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祥和的头像

祥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01
分享
《大学梦(第一部)》连载

第二章 突来的灾祸

1、商业陷阱

       由于到了高三,按学校的一贯规定:高三学生不再放暑假,国梁也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虽然国丰考上了他们学校的高中,有时也会告诉他一些,但毕竟对于家里的情况很少了解。爹的木材生意只是听说不干了,是赚还是赔不知道,他们伙计帐还没算,又去搞大蒜生意了。

九月的一天,国梁回到家,刚一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

“做生意谁也不能保证不赔钱!”一个强词夺理、有点熟悉的男人声音传出来。

“那您的账和钱怎么对不上,赔在哪里也让我心里明白!”国梁听出这是爹憨厚而又恼火的声音。

“您们也别生气,有话可以好好地说。” 国梁听出是自己弟弟国丰的声音。

进到院里面,国梁看到爹和表舅还有另外一个身材粗大的陌生人在争吵。留着小平头、身材瘦小、穿着校服的国丰在一边劝说。

国梁一下懵了,直觉告诉他,看来是做生意出问题了!

“干啥啊,不就是大蒜买亏了,看您们哥俩这个熊样,哪像个男人!”陌生人用粗鲁的东北口音不耐烦地说。

“那我们再算,不算明白不算完!”国梁的爹有些激动。

“那好,咱找中间人算!”表舅也有些不耐其烦地说。

国梁和国丰打了个照面,便一起径直到百货店去找娘。

“唉,您爹他们做生意说是赔了!您爹他真是聪明一时糊涂一世,和人做生意,既没管钱,也没管帐,结果别人说赔了,也不知赔了多少!钱,这不连本钱也难以收回!”娘一见国梁,就忧心忡忡地说。

“怎么会这样呢,木材不是都卖出去了吗,并且价钱还可以,应该不会赔吧?!”国梁有些摸不清头脑。

“木材生意并没有说是赔了,只是后来的大蒜生意亏了,贵买贱卖了!您爹认为不会亏太多,可他们硬是不承认!”娘有些情绪激动地埋怨道。

“我听他们说,要好好算张嘛。”国梁安慰娘说。

“算什么!明摆着表舅和东北人联手在坑骗咱爹!”国丰气愤地说。

“等等看吧”。娘不让兄弟俩再说什么,一向老实的娘不想把事情往坏处多想。

三个男人争吵到后,又一同走出家门到餐馆去吃饭。

“咚咚”,直到深夜,国梁他们才等到爹敲门回家。爹显然是喝多了,走路都有些摇晃。

“咳,人心隔肚皮,竟然把我给算计了,不行,我一定得和他们把账算清楚。”爹喃喃地说,然后又抱头嚎声大哭。

“您快躺下吧,明天再说,只要好好的给他们算清楚账,也许能少亏些。”娘把他扶到床上躺下。

“算什么算,他们早已经算计好要坑我们!”爹嚷嚷到,然后呕吐一番,一直折腾到后半夜,他才逐渐睡去。

国梁和国丰安慰娘一下,心情沉重地回房睡觉。

“哥,您说咱爹在账方面能算过他们吗?”国丰躺在床上问。

“这不好说,做生意的事真难琢磨。俗话说得好,生意好做,伙计难找。”国梁叹了口气。

“表舅,真不是东西,竟然也和外人来害咱们家。”国梁恨恨地咬着牙说。

“大家都说他是狼羔子,六亲不认。”国梁有些激动。

“告诉爸,找个咱信得过的老会计帮他们算,账一出来就去告他们,看他们给不给钱。”国丰说。

“这也好,睡吧。”国梁不说话了,国丰在另一张床上也转过身去。

第二天,等兄弟俩起床时,爹已经出去了,听娘说他们开始算账了。国梁和国丰吃过早饭,便到玉米地里去拔草。走在街上,看到的是忙忙碌碌的老人、女人和小孩,村里的劳力大都外出打工,他们家里的农活只好由他们来干。国梁哥俩和认识的人打着招呼,不一会便骑车来到自家玉米地头。玉米已经抽线,花粉落得满地都是。他们二话没说便钻到地里干活。玉米地可不是好玩的地方,人在里面又热又脏,花粉和尘土落在头上、脸上、脖子里奇痒无比,尤其是出了汗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国梁和国丰作为农村孩子早已习以为常。哥俩边聊边干活,希望尽快把草拔完。

等哥俩干完时,都已经是筋疲力尽,汗水沁透了衣服,满脸都是灰尘。

“两个大学生下地干活了!”一个满脸黑黝黝、布满皱纹的老男人笑着说。

国梁一看是一贯和他们开玩笑的刘大爷。

“刘大爷好!”哥俩一起说。

“您老人家可别像头牛似的,一天从早到晚的只知道下地干活,千万别累坏了身子!”性格开朗的国丰打趣地说。

“傻小子放心吧,您大爷的身子骨硬朗着呢,哪像您们书生细皮嫩肉的!”说完呵呵地大笑起来。

大家边打趣地说着,边一起往村里赶。

谁也没想到,后来这位刘大爷不久得了胃癌,到医院查处结果来,却因为高昂的治疗费用而没有接受住院治疗,和其他同样得此病的穷人一样,只好忍痛躺在家里等死!也不知怎的,看上去人们是生活似乎比以前富裕了,但生活质量和安全却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物,更是让人无比担忧。社会上不断涌现食品安全问题是件。什么地沟油、苏丹红、黑心棉、黑心豆腐、毒奶粉、毒牛奶、毒饮料、催长素、保鲜剂等等,一件件都让人触目惊心。使人不敢再买和使用加工成的商品,但的整个社会环境每个人又无法改变,各种商业不道德行为又防不胜防。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不断地遭到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更加得不到保障。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公民,生活质量和安全更是无法保证!据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已经瘦得皮包骨头!想到一些富贵之人,为了治病,千方百计、不惜代价地四处寻医的豪迈气势,让人明显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确存在着生存上不平等的社会待遇。

        2、强制执行

        回到学校,国梁心里一直不踏实,总是担心爹他们的生意真的会赔,他怕父母会经受不起这突来的打击。国丰也不告诉他真相,虽然有时会向家里打电话询问,但娘只是叮嘱他不要管家里的事,千万别分心,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但是国梁似乎预感到家里的日子不会像以前那样平静,父母可能正面对着严峻的考验和内心痛苦的折磨!

这天,国梁正在聚精会神地上晚自习,突然听进门的女同学冲着自己喊“国梁,门外有人找!”国梁听了答应一声,便放下手中的笔和书,快步地走了出去。

“杨梅!”国梁出门一看,很惊讶地叫了一声。找国梁的是和他同级不同班的杨梅,她家和国梁家是邻居。两人同岁,小的时候常在一起玩,后来又一块上的学,学习成绩都很好,有时考试时常会两人争一争二的。在村里人眼里,他们俩可谓是青梅竹马,都是上大学的苗子。两个人可并没想太多,个个很要强,平时以对方为学习进步的榜样。两个家庭都不富裕,孩子又不止一个,所以,他们都很看重上学的机会,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力争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和面貌,这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杨梅修长的身材,瓜子脸白嫩透红,一双大大的眼睛,虽然穿得朴实,但却透着楚楚动人、漂亮女生的神韵。

“嗯,这是大娘让我给您捎的钱和衣物,这个月您就不用回家了。”杨梅低着头,有意识地躲着国梁的眼睛,好像有什么要隐瞒的。

“哦,我娘还跟您说什么了吗?比如,我爹做生意的事……”国梁禁不住地问。

“您就放心学习吧,家里的事您想管也帮不了什么忙!我走了……!”杨梅抬眼看了国梁一下,似乎有难言之隐转身就走。国梁的心一下沉重起来,杨梅以往来找自己往往都是很高兴和羞涩的。国梁望着杨梅慢慢挪动的身影,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伤感,他转身走进教室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继续复习功课。

“漂亮校花又来找您了!”同桌小声地开玩笑说。

国梁没言语。

“怎么了,阴沉着脸,遇到不开心事了?”他关心地问。

“没什么,学习吧。”国梁故作镇静地说。同桌也是国梁要好的哥们,平时两人很谈得来。

下了晚自习,国梁和同学一起回宿舍楼。在路上他又碰到杨梅。国梁把她叫住,国梁在前,杨梅在后,两个人往操场走去。操场上灯光昏暗,零零散散走着一对对的男女同学,有时还会跑过锻炼的同学。对于国梁和杨梅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单独出来走走。他们一前一后走着,一看就不是谈恋爱的。

“杨梅,您就告诉我真实情况吧,我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国梁停下步,转身面对杨梅。杨梅一下拘谨起来,她的呼吸有些紧张。

“我——我大娘不让我告诉您,怕影响您学习。”杨梅吞吞吐吐地说。

“您不告诉我,我心里更静不下来!”国梁有些急躁。

“好吧,听我娘说,您家做生意被人骗了,虽然也算帐了,但还是赔了十多万,您家表舅和东北人算完帐都不见了。您家天天有上门要账的!您爸东躲西藏的,只有您娘在家应付。”杨梅看瞒不住了,只好把真相告诉国梁。

国梁听了心一下凉了一大截,他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继续往前走。

“国梁哥——,您可不要往心里去,这样会影响您学习的,再说,您着急也没用,又不能解决您家的困难!”杨梅用手拽了一下国梁的衣服。

“没事的,您回去吧,我想一人走走。”国梁转过身轻声地对杨梅说。

“好,不过您也要早些回去休息,别想太多。”杨梅关心地嘱咐道。

杨梅走了,国梁盲目地在操场上走着,他真担心瘦小多病的母亲会支撑不住这飞来横祸地沉重打击。“十几万,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有的钱可是借的民间高利贷!等到熄灯号响起来的时候,国梁才麻木地走回去睡觉。

第二天,上完早自习,国梁向班主任请了个事假,便坐上县城开往家去的中巴车。因为他担心母亲会经受不住这种突来地打击,他回去也可能会能安慰她一下。

还没到家门,令国梁惊讶的事发生了。两辆法院的警车正停在他家门口,四周围满了左邻右舍。看到国梁,大家都用充满同情的眼光看看他,有的老大娘还用手拉拉他,让他不要惊慌。国梁心里有点酸,低着头推着自行车进了门。

几个穿制服的人在和村支书说着什么,爹在一边蹲着。娘不断地述说着自家的困难和无辜,还不时地央求着。

“您们看,这是他们正上高三的孩子,马上要考大学了,他可是我们村的学习状元!”村支书看到国梁,马上向他们介绍。他们看了国梁一眼,其中一个戴眼镜地说:“银行的贷款是要尽快还的,不能总是拖着!看来他们家也的确很困难!”

“领导,我们以往可没拖欠公家的钱,这不是被人骗了吗?我们正打算告他的两个合伙人呢,请宽裕一些日子吧!”娘说着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兄弟,您就帮着说说吧,您告我们,我们不怨您!”娘又向站在一边的瘦高个男子哀求说。国梁知道他是村里的信贷员,为了贷款,可没少在国梁家里喝酒、吃饭、拿好处。

“这样吧,您们的实际情况我们也了解了,今天就不拉您家值钱的东西了!不过,要尽快还上贷款!”一个看似领头的法院干部发话了。

“好——,这才是老百姓的好政府”乡亲们齐声说,支书带头鼓起掌来。

国梁的爹站起来给他们敬烟。他们摆摆手,转身往大门外走。村支书、国梁的父母跟在后面说着感激的话。

随着警车的发动机响,车走了,围观的人们也陆续走散。国梁的爹娘呆呆的坐下来好一会才说话,以往他们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

“您不在学校里学习,怎么回来了?!”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问。

“我是担心才回来看看的。”国梁轻声说。

“您回去上学吧,家里有我和您娘,天不会塌下来的。”爹说。

“我——”国梁有些难为情。

“快回去——”,爹有些发怒。

“国梁,您听您爹的吧,去上学吧,再说您也帮不上忙!”娘赶紧劝说道。

“您们可要注意身体,只要有人在,钱早晚会还上的。”国梁默默地推车转身离去。

“再带些厚点的衣服,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可别节省!”娘叫住国梁。

国梁强忍着悲痛机械地点点头。

临出门的时候,娘又追出来往国梁衣兜里塞了些零钱,国梁推辞不下,心里更加沉甸甸地踏上了返校路。

从家回来,国梁再也没回家,大多是国丰给捎带来,有时是已有身孕的大姐来学校送些钱和衣物。他更加努力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情绪低落和懈怠。他已隐隐感觉到自己考上大学的重要性,他要为父母挣口气,要尽快地挣钱为家里分担困难!

有一天,上完晚自习,国梁像往常一样,一个人留下来学习。也不知什么原因,自己感到特别的乏力,两只眼睛也不知怎的有些疲倦。于是他趴在课桌上,想稍微休息一下。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人推了下。“同学,夜已经很深了去睡觉吧。”一个苍老的声音说。

国梁激灵一下抬起头。 一位老人站在他的身边,国梁认识他,他是专门负责锁教学楼的老校工。

“谢谢您,大爷。我这就走。”国梁赶紧收拾东西。

“孩子,别把身体累垮了,要多注意休息,考好成绩可是要效率的。”老校工关心地说。

“好的大爷,以后我会多注意的!”国梁感激地说,收拾好课本,然后和他一起走出教室。

      3、上门逼债

      春节到了,国梁他们学校在腊月二十二放假。已经近4个多月没回家的国梁,想到回家就感到喜忧掺半,不知父母是怎么过的?回到家以后娘迎了出来,国梁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脸色清瘦,嘴唇肿得老高,并有裂口,眼神里带有些伤感。

“娘——”国梁感到心里酸酸的。

“国梁,您的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生活不好?饭还热,您放下行李,赶快去吃。”娘关心地说。

“好的。”国梁默默地放好自行车。

吃完娘准备好的鸡腿和炖鱼,国梁便走到百货店里和娘聊天。娘告诉国梁,国梁的爹已经把表舅和东北人告上法庭,法庭已经受理。银行的钱自从那天法院来人以后,再也没来过。只是借的私人的钱,总是有人来上门要账。

因为快要过年了,大家都忙着操办年货和打扫卫生。国梁也不例外,和国丰一起忙里忙外。

第二天刚吃完早饭,大姐和姐夫鲁德按照农村的习俗,来给国梁家送鱼和肉。

“大姐,您别忙了。我可以做好!”大姐一到家,就开始帮着收拾家务。国梁看到身孕的她行动不便,便劝说她。

“国梁,听说您年底考试不错,我听您班主任说了,您考个一类大学没问题。”姐夫鲁德高兴地对国梁说。

“我的英语还需要再提高些,否则将会拉分的。”国梁忧心忡忡地说。

“我托人从省城给您带回一套高考模拟试题,您可以看看有用吗?”姐夫鲁德从箱包里拿出一包装订华美的十六开试卷出来递给国梁。

国梁打开一看,的确不错,是省教委出的。

“谢谢,姐夫鲁德!”国梁感激地说。

“国丰,这是给您的复习参考书。”姐夫鲁德又给国丰拿出一套高中生各科疑难题解析精编。

“不错,我正好用着,知我心者,姐夫鲁德也!”国梁调皮地说。

大家正高兴的在院内说笑着,突然听到从百货店里传来吵闹声,国梁他们赶紧冲进店里。

店里已经挤满了人。国梁的娘站在柜台里面,正好声好气地劝说着一个怒气冲冲的中年妇女。这个中年妇女中等身材,不大的眼睛喷着火。国梁认的她是刘华的媳妇。

“您们让俺家做担保,借了李二的钱还不上,让他天天去我家要钱,这是什么理?!”她用手指着国梁的娘。

“孩他婶,您消消气!我们会尽力还他的。”国梁的娘劝说道。

“您说的轻巧!您们是不是累赘的我们没有安生的日子过!”

国梁的娘没说什么。

“您们不尽快还就别想过好年,说不定还要抄您们的家!”

“谁敢!”国丰控制不住了,大声说了一句。

“您混帐——”刘华不知从哪里一下子窜了出来。“啪”地扇了国丰一个耳光。

国丰一愣,没想到刘华的媳妇又骂着扑过来。

“您们怎么打人!”国梁的父亲和娘赶紧去拉。

这下好了,国梁的父亲和刘华打在一块,国梁的娘和刘华的媳妇打扯在一块。国梁和国丰一会帮帮这个,一会帮帮那个,他们主要生怕娘受伤害。不知什么时候,刘华的孩子也加入了,还有李二。邻居一看不好,赶紧都过来拉架,后来村支书也来了。等大家拉开,两家各有人受轻伤。村支书把两家训了一顿后,然后让国梁的父亲、刘华、李二一起到村委会里去调解。

国丰的脸肿得老高,大姐只好给他吃些消炎的药,大家很烦闷地吃了午饭。

“咱欠人家的钱,要陪着笑脸说软话,可不能冲撞他们,再说了他们就是靠放高利贷发家的。”国梁的爹说。

“咱欠的是他们的钱,我们可以还他们,但他们也不能侮辱人和打人啊!”国丰不服气地说。

“大家都吃饭吧,钱的事,我去想办法!”姐夫鲁德出来宽慰道。

“您们已经担负了不少,不能再让您们跟着作难了!”娘心疼地说。

“没关系,我的门路广,多向朋友张张嘴而已。”姐夫鲁德坦然地说。然后大家默默的把饭吃完。

第二天,国梁的姐夫鲁德经过一夜的奔波和向不错的朋友张口筹借天刚一亮就把钱送来,帮着国梁家把李二的钱还上。一家人这才长出一口气,总算要平平静静地过一个安稳年。国梁似乎一夜之间又成熟了许多,他用毛笔在一张十六开的白纸上写了一首诗贴在自己的床前励志:

老少亲谁不与钱亲,富攀穷弃孰为小人。

清茶淡饭柴门有何?他日卧龙腾居天阁!

“哥——,哥——,李二家出事了!”中午,国梁和爹正在贴门对,国丰慌里慌张地从外面跑进来。

“怎么了?”国梁问。

“公安局的人把李二带走了,说是他参与拐卖妇女和儿童!”国丰轻蔑地说。

“这样的人太坏良心了,早就该抓!”爹愤愤地说。

“还有呢,刘华也一块带走,说是帮着卖人!”国丰得意地说。

“唉,刘华也是,自己有生意去做,还和这样的人混在一起,能不受牵连吗?”爹惋惜地说。

“这都是自作自受,谁让他们不务正业,总想着害人来!”国丰恨恨地说。

“我说呢,刚才怎么听到警笛响,看来这两家连年都过不好啰。”国丰淡淡地说。

“我待会,还是到刘华家看看,去劝说劝说,看看有能帮上忙的地方吗?”娘不知何时听到,带着同情的语气征求爹的意见。

“也好,您去吧,总归大家还是亲戚。”爹宽宏大量地说。

“这样的亲戚最好少要,您看看他把我们家坑的!”国丰有点情绪。娘笑着看看他,然后走出大门。

      4、病不起

     真实祸不单行,大年初三一大早,国梁还在睡梦中,便听到有个女孩哭着哀求的嘈杂声。接着便是自己的卧室门被推开,娘急匆匆进来,让他赶快起床。

“国梁,赶快起床,你刘华舅妈得了癌症后期,你和你爹帮着你表姐把她送到县医院抢救!”娘满脸伤感的说,在她心目中早已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不愉快。国梁二话没说,简单地洗漱完毕,和爹一起跟着留着卷发,在济宁打工的表姐来到她们家门口,国梁父子两人急忙把疼得要死,脸色黄蜡的病人抬到刘华家的农用三轮车上,由国梁的爸爸开着,国梁和表姐坐在后面车厢照看着病人,加大马力朝着济宁附属医院开去。

到了医院,刘华的小舅子两口子已提前赶到,帮着把病人送到重病室救治。

接下来,便是走各种繁琐的住院治疗流程,整个一上午,国梁和表姐几乎跑断了腿,累得口干舌燥。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带的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银行卡换了一张又一张,并且医生还让准备高达30多万元的医疗费!社会上流传的“一进医院就变贫!”看来说得真不假。在和表姐的聊天中,国梁才知道她在中国人寿从事的是保险销售工作。“兄弟,您可要好好读书,争取上个硕士博士的。姐我就吃亏在学历低上。为了完成业绩挣到钱,每天起早贪黑,没有节假日,强装笑脸,厚着脸皮,受尽了冷脸热嘲和拒绝欺凌。”表姐满脸的委屈,带着几分怨气,语重心长地对国梁说。据她说妈妈得病已经有5年多了,主要原因是老受自己爹的气,并且还吸食他的二手烟。因为怕花钱,一直拖着。还好,借着自己做保险业务之便,给娘上了大病险,这样可以减轻一下经济压力。国梁认真地倾听,不时地安慰她一下。有道是:穷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男人失去健康,她会成为别人的新娘。女人失去健康,他将会重新妆点自己的洞房。老人失去健康,天伦之乐成为奢望。

癌症现在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每年中国新诊断的癌症患者数目已经超过了400万,因癌症去世的人超过280万。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每分钟会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会有5个人因为癌症去世。无论男女,当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指数性地上升。

就全球来看,癌症发病率持续在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全球老龄化趋势及人口的增长;二、与致癌性相关的行为活动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08年全世界约有1270万癌症新增患者,760万死于癌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癌症新增例数达56%,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不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1320万。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肿瘤,而肺癌是男性患者中最常见肿瘤。

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和其他疾病一样,需要正确对待,而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害死自己或亲人。很多人认为得了癌症都要采用手术切除,但很多人手术后复发更快。当然不排除有的癌症患者切除后没有再复发。然而,谁也没有办法证明这是切除的疗效。

不过,手术前必须极其慎重斟酌。既然癌症是细胞中癌基因变异,手术只能切除生癌的部位,不能把癌基因变异的原因切除掉,过去有的人认为术后复发或扩散是因为手术做不干净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病人受手术的损害,术后之所以复发,甚至使癌细胞更快生长,是因为降低了生命自组织的抗癌的能力。

著名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说道:“工作中遇到很多病人,没查出癌症之前一切都好好的,当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身体反而一天不如一天。”何裕民介绍,临床至少有两三成的病症患者是死于严重的心理休克和极度的恐惧、悲观、绝望等恶劣情感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主因是精神情感不利于肿瘤的治疗与康复。此类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临床观察表明,天天神叨叨的,惶恐不安,时时惦记着是不是转移复发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茶饭不香、寝食不安者,既怕查体、又怕不查有麻烦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倾向均大大高于情绪相对稳定的其他癌症患者,复发率的差异率可大于40-50%。

人很奇怪,身边人在的时候不觉得他们好,等失去了,顿觉后悔。健康也是一样。年轻的时候,怎么快活怎么来,年龄稍微大一些,体力不支,癌症统统找来,这才开始反思,自己当时有多“自虐”。

在病房里,表姐和一位肝癌晚期的银发老奶奶聊天。她说:“我的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没有治疗价值了。再说,家境并不太好,更没有必要白花钱了。可是,我不甘心等死啊,把自己的房子卖了30万,为此和儿女们闹僵了,这不他们都不愿意来照看我了!”

“老人家,想开些治疗。我的癌细胞也已经转移腹腔了。我用了相对好一点的药物,这样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已花费了40万元。”一个患前列腺癌的离休干部劝说道。

“唉,得了病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我得病的原因是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还有就是我本来就是生性敏感的人,高中时就因为父母闹离婚,终日郁郁寡欢、恐惧失眠,造成恶性循环,结果得了乳腺癌。”临床的中年妇女病人接过话茬说,她那双忧伤无神的大眼睛深深地凹陷进乌黑的眼眶里,由于化疗的缘故,她的头发、眉毛开始大量脱落。

“高强度的工作,也是癌症的元凶!过去不注重锻炼,也没有好好休息,作息时间不固定,有任何压力都选择自己解决,没有过多的发泄管道,就变成了淋巴癌。我真的后悔啊,身体就这么垮了,亿万家产和妻儿子女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一位尖嘴猴腮的中年老板伤感地说。

是啊,不要等到失去了在后悔莫及,在预防癌症的路上,健康的饮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责任心等都是我们垒砌健康堡垒的基石。切记,熬夜、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大悲大喜的生活要不得!

国梁和父亲把身上带的钱,都留给了表姐,她满含热泪的道谢,父子俩坐着公交,下午3点多回到家才吃上午饭。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