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仲山的头像

孙仲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01
分享
《厚土》连载

第三十八章 土改了

会唱皮影戏的魏景山从汶州府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鬼子投降了!平时那些趾高气扬的鬼子任你打,任你骂,就是不还口,还有,那些汉奸摇身一变,又成了国民党了!”

齐岭的人闹不明白,为啥那些汉奸没有被抓起来枪毙,马石河维持会现在又叫乡公所了,当家的还是马老九。

陶凤武又抖起来了,说实话,以前在齐岭能和他斗的他最怕的是陈西良,自从陈西良被镇压以后,作为也是汉奸的他倒也老老实实,他也害怕被镇压。

现在鬼子投降了,汉奸摇身一变,又成了国民党。

八路军的势力也在壮大,齐岭的民兵组织规模也大了不少,不过老魏家的人参加的少,现在齐岭的民兵连长是杨宝信。

很快,从江苏那边过来了新四军,玉石头带着儿童团去欢迎过新四军,并见到过那个高大威猛的罗司令。

齐岭的土改工作也开始了,重新划分了成分。

随着土改工作的开始,马石河乡公所被新四军撤销,陶凤武抖了几天,又不知所踪了。

魏伯贤只有十几亩地,划成中农,魏景义和魏玉林也划为中农,只有魏玉峰一家划成了贫农。

国民党占据了汶州府,见新四军闹土改

不断制造摩擦,杀了不少共产党和土改积极分子。

新四军军部设在汶河岸边的河洼村。

“五叔!新四军攻打汶州城,你还是担任担架队。”

杨宝信找到魏玉林。

这个没有商量的余地,魏玉林只好答应。

他还是和秦洪梁一副担架,跟着队伍到了汶州城外。

他远远的看到汶州城上架着无数的机枪,新四军战士踩着梯子攻城。

机枪吐着火蛇,攻城的部队伤亡很大。

他和秦洪梁不停的往下抬伤员。新四军没有重炮,攻城很难。

他亲眼看到战士们在攻城前喝壮行酒以后,顺着往城墙上攻。国民党的机枪像爆豆一样密集。

汶州府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高大坚固。

魏玉林清楚的记得,那次攻打汶州城,足足用了一个月。

最后,战士们用一口巨大的棺材,填满了炸药,在城墙下面挖了一个洞,把棺材塞进去。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城墙炸出一个豁口,战士们顺着豁口往上冲。

豁口上是无数拿着大刀的国民党兵,那个场景魏玉林永远忘不了。

无数战士冲向豁口,魏玉林看到上面敌人大刀挥舞,好多战士被大刀砍中,倒在血泊之中。

地上都是鲜血,但是冲锋号一声比一声急。

最后几个战士踩着牺牲的战友,冲进汶州城。

汶州城里的国民党跑的跑,抓的抓,大个子的罗司令站在城门口大声的向战士们讲话。

新四军胜利攻下汶州城。下面乡村中,各个村的民兵队伍迅速端了各处的乡公所,一些地主老财匆匆逃走。

如火如荼的土改工作开展开了。

齐岭村民兵连长杨宝信,妇救会长张宝英,党支部书记孙玉良。

斗地主,分浮财,各种工作迅速展开。作为儿童团长的玉石头也积极投入到土改中。

魏玉林看着那些忙碌的人,他心里有些羡慕。

魏运孔因为会过,他家地多,划成地主。他早已不在了,他的儿子魏洪奇当然也划成了地主。

那时的魏洪奇已经五十多岁了,在批斗他的时候,他被反绑双手。

头上带着纸糊的高帽子,他看到周围斗他的都是老庄氏邻。

他弓着腰,嘴里低声哀求着:“我老了,你们给我绑的松一点。”

没有人搭理他,他又说了一句。

他的话终于把杨宝信惹火了。

“老地主,你剥削我们,压迫我们为什么不说轻一点,现在我们当家做主了,你让我们对你轻一点,你这是皮松了。”

他话音刚落,民兵刘宝全对着他弓起的腰就是狠狠一脚,他一个前扑,脸朝地,登时就破了一大块。

满脸是血的他赶紧站起来,若不然,他明白,若是在装,还要被打。

陶凤武跑了,陶凤儒成了地主。陶家大院也被贫民分了。

分到陶家大院的是张玉俊弟兄仨,因为他们家一贫如洗,所以给了他们齐岭最好的房子。

其实张玉俊他爹也有很多地,继承了他爷爷的遗产。当时他们家分家的时候,弟兄三个分三百亩地,一人一百亩,张玉俊他爹分了地之后,有了他们弟兄三个,就参军走了,具体参的什么军,齐岭人没有人知道,后来传言说去了什么外国。

张玉俊他娘是江苏人,不会过日子,吃饺子还要油炸,滚烫的饺子捞出来,晾干皮以后再接这烧热油炸。

张玉俊弟兄三,半大小子比猪能吃,再加上张玉俊的娘,四个人没用一年把一百亩地吃干净了。

张玉俊的娘在齐岭混不下去了,带着三个儿子去了骆马湖边一个小镇。虽然张玉俊的娘不会过,但是张玉俊会过,在骆马湖边盖了青砖房,弟兄仨都娶了媳妇,张玉俊的娘看着儿子们都出息了,一伸腿,撒手而去。

本来他们在那个湖边小镇上日子都过的可以,张玉俊家还喂了大水牛,谁想到那年天天下雨,骆马湖涨水,大水淹到房顶。张玉俊弟兄仨倒是年轻,把妻儿家小都带出来了,可是家产都沉入骆马湖底,大水牛也被大水冲跑了。

弟兄三个加上妻儿老小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大人孩子饿的喝西北风。听说家乡闹土改,凡是穷人都分了田,分了屋。弟兄三个抱着侥幸的心理回到齐岭,几个堂叔兄弟因为有地,都划成富农。反而他们因为穷的一文不名,不但分了田,还分了陶家的大宅子,这就是有名的分厘没有进齐岭的典故。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