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打算把吴波送出国其实还有一个目的。
吴波第二次高考的失败犹如当头一棒,给了董事长沉重的打击,董事长的身体也明显变得差劲起来。每天早上起床后,董事长总感到胸闷气短、四肢无力,有时还会感到反胃恶心。起初他以为是晚上休息不好也或是着凉了,便没放在心上。他让秘书给他开了些辅助睡眠和治疗感冒的药。可吃了一阵子情况非但没有什么好转,反而却加重了——他开始没完没了的咳嗽,而且三餐的饭量骤减,整个人是日渐消瘦。董事长仍然不肯相信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他不过是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直到他吐出那口血的时候,他才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自己病了,而且病的非常严重。也就在吐血的那天,尽管一上午都在开会,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他倒下了,公司该怎么办?是交给外人去打理,还是把接力棒传给吴波?之前,他还以为这个问题过于遥远,等再过几年考虑也不迟。可现在,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他不得不要认真、严肃的去面对。董事长心里也清楚,就吴波目前这个样子,别说交给他一个公司了,他就连自己都管不好。但如若把公司交给别人,董事长又不甘心。董事长最近还在经常思考另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吴波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下去。用什么办法才能挽救他,才能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呢?是继续再复读、等来年再考一次,还是像他妈所说的、让吴波来公司里上班?如若让吴波再去复读,董事长已失去了耐心;而让吴波来公司里上班,那只能使吴波变得更平庸。董事长从吴波的那次转学得到了启发:“如果给他换一个适合他的环境,那么奇迹会不会再次发生呢?”由此,董事长想到了要把吴波送到国外。但是和转学相比,出国这件事儿需要慎重的多。此时董事长虽然有了这个想法,可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他在犹豫。
那天开完会后,董事长便忙着陪同客户去车间考察了。回到办公室他又忙着批阅起了文件,所以由谁来接班的问题他不得不暂时搁在了一边。一直到了他在医院苏醒、并听完吴波母亲的讲述,他才重新想了起来。现在,有了对吴波新的认识,他的心中也便有了答案。
董事长的病虽说不是那种可以立即致命的恶疾,但这种病突发性强,事先很难预料。所以这就要求董事长必须尽早的将吴波培养出来,使之在他遭遇不测之时能顺利接手公司。而出国的好处便是让吴波能迅速的走向独立,让他在一个需要个人努力奋斗才能存活下去的环境中,激发出自己的斗志和潜能,磨练出自己的韧性和毅力。同时,还能开阔他的视野,丰富他的阅历,并让他接触到国外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从各方面说,都能为今后的接班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就让董事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吴波送到国外。当然,董事长没有把这个目的说出来,原因之一:他不想让吴波背负太大的压力。他想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默默的完成。否则被吴波知道了,就怕他因压力过大会“临阵脱逃”;原因之二:公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如果走漏了风声,说不定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麻烦,从而给公司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董事长决定了的事情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包括吴波母亲在内。短短的几个月后,董事长就为吴波办齐了所有出国留学的手续;又在短短的数日里,董事长为吴波订好了出国的机票。这下,离别便在了眼前。吴波母亲因此而伤心垂泪,董事长纵然不吱声,但心里却也不是个滋味。在去机场的路上,董事长很少见的坐到了汽车的后座,他和吴波母亲紧紧的把吴波挤在后座的中间。
随着一声轰鸣,又一架大型客机腾空而起,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几圈后飞向了远方。在候机大厅里,董事长一家三口紧挨着坐在一块儿,安静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分别。今天的天气格外寒冷。董事长穿着一件厚厚的呢子大衣,脖子上缠着柔软的羊毛围巾,他的两只手插在口袋里。由于身体的孱弱,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用单薄的秋衣来表达对寒冬的藐视,可他还是尽可能的挺直了腰板,以此要为吴波树立一个不畏严寒的坚强榜样。吴波母亲紧贴着吴波而坐,她的头不由得倾向吴波的一侧;她的手则时时紧攥着吴波的手,她要用自己的体温来替吴波抵御严寒。吴波即将要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他的随性、他的不羁、他的玩世不恭此时也收敛了起来。他不时的望着播放航班信息的大屏幕,手心里竟然冒出了汗。过了许久,大厅里终于传来登机的播报声。董事长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拉起行李箱便朝着值机柜台快速的走去。吴波跟在董事长的后面,他母亲则不情愿的走在最后。换过了登机牌,一家三口来到了安检通道,他们将要在这里进行道别。纵使吴波平时再调皮捣蛋、再作恶多端,纵使吴波以前惹了无数的麻烦、让父母为之操了无数的心、生了无数的气,可在这满目萧条、万物凋零的时节要与他说一声再见,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董事长紧闭着双唇,干净利落的把行李箱的拉杆递到了吴波的手中,接着又替吴波整理了一下衣领。吴波望着已显老态的父亲,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许他觉得什么都不说才是最好的告别方式。但今天不仅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告别,今天还是一个男人与自己母亲的告别。这种母子之间的告别才是最艰难和痛苦的。“波波,妈妈不在你的身边,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住,妈妈不求你能有多大的出息,妈妈只求你能够平安的归来。”“我记住了,妈。”“波波,等你下次回来的时候,妈妈一定要亲自来机场接你,一定要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鱼。”“儿子,千万不要让妈妈为你担心啊。”吴波母亲难掩内心的伤感,一把紧紧抱住了吴波。董事长拍了拍吴波母亲,示意不要耽误了吴波登机。吴波母亲松开了手,吴波轻声的说了句:“爸,妈,再见。”这一声“再见”,让吴波母亲的心痛到了极点,她不顾头上传来的、反复催促登机的播报声,冲上前又将吴波紧紧的抱住。“波波,妈妈不想让你走,妈妈真的不想让你走。波波,我的儿子,妈妈的好儿子。”而这时,吴波也搂住了他母亲,并深情的把头靠在了母亲的肩膀上。突然,候机大厅里突然变的安静起来,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就连墙上的时钟也停止了跳动。时间静止了。也或是时间也舍不得带走这温馨、伤情的一刻。突然,时间又匆匆的往前倒了回去,一直退到十几年前的那个晚上:吴波的母亲提着行李正要准备出差。而年幼的吴波从睡梦中醒来,见妈妈要走,便哭喊着不让她出门。妈妈抱起他,一边轻轻的抚摸着他的头一边对他说:“波波乖,妈妈要去工作。等妈妈回来,妈妈一定带你去动物园看大老虎,好不好?”吴波搂着妈妈的脖子,哭着说:“好。妈妈要说话算数,回来一定要带我去看大老虎。”吴波母亲见吴波同意了,正要把他放下,谁知吴波竟然趴在她的肩膀上睡着了。而从那以后,渐渐长大的吴波就再也没让妈妈抱过了。令人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母子会再次拥抱,只是这次是在儿子即将远行的时候,母亲却没留住儿子的脚步。吴波母亲最终还是松开了吴波,她知道现实无法改变。离登机廊桥关闭的时刻越来越近,这场亲情之间的告别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就在吴波即将要安检的那一瞬间,董事长从栏杆外快步的追上了吴波。董事长取下了脖子上的围巾,然后套在了吴波的脖子上。“好好干!小伙子。”说完,董事长又拍了拍吴波的肩膀。吴波与董事长对视了片刻,但他这不是与董事长再次准备告别,他这是在从董事长坚毅的目光中汲取力量。
随着一声轰鸣,一架大型客机腾空而起,它载着吴波飞向了法国巴黎。
初冬的大地犹如一块褐色的毯子,在飞机下面向四面八方无尽的延伸着。一道道沟壑如同大地的皱纹、又如同大地的疤痕在静静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照耀下,仿佛一条金色的带子、又仿佛一只休憩的巨龙让沉寂的大地有了一丝灵动;远处隐约、连绵的雪山正像腾起的浪花、又像大地的裙边,在暗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纯洁、庄严。而星星点点的城市,不过是一片、一片小小的花瓣,零零散散点缀在广阔的寰宇之间。大自然的美,美的是那么的雄伟壮阔,美的是那么的神圣无比。大自然的美,美的令人窒息,美的让人的灵魂能够得以荡涤。吴波坐在飞机的窗户旁,他第一次见到这样震撼的景象,他,被惊呆了。
入夜,镶嵌在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陪伴着飞机在黑暗中穿行。早已远离了故土的吴波开始思念起父母。父亲,这个曾经让他又怕又敬的人,他有着宽阔的臂膀和钢铁般的意志。他就像一颗参天大树,用他坚实有力的臂膀把这个家拥入他的怀中,为这个家遮风避雨。虽然他不苟言笑,但他也有着和常人一般的爱,有着和常人一般的情。刚才在机场里,吴波可以感受到父亲心中其实藏着许多的话儿,只是他不善于情感的表达,最后只能把这些话儿用目光传递给了吴波。吴波从父亲的目光中读懂了:父亲是他的榜样,也是他强有力的后盾。无论他走到哪儿,他都可以从父亲那里源源不断的汲取力量、获取动力,都可以把父亲的爱当做山。母亲,是吴波从小最最亲近的人。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便是母亲;当他学着说话,第一次发出来的声音就是“妈妈”;他人生的第一个摇篮是母亲的怀抱;他生病的时候,母亲会第一个为他祈祷。他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做的饭菜,每次伤心难过他最需要的是母亲的关怀。母亲,是这个家的魂,她维系了家的完整,并将家里的两个男人融化在了她的温情中。他明白,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心灵上的慰籍,都可以把母亲的爱当做海。而这个家,是用爱砌成的是小屋。虽然它很小,只容纳了三个人,但它给家里每个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可它又很大,无论他走到天涯海角,它都会跟着他如影相随,并且不会因为他的不在而轰然倒塌。只要他心存对爱的信念,只要他敢于对爱的付出,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可以从它那里得到爱的承诺,都可以把它当做可以放心停靠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