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志强的头像

党志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12
分享
《家在何方——我的家族故事》连载

第一十五章 永久失学

1964年春天,铁庄大队为了在韦庄公社的收入评比中获得好名次,同时,为了增加大队的收入,在副业方面开办了砖厂。砖厂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制坯,罐窑焙烧技术。党明山因为有制砖坯的手艺,就被大队抽调到砖厂所在的前铁庄村制作砖坯。制砖属于副业,挣的工分比干农活挣的工分要高一些,而且,如果个人做的砖坯数量超过规定的任务量,还会有额外的现金补助,因此,党明山在大队做砖坯时候,家里的收入比在生产队纯种地稍稍有些改善。然而,砖厂开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被“四清”工作队认定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而叫停了,于是,党明山不得不回到自己的生产队里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1964年9月,党永贵考上了韦庄高级小学,上高级小学需要住校,一学期除了两元的学费外,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和食堂搭伙费等加起来也差不多要两块钱。因为党明山做了几个月砖坯,队上给现金补助足够缴纳党永贵的学费,因此,党永贵顺利报名上了小学五年级。

在韦庄高级小学住校的党永贵,宿舍在学校的建国楼里,建国楼是一栋两层木楼,宿舍里面有一张长长的砖砌的实心炕,学生每人两砖半的宽度,刚刚足够平躺下睡觉。上课的地方则在一栋名为五福堂的连楼里。上学期间,党永贵每天的伙食是两个杂粮馒头,一顿一个,一天两个馒头,再没有多余的吃的了。因为自己家境贫寒,没钱吃菜,离家上学时,党永贵就用本子纸从家里包一些红辣椒面,吃饭的时候把辣椒面撒在掰开的馒头里当菜吃。冬天的时候,有时红薯会成为自己的主食,一顿一个蒸红薯。有时,他的主食是红薯做的馒头,红薯馒头一冷就变成了瓷疙瘩,硬得咬不动,必须加热了稍微软和一点才能吃。

当时,学生们背的无论是麦面馍还是玉米面、荞面或者豆面馍,平时就挂在自已睡觉的通铺头顶墙上钉的钉子上,上课前每个人把自己的吃的用网兜装好,放到学生灶的笼屉上,灶上统一蒸热。冬春季馒头不容易霉变,可以一次背六天吃的馍,而夏秋季天气炎热,背的馍则只能放三天,否则就会霉变,因此,夏秋时节,党永贵每次上学就背三天的馍,也就是六个馍,吃完就走路回家取一趟馍。

党永贵因为食物有限,每天两顿饭,每顿饭就一个馍,由于一直吃不饱饭,营养跟不上,因此他的个子在同年级的男同学中几乎是最矮的。上体育课时,以及课间和放学后的课余时间里,男同学们往往喜欢一起参加打篮球之类的体育活动,而党永贵几乎从来不参加,他知道自己必须保存体力,因为自己有限的食物根本不能支撑他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而且运动则会进一步加剧饥饿的痛苦感。在学校让学生们选修课外活动项目时,党永贵有意没有选体育方面的项目,而是选择了笛子吹奏,因为学音乐不费体力,这样,党永贵跟着老师学会了吹奏《东方红》、《白毛女》、《大海航行靠舵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几首当时流行的曲子。

尽管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尽管吃的是杂粮馒头,然而,党永贵的学习成绩却永远是班里排在前面的,特别是他写的作文经常被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党炳文表扬,党老师经常把党永贵写的作文当做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听。

有一次,党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的父亲》,党永贵由于经常听养父党明山讲他旧社会里学相公时怎么吃苦甚至挨打的故事,就把养父的故事写进了作文里,班主任党炳文老师看了他写的作文后,觉得写的很好,很感人,就让党永贵通知自己的父亲党明山到学校给同学们作个报告,忆苦思甜,讲讲自己的人生故事。

党明山接到儿子学校邀请做报告的任务后,他特意提前向生产队请了假,在约定的日子来到的当天,党明山特意把自己收拾了一翻,出门前,他用自己那一把用了多年的旧剃须刀把自己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之后,他跟着儿子党永贵一起步行向韦庄高级小学进发。父子俩一起走路从韦庄城的北门进了韦庄城,来到韦庄高级小学位于崔家巷西头的正大门。一进学校大门,党明山一眼就看见了学校门口墙上用作的宣传和通知事情的黑板上,正用红色的粉笔写着“向党永贵和毛爱民同学学习!”的号召,党明山看了心中非常高兴,感觉自己的这个儿子给自己挣光了。

党明山做完报告后,老师和同学们都热烈地为党明山鼓掌,一时间党永贵父子俩成了同学们饭前课后热论的对象,而党永贵本身又是学校评选的学习标兵,于是,风光无限的党永贵开始令不少同学羡慕嫉妒恨了。

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了,党明山告诉儿子党永贵,家里付不起他的学费了。已经开学一周了,全班同学里唯独党永贵的学费未交纳,学校财务不停地催促班主任党炳文老师向党永贵讨要学费,这对党永贵来说是个很难堪的事情。党永贵回到家,见到父亲党明山后,低着头,手捏着衣角,小心翼翼地轻声对养父党明山说:“爸爸,班里就剩我没交学费了,今天班主任又催要学费了,他让我捎话给你,让你赶紧帮我把学费缴一下。”

经济压力大的党明山一听到儿子要钱就有点来气,“家里没钱给你交学费了,家里就那点钱,吃穿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钱给你交学费?去!你向学校申请减免学费吧。”

听了养父的回答,党永贵眼睛里噙满了委屈的泪水。尽管心里很无助,但为了能够上学,他还是鼓起勇气,给班主任党炳文老师讲了自己家的困难情况,说自己想向学校写申请减免学费。班主任党炳文老师很喜欢班里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愿意让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于是,党老师特意组织召开了班会,给全班同学介绍了党永贵家里的情况,由全班同学表决同意不同意给党永贵同学减免学费。全班同学同意后,班主任党炳文老师又把党永贵的减免学费的书面申请,自己的家访情况,全班同学的意见等情况提交给学校校委会开会讨论,最终学校同意减免了党永贵同学二元钱的学费钱,而书本费学杂费搭伙费等其他费用则不能减免。党永贵把学校的决定告诉父亲党明山后,党明山才把不到二元的书本费学杂费搭伙费的钱交给党永贵,这样党永贵才得以继续上学。

高小之后的两个学期,每到开学时节,党永贵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学校申请减免学费,申请学费减免的程序又完整地走了一遍又一遍,全校就他这么一个家里特别困难的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对党永贵来说,班主任党炳文老师一直是那个热心帮助自己的贵人,党老师是所有老师中最看重党永贵且最愿意无私地帮助他的好老师。

党永贵深深地知道自己上学的机会不易,因此他非常珍惜自己求学时光,他每天如饥食渴地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心中憧憬着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幸的是,党永贵的美好愿望还是落空了。不久之后,党永贵便永远地丧失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1966年,正当党永贵上高小六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5月下旬,韦庄高级小学开始了批判“三家村”的活动,联系实际,矛头转向教师。而韦庄公社铁庄大队则早在1966年6月初,就在公社驻队工作组督导下的开始批判起党明山和地主、富农等几个五类分子了。

原来,党明山回到党家原村后,仗着自己有文化,又当过工人,平时自视清高,看不惯有些村干部和村民的侵占集体利益行为,又说话不大注意,得罪了一些生产队干部和村民。然而,他最不该得罪的是韦庄公社驻队社教干部李肖乾。

李肖乾本是澄城县公路局干部,1964年,作为县上督办“社教”的干部在铁庄大队驻村。李肖乾一心想在自己驻队期间做出一番政绩来,好作为自己将来升迁的资本,在李肖乾的努力下,党明山的二达党树堂家的成分被从上中农重新划定为富农,铁庄大队的为扩大收入重新开办的副业砖厂也被李肖乾主导的工作组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被迫关闭,这是李肖乾驻村以来做出突出成绩。李肖乾觉得这些成绩还不够,在粮食生产方面他最好还是有些成绩才行。然而,铁庄大队土地贫瘠,又没有水浇地,粮食产量不行,想出成绩很难。于是,李肖乾打算在上交公粮方面采取一些手段,他准备采用大跃进时的做法,虚报粮食产量。恰好在1965年时,党明山被社员选为自己生产队的会计,他知道虚报产量带来的后果,因此不愿意配合驻队干部李肖乾在粮食产量上做手脚。由于党明山不配合李肖乾高报粮食产量的要求,李肖乾心里非常气愤,他决心整治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曾经当过工人的党明山。

李肖乾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党明山以前是广元棉纺厂的一个制砖工人,他心里就嘀咕起来,“棉纺厂有纺织工人和机修工人那是正常的,怎么可能有制砖工人?这个党明山肯定不正常,他一定是在哪个劳改农场倒过砖,如果他真是工人的话,哪有工人主动放弃工人身份跑回农村的?他的脑子难道进水了不成?如果党明山是在劳改农场倒砖的话,那么,他大概率是个历史反革命。”

基于自己的推测和逻辑,李肖乾罗织出了一系列党明山的罪名:历史不清,黑人黑户,无迁移证,来路不明,历史反革命。并组织了大队干部和村民对党明山进行批判。由于党明山得罪过自己生产队干部,党家原村的队干部明明知道李肖乾想收拾党明山,而且所罗列的所谓党明山的罪行都是子虚乌有的,最起码党明山是党家原村走出去又回村的人,怎么会是来路不明呢?然而,没有一个队干部站出来替党明山说话,他们正好也想趁此机会教训一下平时爱乱说话的党明山,因此并不介意来了落井下石。党明山当然不承认自己是在劳改农场倒过砖,辨称自己是广元大华纱厂自办砖厂的工人,然而,这时根本没有人会听他的辩解,更没有人会真正去调查,自此,党明山开始受到了一轮又一轮的批斗,反复被要求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

基于李肖乾罗织出党明山的罪名,文革一开始,党明山就成了铁庄大队批斗的对象。党明山为了自证清白,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细细写在纸上,几乎是每一年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都交代的清清楚楚,然而,批斗他干部和后来的红卫兵依然不依不饶,说他故意隐瞒和遗漏了一些历史问题,历史问题不清楚,这样,党明山时不时会被拉出来在各种批斗会上被批斗一番。最终,党明山失去了贫农的成分,被归入了地富反坏右的行列,养子党永贵自然也跟着自己失去贫农的家庭成分,成为“黑五类”的子女,人生的轨迹从此被不幸地改变了。

因为文化大革命,考试升学的制度停止了,小升初由考试升学变成了推荐制,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依据,而是学校征求各大队的意见,只有各大队推荐的高小毕业生才能上初中。

由于党永贵是学校培养和评出的学习尖兵,班主任党炳文老师曾经给学校和铁庄大队做过工作,希望把党永贵按照“可以改造好的子女”推荐上初中。然而,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揭批“牛鬼蛇神”,韦庄高级小学开始有人张贴批斗校长孔凡真和党炳文老师的大字报,其中就有入党积极分子青年教师范有春,他大胆地揭露了党炳文老师和校长孔凡真把黑帮和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子弟如党永贵等培养成尖子学生的罪行。

党炳文老师因为遭到批斗,离开了教学岗位,新来的班主任张老师不了解状况,知道党永贵学习很好,想把他推荐上初中,在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时,班里的一名来自铁庄大队的女同学范招弟英勇地站起来说:“张老师,党永贵他爸是历史反革命,他是黑五类子弟!”

党永贵听到同班同学当着全班师生面前说自己是“黑五类”子弟时,他低着头,恨不得找个缝钻到地里面去。党永贵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上初中了,气愤而无奈的同时,他心里还感到非常的惭愧,他觉得是自己连累了亲爱的班主任党炳文老师,导致他挨了批斗。此时,渭北高原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然而,党永贵的心却冰到了极点!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