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湘西大旱。
整个辰州府各县到处是因用水、分水、抢水而导致的纠纷不断。
镇竿升镇为厅后,原来的镇竿镇就因为沱江穿镇而过,改名为沱江镇。
而这镇上的张姓和钟姓两个家族,从顺治年间就开始因为各种纠纷,不断发生械斗事件。半个多世纪以来,两个家族仅仅因为田间过水、分水、抢水事件,发生过大大小小数百起械斗事件。
今年大旱,两个家族为了各自的利益,宗族之间再次发生激烈的械斗。
在沱江镇上,姓张的家族人丁兴旺,其中张坦的父亲张启明的威信最高,因为他的哥哥张长庚曾经是总兵大人,后来官至湖广总督,虽然张长庚已卸甲归田,但他作为总督大人的弟弟,他仍是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晚年得子的“幺儿”张坦,今年已满二十岁,而且已经成家立业,他便成了张家的“主事人”。
而张福财、张福贵、张福生和张福顺四兄弟,皆是年轻力壮、血气方刚之辈。有这五个大男子汉,外加五个家庭和其他叔伯的兄弟姐妹,张姓家庭在镇上共有七十三户,六百七十多口人。
而镇上的另一个大家族钟家也不示弱,钟家老大身强力壮,媳妇翠娥精明能干;钟家老二机灵聪慧,媳妇梅花温柔娴淑;钟家老三孔武有力,媳妇秋菊勤劳朴实。
这年的干旱已经持续了数月,土地干裂,庄稼枯黄,水源成了全村人赖以生存的命脉。原本共用的一口水井,如今水位急剧下降,出水量越来越少。
这一天,张福财带着水桶早早来到了水井边,准备打水灌溉自家那几近干涸的农田。然而,钟家老大也几乎同时赶到。两人互不相让,争执瞬间爆发。
“这水我们张家先用,我家的地都要旱死了!”张福财瞪大了眼睛,声音粗哑地喊道。
钟家老大毫不退缩,回击道:“凭什么?大家都等着救命呢!”
两人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各自家族的人。张福贵、张福生和张福顺听闻大哥与人起了争执,纷纷抄起家伙赶来。钟家老二和老三见大哥被围,也不甘示弱,带着农具冲了过来。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张坦和钟家的长辈们试图劝解,但在这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刻,年轻人们的怒火已经难以平息。
“别拦我,今天这水我们张家要定了!”张福生挥舞着手中的锄头,一脸的决绝。
钟家老三怒吼道:“你们休想独占,大不了拼个你死我活!”
说时迟那时快,不知是谁先动了手,一场混乱的械斗瞬间爆发。锄头、扁担、棍棒相互交错,喊杀声、咒骂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
张福财在混乱中被钟家老大一锄头砸中了肩膀,鲜血直流,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张福贵见大哥受伤,红了眼,冲向钟家老大,却被钟家老二从背后偷袭,摔倒在地。
钟家老三与张福顺打得难解难分,两人都已伤痕累累,但依然死咬着对方不放。
翠娥和梅花、秋菊在一旁哭喊着,试图阻止这场血腥的争斗,但她们的声音被淹没在激烈的打斗声中。
械斗持续了许久,直到双方都精疲力竭,才渐渐停了下来。现场一片狼藉,横七竖八地躺着伤者。张福财伤势严重,昏迷不醒;钟家老二也被打得头破血流,生死未卜。
张坦和钟家的长辈们望着眼前的惨状,老泪纵横,懊悔不已。
“这造的是什么孽啊!”张坦捶胸顿足。
钟家族长也痛心疾首:“为了一口水,弄成这样,如何是好啊!”
村里的其他人纷纷赶来,帮忙救治伤者。但这场械斗带来的伤痛,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新的危机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村里来了一位神秘的陌生人。他自称是路过此地的商人,听闻了村里的事情,想要帮忙调查真相。
“大家先别冲动,这样互相猜忌和争斗下去,只会让更多的人受到伤害。让我来找出真正的凶手,还大家一个公道。”陌生人的话让激动的双方暂时冷静了下来。
陌生人开始在村里四处走访,询问目击者,查看现场留下的线索。
“都是这该死的干旱,让我们失去了理智。”张坦长叹一声,他决心来管管这件让家族痛心疾首的事情。
而在钟家那边,钟姓家族内部因利益分配不均,妯娌间争吵不断,兄弟间反目成仇。
而张家这边,因为各家分水不均,也导致各家各户矛盾不断。“大房”的兄弟因为人多势众,自然给自家的水田抢到了充足的水源,而“二房”、“三房”,甚至是“幺房”里的,因为兄弟较少,自家田里抢到的水也就少了许多,最后的结果是,虽然妯娌间也不断出现过争吵,但兄弟间并没有反目成仇。
这一日,烈日高悬,空气仿佛都被点燃。张坦站在两家族交界的田埂上,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各位叔伯兄弟,咱们都是一个镇上的,如今大旱,更应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而不是这般争斗不休!”张坦大声喊道。
“哼,说得轻巧!你张家占了那么多水,让我们怎么活?”钟家一位壮汉怒目而视。
“这分水之事,并非我张家有意偏袒,实在是水源有限。”张坦耐心解释。
“少废话,今天不给个说法,咱们就没完!”钟家众人挥舞着手中的农具,气势汹汹。
张坦眉头紧皱,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此时任何一个不当的决定都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
“大家先冷静,咱们重新商量分水的方案,一定保证公平合理。”张坦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镇定。
然而,钟家众人并不买账,他们步步紧逼,眼看一场恶斗就要爆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坦突然灵机一动:“要不这样,咱们按照田亩的数量来分配水源,每家都登记在册,谁也别想多占!”
这个提议暂时稳住了局面,双方开始商讨具体细节。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在登记田亩数量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人虚报田亩,有人指责对方不公,争吵再次升级。
张坦感到心力交瘁,自己一心调解,却遭人误解。有人说他偏袒自家,有人说他故意为难钟家。
“我张坦对天发誓,若有半点私心,天打雷劈!”他怒吼道。
可质疑声依旧不绝于耳。
“难道这世世代代的仇恨就真的无法化解了吗?”张坦想。
夜晚,张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只得问计于老父老母。
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启明坐在油灯下,听了儿子的诉说后,陷入了沉思。
张启明知道,这张家与钟家的“生死冤家”几十年了,已经是没法调解了。
但他的儿子张坦却不甘心,决定继续寻找解决之道。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时,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他警觉地起身,悄悄靠近窗户。
透过窗缝,他看到一个黑影在院子里一闪而过。张坦心头一紧,这黑影究竟是谁?是钟家派来的探子,还是另有其人?
他决定跟上去一探究竟。张坦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跟在黑影后面。
黑影穿过狭窄的小巷,来到了镇外的一片树林。张坦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观察着黑影的举动。
只见黑影在一棵大树下停了下来,似乎在挖着什么。不一会儿,黑影从土里掏出一个包裹,打开看了看,又重新埋了回去。
张坦心中充满了疑惑,那包裹里究竟是什么?与两家族的纠纷是否有关?
正当他准备现身询问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他赶紧屏住呼吸,躲在暗处。
来的是一群人,他们与黑影低声交谈着。由于距离较远,张坦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从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来看,肯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张坦决定先不打草惊蛇,悄悄返回了家中。
第二天,张坦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为两家族的纠纷奔波。但他的心中始终惦记着昨晚的那一幕。
就在他为此事烦恼时,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家的一位长辈突然病倒,生命垂危。医生诊断说是中毒所致。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张家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猜测,这是不是钟家的报复?
张坦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他觉得这一系列的事情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但究竟是谁在操纵这一切?目的又是什么?
他决定深入调查,一定要找出真相。在调查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原来,张家和钟家内部都有一些人被人收买,故意挑起事端,制造混乱。
而那个神秘的黑影,似乎与这一切有着密切的联系。
张坦顺着线索继续追查,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危险的陷阱。有人在暗中跟踪他,企图阻止他揭开真相。
在一次躲避跟踪的过程中,张坦不慎跌入了一个深沟。他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一个陌生的面孔出现在他眼前。
“你终于醒了。”陌生人说道。
“你是谁?这是哪里?”张坦虚弱地问道。
“别紧张,我是来帮你的。我知道你在调查两家族的纠纷,也知道背后的阴谋。”陌生人说道。
张坦半信半疑地看着他,心中充满了疑惑。
陌生人接着说道:“其实,这一切都是镇上的一个恶霸所为。他想趁两家族争斗之际,霸占两家族的土地和财产。那个神秘的黑影就是他的手下。”
张坦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那我们该怎么办?”张坦问道。
“我们必须团结两家族的力量,共同对抗这个恶霸。只有这样,才能化解这场危机。”陌生人说道。
张坦点了点头,心中燃起了希望。
他决定回到镇上,说服两家族放下仇恨,共同对抗外敌。但这谈何容易?两家族之间的积怨已深,他们会相信他吗?
张坦踏上了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而他的命运,也与两家族的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再说那钟姓家族内,因为利益分配的不均,引发了一场家庭内部的狂风暴雨。妯娌们为了那少得可怜的资源,撕破脸皮,争吵不休。原本还算和睦的兄弟关系,也在这场旱灾的冲击下,变得脆弱不堪,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
钟家老大的媳妇是个泼辣厉害的角色,名叫翠娥。她双手叉腰,站在院子中间,对着老二家的媳妇梅花大声叫嚷:“这水就该我们大房多占些,我们人口多,出力也多,凭啥要平分?”
梅花也不甘示弱,她红着眼睛,回击道:“都是钟家的人,凭啥你们大房就要特殊?大家都要活命!”
一旁的钟家老三媳妇秋菊,平时性格温顺,此刻也忍不住哭诉起来:“大嫂、二嫂,别吵了,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散了。”
然而,翠娥和梅花哪里听得进去,两人越吵越凶,甚至动起手来。钟家老大和老二见状,纷纷上前护着自己的媳妇,兄弟俩的眼神中充满了怒火。
“老二,你敢动我媳妇?”老大怒吼道。
“大哥,明明是大嫂不讲理!”老二毫不退缩。
说着,兄弟俩便扭打在一起,拳拳到肉,场面一度失控。钟家的长辈们试图劝阻,但在愤怒与利益的驱使下,他们的声音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而在张家这边,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各家分水不均,矛盾同样在不断滋生。“大房”凭借着人多势众,在抢水的过程中占了上风,给自己的水田抢到了充足的水源。“二房”、“三房”和“幺房”的兄弟们看着自家干裂的田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二房的张福贵看着大房的兄弟们兴高采烈地灌溉着水田,忍不住抱怨道:“这也太不公平了,都是一家人,咋能这么欺负咱们?”
三房的张福财也跟着附和:“就是,咱们也得想办法争取咱们的权益。”
然而,尽管妯娌间也时有争吵,“二房”、“三房”和“幺房”的兄弟们却始终没有像钟家那样反目成仇。
幺房的张福顺是个头脑冷静的年轻人,他说道:“大哥他们也是为了生存,但咱们不能就这么认了,得坐下来好好商量,不能让这个家散了。”
就在这时,大房的张福生走了过来,他把张坦带了过来。张坦这几天意外受伤,大家的心里也是着急,见大伙儿都在为自己担心,张坦看着眼前的几个兄长和小弟,心中也有些愧疚:“各位兄长和小弟,我知道这次我们其中有些人做得有些过分,但实在是没办法,这大旱的,不抢水咱们都得饿死。”
张福贵的家里因为人口少,抢的水也少,虽然他是“二房”,却也是一个“受气包”,在家里凡事都是老婆说了算。
见张坦平安回来,就高兴地道:“张坦,你可回来了,你可是我们的主心骨,你这几天都去了哪里,我们到处都找不到你的人啊!”
张坦知道他心里还有气,就安慰他道:“咱们是一家人,有困难应该一起想办法,而不是只顾着自己。”
张福生和张福贵俩人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张坦,你说得对,是大哥考虑不周,咱们一起商量商量,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就在张家兄弟准备坐下来商量对策的时候,钟家那边却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钟家老大在与老二的打斗中,失手将老二打成重伤,老二生命垂危。钟家顿时陷入了一片悲痛和混乱之中。
钟家的这场悲剧,让整个镇子都为之震惊。人们在感叹命运无常的同时,也对这场旱灾带来的灾难感到深深的恐惧和无奈。
而张家兄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也充满了忧虑。他们意识到,如果再不解决分水的问题,他们家族也可能会重蹈钟家的覆辙。
于是,在张坦的提议下,张家兄弟决定一起去寻找解决水源问题的办法。他们四处打听,得知在离镇子几十里远的地方有一口古老的水井,据说那里的水源从未干涸过。
兄弟几个决定冒险前往那口水井,希望能为家族带来一线生机。一路上,他们遭遇了种种困难和危险。烈日的暴晒、崎岖的山路、还有不时出没的野兽,都让他们的前行充满了挑战。
但他们没有退缩,心中怀着对家族的责任和希望,坚定地向前迈进。
终于,他们找到了那口传说中的水井。然而,水井边已经有其他村子的人在守着,不允许他们取水。
张坦走上前,诚恳地说道:“各位乡亲,咱们都是受这旱灾所苦,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们取点水回去救救命?”
对方的领头人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他冷冷地说道:“不行!这水是我们先发现的,你们别想打主意。”
双方僵持不下,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就在这时,张福顺灵机一动,说道:“咱们这样争也不是办法,不如咱们一起想办法把水引到咱们各自的村子,大家都能受益。”
对方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双方开始商量合作的方案。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将水引回了镇子。张家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家族内部的矛盾也因此得到了缓和。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一场更大的危机却悄然降临。
一天夜里,镇上突然来了一群土匪。他们趁着夜色,闯进了钟家和张家,抢走了他们好不容易储存的粮食和财物。
钟家在经历了之前的内斗和老二的重伤之后,已经元气大伤,面对土匪的抢掠,毫无抵抗之力。
张家兄弟虽然团结一致,但在土匪的凶猛攻击下,也只能勉强抵抗。
在这混乱之中,张福生不幸被土匪砍伤,倒在了血泊之中。
兄弟们看着受伤的大哥,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痛。
“一定要报仇!”张坦咬牙切齿地说道。
“可是,咱们怎么对付这些土匪?”张福财忧心忡忡。
就在他们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神秘的人出现了。
这个人自称是江湖侠客,名叫李云飞。他表示愿意帮助他们赶走土匪,夺回被抢的财物。
张家兄弟半信半疑,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相信他。
李云飞果然身手不凡,在他的带领下,张家兄弟与土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经过一番殊死搏斗,他们终于赶走了土匪,夺回了财物。
然而,在战斗中,李云飞却不幸中箭身亡。
张家兄弟感激李云飞的救命之恩,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就在葬礼结束后,张福顺在李云飞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件。
信件上的内容让他大惊失色,原来,李云飞并非偶然路过此地,而是受了某人的指使,前来帮助他们。而这个背后指使的人,竟然与他们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张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而张家和钟家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