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底,艾日克贝西村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各种费用收不上来,土地流转费、水费、保险费、租金,等等;该给村民兑现的土地流转费、土地征收补偿,等等,兑现不了。其实也不是今年才这样,往年也这样,一到年底,各种矛盾各种纠纷就爆发了出来,就像潜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一到冬天河水干了,就都露了出来——其实平时也在流,只是你看不见,它被掩藏在波光水影之下,被一年的好光景和好日子掩盖着,就像被大雪覆盖着的草原,白雪皑皑,你知道下面有草,有野兔和狐狸的洞穴,有虫子的尸体和种子,但你只看见雪,白茫茫一片,纯净、安宁、祥和,甚至壮丽。可是冬天一来,一切都藏不住了。
先是水管站下了通知:“水费没交到70%的村,停止供水。”其实村里已经交了60%,但剩下的那10%,却无论如何也收不上来了,那是一些钉子户,是一些历年欠账的老赖,你去要,他跟你哭穷,就是不交,你能把他怎么样?你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可是水却不能停,村里还有一千二百亩冬小麦没浇水,正是灌浆的时候,不能缺水,一缺水,一年的收成就没了,那可是村民的命根子。
村里的广播里,传来出水管站的一则通知:“水费没交到70%的村,停止供水。”这则通知如同一道冰冷的命令,让村民们的心瞬间沉了下来。村里还有1200亩冬小麦正等待着灌溉,那可是村民们来年的希望啊!可如今,水费的问题却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希望与现实之间。
土地流转费、水费、保险费、租金……这些平日里看似微不足道的费用,到了年底却成了压在村民们心头的巨石。村民们辛苦一年,本期待着能够拿到应得的土地流转费和土地征收补偿,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兑现。那些原本应该用于改善生活的资金,此刻却如同镜花水月,遥不可及。
艾日克贝西村的街道上,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忧虑与无奈,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村里的会计在努尔,更是愁得夜不能寐。她深知,这些财务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村民们的生计,更会让整个村庄陷入困境。
“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在努尔喃喃自语,手里的账本被他翻得哗哗作响。他抬头望向窗外,只见冬日的阳光无力地洒在村道上,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与冷清。
村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陈书记双手紧握成拳,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怒火。“这都收几个月了,钱还没收上来,今年跟村民要兑现的钱也兑现不了,这像什么话!”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震得每个人的心都在颤抖。
在座的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们低着头,不敢直视陈书记的眼睛。他们知道,今年的财务工作确实做得很糟糕,各种费用拖欠严重,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有些村民确实困难,拿不出钱来交费用;有些村民则是故意拖欠,想占点小便宜。他们也曾多次上门催收,但效果甚微。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陈书记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众人的思绪,“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否则,我们怎么对得起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
接着,陈书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首先,要跟水管站联系让他们先把水供上,不能停我们的水,其次,要加大对拖欠费用的村民的催收力度,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催收;再次,要积极对接乡里,把195个大棚租金和土地流转费要过来;最后,要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并纷纷表态要全力以赴解决村里的财务问题。他们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艾日克贝西村的村干部们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拖欠费用的村民家中,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尽快交清费用。同时,积极对接乡里,争取早日将195个大棚租金和土地流转费落实到位。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有些村民对他们的催收行为表示不满和抵触情绪,认为村里应该更加体谅他们的难处;乡里则因为种种原因,对大棚租金和土地流转费的支付持观望态度,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但是,村干部们并没有放弃和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
在努尔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仅要处理日常的财务工作,还要协助村干部们进行费用催收。每天,他都会拿着账本和计算器,挨家挨户地核对账目,确保每一笔费用都准确无误。同时,他还积极与乡里沟通协商,争取早日解决大棚租金和土地流转费的问题。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艾日克贝西村的村干部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为村民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村民。
终于,在村干部们的不懈努力下,艾日克贝西村的水管站做出了让步,决定先给村里供水,但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清水费。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冬日的清晨,艾日克贝西村的田野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花,银装素裹,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然而,在这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背后,村民们的心却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万分。他们知道,冬小麦的灌溉刻不容缓,每一滴水的延迟都可能意味着来年的收成减少,甚至颗粒无收。
随着水管的阀门缓缓开启,一股清澈的水流涌入了干渴的田地。村民们纷纷拿起铲子、坎土曼,争先恐后地奔向田间地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麦苗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看着水流涌入自家的田地,村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这水来得太及时了!”他们喃喃自语道,“要是再晚几天,我这几十亩小麦可就全完了。”说着,他们迅速拿起坎土曼,清理土渠上的杂物。他们的动作是那么熟练而有力。
不远处,年轻的村民们也在忙着为自家的小麦浇水。尽管天气寒冷,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希望。他们一边浇水一边哼着小曲儿,那悠扬的旋律在田野上回荡着,给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温暖和生机。
外力江也来到了田间地头,他仔细地观察着水流的情况,不时地调整着水管的走向和流量。他的脸上虽然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满足和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村民们终于能够按时为小麦浇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日克贝西村的田野上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你来我往、互相帮助,共同为小麦浇水。他们的身影在田间地头上穿梭着,构成了一幅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
太阳逐渐升高了,冬日的阳光洒在了田野上,给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温暖。村民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知道,只要有了水,小麦就能够茁壮成长,来年的收成就有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