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山石镇高中,学生不是很多,总人口一万多的小乡镇,孩子们比例占了四分之一。
越穷的地方越爱生养,说得一点没毛病,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许多家庭只生养,不注重孩子教育的旧思想仍未得到改善,尤其重男轻女思想在这闭塞的大山区还很严重。
菊芬家就是个典型,虽然家里两个孩子不算多,但她的父母硬是逼着菊芬辍学,全力供养弟弟。
山区许多辍学的也不尽然全是女娃娃,还有家境非常贫穷的男娃娃。
来镇上一周了,小雅不晓得该找个啥事做,这个贫穷的地方,想找份工作也是很难的。刘建四处托人帮忙,终于帮小雅在机械厂找了个临时看管仓库门房的活干。这活不累,就是必须吃住都在仓库旁边的小房子里,不得随意离开门房,有事外出,还得报备审批。
小雅很开心,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终于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
初来上班的小雅,第一天就吸引了很多小伙子的目光,只见她肤白个高,眼波如水,美得能迷死个人。
一时间,仓库来了一位美女的消息在机械厂传得沸沸扬扬。
一帮下班无事的小伙子,总是没事找事地来仓库门房搭讪几句话,看着这群明显来撩拨她的人,小雅感到既好笑,又有点紧张。
不过看仓库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大把时间复习功课。
一天,一个中等身材,眼睛犀利光芒的中年男人从仓库门前经过,被里面一阵流利的英语声吸引,他倒了回去,探头往里一看,一个二十岁左右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拿着一本书在背诵,丝毫未觉察到有人走进屋里来了。
啊咳,来人故意打了个喷嚏,吓了小雅一跳,她赶紧站了起来:师傅,请问你是哪个车间的来领取什么器材?
嗯嗯,我来看看,中年人支支吾吾的,正在这个时候,进来一个师傅,朝那男人紧张地喊道:田厂长,好,您还亲自下基层检查工作呀!
哦!正好从这边经过,听见仓库门房有读书声,就进来看看,这是新来的工人吗?
不是田厂长,是聘请的临时工,师傅哈着腰赶紧解释。
不错!年轻人就是要多读书,很好,很好。说完田厂长一脸严肃地转身走了。
小雅吐了吐舌头,不承想才上班几天,就遇见了大厂长,还是工作期间干私活的时候。
师傅担心地朝小雅说,以后别再上班时间读书了,这次被厂长碰见,虽然嘴里说读书是好事,内心未必这样认为的,一个电话可能你工作就没了。
啊?这么严重呀?小雅有些后悔了,她以为这仓库偏僻,很少有人来的。
唉!闯祸了。小雅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惩罚。
一天,两天,眼看着时间过去十几天了,她还相安无事的,看来真的是没事,只是虚惊一场。
好在,刘建隔三岔五地来看望她,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一丝光芒,两人隔着栅栏站在大门口,虽然不能零距离地相拥,但仍然让两颗相爱的心甜蜜如初。
这里纪律很严实,出大门得有证件。这种不能自由出入的工作,让刘建有了想让小雅辞工的念头。
建哥,没事,我再忍忍,镇上工作不好找,能养活自己干啥都行。
好吧,功课千万不要落下,我已在学校把你复读的相关登记都填报了,到时候,按时参加高考就行了。
小雅隔着栅栏缝隙抱住刘建,踮脚亲了亲他的额头,刘建顿时害羞的脸红耳赤红。
奖励你的!继续加油哦!小雅撒娇得歪歪头,像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惹得刘建的心都化了,他拍拍小雅的头嘱咐道,这里男生多,晚上睡觉时,房门一定要关紧,切不可大意。
一缕月色滑进小雅的眼睛,柔柔的,亮晶晶的。
“机械厂”,属于国营单位,还是很吃香的。大学生分来了一批又一批。小雅一看见女大学生,眼睛就挪不开,仿佛看见了几年后的自己。
端午节前夕,满脸汗渍的小雅,正在与仓库保管员清理库存时,一个不太熟悉的人,冲着她喊道,江小雅,请到办公大楼三楼厂长办公室来一下!
好的,马上!小雅轻快地应声道。
三楼办公大楼,小雅是陌生的,对她来说自己只是个临时工,不需要与这里有任何交集。
小江,来!来!坐下!一进门,那个眼睛带剑芒的厂长就热情地招呼着江小雅,并递上一杯热茶,厂长的举动让江小雅有点举手无措。
小江,我暗暗观察你多时了,认为你是个积极上进的好苗子,你愿不愿意留下来,长久地在机械厂上班呀?江小雅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搞蒙了。
这样吧,你慎重考虑一下,我等待你的回复,机不可失呀!年轻人就要做事果敢,新中国才能飞速崛起。厂长意味深长地看着小雅。
小雅点点头,匆匆从厂长办公室离开,这个突来的消息的确让她难以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也会砸到她的头上。
果不其然,小雅前脚刚回到仓库,后脚就来了一个中年妇女,拉着小雅的手说明来意,原来是来说媒的,厂长家的公子看上了江小雅。
小雅听明来意,生气地往外推搡着中年妇女:不!不可能!我有男朋友,我只是暂时在这上班,不会久待的。
推走了中年妇女,关上门的江小雅靠在门上,心儿突突直跳,长这么大,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这辈子,她不会爱上别人了,生生死死都是刘建的。
正当江小雅心慌意乱的时候,门卫转告她一个不好的消息,她父亲耕田的时候,拖拉机翻了,双腿粉碎性骨折。
天呐,江小雅很困惑命运怎么会这样安排她的,母亲离世还不到半年,父亲又这样了。她承受不住这又一噩耗,一下晕厥了。
等她醒来,大门口执勤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帮小雅出主意。
赶来的刘建朝大家拱拱手说,麻烦大家伙带句话,我带江小雅赶往医院去了。
镇医院的走廊上,村主任与几个乡亲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手术中的江父。
小雅脸色苍白,踉踉跄跄地被刘建搀扶着走到手术室门口。她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耳朵只听见人们嗡嗡说话的声音,却听不清楚说的什么。
爸爸,爸爸,她喃喃地喊道,却是那样的无力。
刘建看着心爱的女孩接二连三遭受如此大的打击,心疼得无法呼吸。他紧紧抱住颤抖的江小雅,附在她耳边轻轻地说:别怕,小雅,有我在!
手术室门终于开了,江父因失血过多,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几位医生边推着推车,边给刘建介绍术后情况。
命是保住了,但江父的后半生可能将在轮椅上度过。多么残酷的现实呀,连村主任都为小雅一家接二连三的悲惨命运直摇头,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我该怎么办?老天为什么要这样待我,刚刚收走了我亲爱的妈妈,又来残害我的爸爸。小雅望着众人无助地哭诉着,哭声回响在病房走廊,让所有来看望的人都泪水涟涟。
刘建跑前跑后忙碌着,他扶着小雅坐在江父的病床边,又跑到护士站,找来一个盆子。半夜三更的,只能勉强对付一夜。
最庆幸的就是命保住了,他安慰着失魂落魄的小雅:向开看,有命在,啥都不是问题!在刘建的温情下,江小雅才回过神来。
白色的床铺,白色的墙壁,多么熟悉的场景,只是换了个亲人躺在了上面。
这老天爷啊!怎不睁开眼睛呀!
饿不饿?看着憔悴的小雅,刘建心疼地问。
不饿,就算饿也不饿了!只愿父亲早点醒来,她紧紧拉住父亲的手捂在自己脸上。
看着被层层绷带裹挟的父亲双下肢,是那么的触目惊心,她的泪水又扑啦啦地落下。
第二天,江父终于张开了眼睛,他环视了双腿,伤感地说: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不要!你死了,我怎么办?小雅在父亲醒来的时候立马变得强大起来,与昨晚的弱不禁风判若两人。
孩子,苦了你了!江父内疚地对女儿说,满眼都是后悔和自责。假如自己不贪那点开荒出来的地,就不会出事,伤了自己,也拖累了女儿。
爸爸,有命在,就是最好的福气,你在,家就在,以后我们都要好好的。
孩子,我苦命的女儿,江父拉着小雅的手泣不成声。
刘建匆匆提着一大袋子补养品正好赶来。
你不上课了吗?小雅担心地问道。
抽空赶来的,待会就要赶回去,我中午给你们送饭来!刘建马不停蹄地打来开水,泡了一杯藕粉递给小雅,让她喂江父。
你快走,免得耽搁工作,我工作丢了无所谓,你不能!小雅赶紧地催撵着。刘建只好放心不下地匆匆返校了。
多好的孩子呀!江父看着刘建的背影感慨着。
小雅,这辈子,爸爸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你遇见了这么好的后生。能看见你幸福,就是爸爸最开心的事了。
说话间,机械厂那个说媒的中年女人东张西望地又来了,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阿姨,前几天不是对你说过吗?我有男朋友了,谢谢你与厂长的好意!
孩子,你爸爸已这样了,你的家境需要你有份固定工作来养家,那可是国有企业,正式工呀!我也是当妈妈的人,在风里雨里省吃俭用扛起了一大家人的生活,各种辛酸无法言喻。其实,作为一个女人抓住机会活得通透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位同志,你与我女儿说什么事呢?小雅爸忘记了疼痛,疑惑地问。
“你女儿……”中年妇女刚张口,就被江小雅打断。一个护士急匆匆地走进来,告诉江小雅,有外线电话来找。
喂!是江小雅吗?我是机械厂办公室的,你已违规休假一周,工作已暂停岗!
双管齐下,一个软的,一个硬的,江小雅面对这些人模狗样儿的人产生了厌恶,这是落井下石的节奏啊。
江小雅愤怒地回到病房,那个中年妇女已经走了,看着桌上的那些礼品,活到二十岁的江小雅,第一次觉得人生好复杂。
江小雅,你的住院费需要补交了,要不今天治疗跟不上了。
看着手里的缴费单,就像个天文数字,压得江小雅无法呼吸。她掏出所有的积蓄走到收费窗口,刚递上单子,就被告知刚刚已补缴了。
谁交的?江小雅疑惑地赶紧环顾住院部大厅。
只见人烟稀少的住院部大厅门外,有个似曾相识的背影正欲往医院外走。
“田坤,”江小雅一眼认出了田厂长的儿子,她快速冲出去追上了田坤。
对你,我的态度很明了,想必阿姨已转告给你了,我有男朋友,谢谢你的好意。
你待会,我把钱退出来还给你!小雅有点生气地说。
田坤与他犀利的父亲大不一样,他生性腼腆,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越发显得斯斯文文的,与刘建的彪悍、爽朗截然不同。客观地来说,倘若不是刘建在前,田坤绝对是江小雅的不二人选。
“说啥呢?这是两码事,同事有困难,我能帮助就是最大的快乐。我经常做社会公益,只当作公益了。”田坤望着江小雅冷漠的表情,急忙辩解,因着急,口语速度比平时高了几分贝的音量。
对于田坤,江小雅是熟悉的。那会刚进仓库门房,保管员经常喊她打下手,为了锻炼出自己业务的精湛,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零件,她用绘画图标来标记,正当她乐此不倦地绘画时,田坤带着工人来领取材料,被江小雅认真的样子吸引住了。他对江小雅说,这方法多复杂呀,用颜色系列来标注分类,岂不是更好?
咦!一语解决了江小雅头疼的事情,用颜色分类标注,确实能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江小雅工作中的速度。
这事后,江小雅对田坤刮目相看,两人就这样熟悉了。每次田坤来时,就会把一本书或者一个水果什么的放在仓库桌上。时间久了,江小雅以为是人们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也未太在意这事。年轻人的心灵都是蓬勃的,江小雅从未往深处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