问:“那个人走了么?”
“他说了些什么?”
“他什么时候会再来?”
“他上岛来是报仇么?”
“他要找谁?”
……
张静对这些人早已从内心里开始鄙视起来,说什么英雄豪杰?遇到危难的时候,没有人敢上前担当,而是一个个逃之夭夭,唯恐灾祸上身。但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弱女子,又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也只好表面上淡淡地说:“他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