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虎奎的头像

王虎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12
分享
《拐巷》连载

第一章

 清晨,初春乍寒,城市上空弥漫着浓浓的雾,铺天盖地,无边无际。

这浓雾尽力施展法力,把本来清清楚楚的一切,变得让人看不清摸不着。雾,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和不便,行驶的车辆要打开雾灯,给对面的来车以提示,避免由于视野模糊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急匆匆的行人也要尽量走在人行道上,减少穿行马路的次数,以保证自己的安全。鸟儿是自由的,它们大可不必在这种恶劣气象下行动,觅不到食是小问题,关键是怕发生意外。

在这座城市中,为了生计不得已早早出门的人们,他们谁都没有想过这雾是怎么来的,这雾为什么这么浓密。他们觉得这很自然嘛,初春生雾很正常,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当人们或在行走或在行车,雾也在随心所欲的运动着,你走哪儿,它到哪儿,你无论如何也甩不掉它,它成了这个城市的主宰,似乎想要掩盖什么。它想掩盖什么呢?它就像这座城市的遮羞布,尽量拖延阳光普照大地的时间,不想让这座城市的疮疤过早暴露在太阳底下,那是城市的痛处。

看,就是那片棚户区。那里有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有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还有城市花样的童年,更有这座城市的爹娘。那里生活着数万为这座城市流过血和汗的一层人。他们由过去的强者变成了今天的弱者,成为城市不光彩的一面。世事弄人,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心有不甘,谁愿意成为城市的包袱和累赘,他们在心底深处默默的呐喊着,也竭尽全力拼着身体内最后一点底气改变着眼前的现状。

“谁的包?”这是一个清洁工发出的喊声,本来声音很清脆,但在这浓雾弥漫的早晨却传不太远,距她不到十米的同伴都没有听到。

“谁的包?我捡了个包!”她尽力地喊着。

她的同伴闻声跑着过来了。两个人借着微弱的路灯光打开了这个包,发现里面有不少人民币,足有两万多块。这可怎么办呢?天这么早,谁会把钱丢这儿,那个人一定还不知道吧,我们在这儿等吧,他一定会找过来的。

就这样,这两个清洁工站在寒冷的初春里等。两个小时以后,也就是太阳露头的时候,那个人真的找过来了。当他从那两位清洁工手中接过包的时候,他流泪了。他拿出两千元做为酬谢,但被拒绝了。他激动了,大声地对周围的行人诉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这是父亲的救命钱,包失而复得,等于救我全家的命,他要让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事后,这两位清洁工成了焦点人物了,环卫公司为了表彰她们的拾金不昧的精神,奖励了两千元。让人们想不到的是,她们竟然把这两千元全都捐给社会福利院了。这更不得了,电台报社记者多路采访,有的竟然还找到了她们的家里去。当电视台记者追到她们家里时,所看到的景象让记者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震撼。

她们居住在棚户区的一条巷子里,那条巷子很深,七拐八拐的,名子也很特别——拐巷。其中一位清洁工一家三口居住在不到十二平米的房间里,她为了让下岗再就业开出租车的丈夫好好的休息,也为了让临近高考的儿子有个较为宽敞的学习空间,她给自己搭了个阁楼,只能容下一人。当记者拍到这个场景时眼睛都湿润了。当问她自己生活已经这么困难了,为什么不把失主给的现金留下?为什么要把公司奖来的钱捐出去呢?她坦然地说,不是自己挣的钱拿着不舒服。电视台一播又起了波澜了。有人说值得宣扬,有人说那是沽名钓誉,也有人说那是有病。

芸芸众生,必生云云众声。这件事竟成了这座城市人们互相见面必谈的话题。

我呢,是个外来户,对这个城市并不陌生,毕竟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十五年了,这里一切都从当初的陌生变得熟悉了,亲切了。现如今,走在城市的高楼之间,仿佛飘浮在自己创作的画卷里,非常有成就感,我在心里很想对申城说,你的今日有我的一份辛劳和打拼的轨迹。

清晨,偌大的家里就我一个人,不,不只我一个,应该还有一个人,她可能已经来了,在忙碌着准备早餐。

她是我从家政服务部请来的保姆,姓田,叫田素芬,我叫她田嫂。其实,她年龄不大,刚过四十,比我稍大几个月,这里的人习惯上把请来的保姆称大嫂,我也不能例外。说起请保姆的经历,还真有点意思呢!

自从我太太出国工作以后,女儿也上初中了,寄宿式学校,一个月才回来一两次,我就一直过着单身汉的生活,饭在大街小巷的包子铺、烧菜馆里吃,饱一顿饥两顿,公司周围小饭铺的老板和伙计们都认识我,不论我进哪家铺子,他们就热情地招呼:“今儿想吃点什么?”我也懒得点菜,就说:“你看着办吧!”工作忙时一日一餐,工作不忙时能保证只少一日两餐以上,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日子。说实在的,小饭铺的饭都不赖,但吃久了,总觉得缺点什么。

前几日,母亲来电话了,说她要来我这儿住一阵子。这不是给人出难题吗?明明知道我一个人单身,吃了上这顿还不知下顿啥时吃呢!但母命难违,况且母亲也确实好几年没有来了,辛苦了一辈子,也该来享受一下了,我只好紧锣密鼓的做准备了。我立即找到家政服务部,说明自己的想法,请一个保姆,要能干的,菜烧得好的。家政服务部的人说,想要理想的人选必须等,现在是旺季,比较优秀的人很紧俏。我哪等得起嘛,又跟家政服务部的人磨。她说,你如果确实着急,我们这儿有一位人选,一定能满足你的要求,只是人家有条件呢!我原来也请过几个保姆,从来没有听说保姆给用人单位提条件的。我就好奇的问,有啥条件,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满足她!家政服务部的人笑着说,也不是什么特别高的条件,就是这个保姆不同于其他保姆,有四个不:不吃,不住,不接,不送。我一听就笑了,这是算什么条件,没问题,让她下午就来上班。

下午,客厅大钟二点的钟声刚响过,就听见门铃响了。我连忙喊:“来了,请稍等。”打开防盗门一看,门外站一位女士,穿着素雅,很有气质。

她主动问我:“陈先生吗?我是家政服务部介绍来的保姆,我姓田,叫田素芬,我来上班。”

我说:“我就是陈然,田嫂,屋里请。”

我请她坐下,但她看了看沙发,还是没有坐下。因为,我已经好久没有彻底打扫过卫生,沙发上有不少灰尘。我真佩服她的眼力,一下子就能发现屋子的现状。

“陈先生,请告诉我,我该做什么?”还是她先开口,而且很有节奏。

我说,这是一座复式房,上下两层,共四个卧室,一个书房,两个客厅,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这里已经好久没有很好清理过,首先请您打扫卫生,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干不过来的话,也可以再请一两个帮工,当然啦,费用由我出。然后,日常工作就是给我和我母亲负责一日三餐,还有平常的卫生和洗衣服等,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陪我母亲随便逛一下。我母亲六十多岁,我们家都称老太太,你也就随我们吧,也叫老太太,这样才不觉得生疏。老太太的口味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吃麻辣,但不能太重。另外,老太太后天就到,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说完这些,我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她冷静地说:“没有了。”

我问:“田嫂家住在哪里呀,方不方便?”

她说:“陈先生,我是本地人,住在拐巷,公交车挺方便的。”

“拐巷?我知道,那个巷子很特别,我刚到申城的时候就住在那里,这么说,咱们也算半个邻居。”我笑着说。

她仍然平静地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弯多人多。”

“前一阵电视里报道的那两个清洁工好像也住在拐巷,你知道不?”我突然想起了那两名清洁工。

“知道啊,她们是我的好姐妹,她们成了我们拐巷人的骄傲。”说这话的时候,田嫂脸上顿时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我又问:“你的除了那四个条件以外,还有什么别的要求么?”

她说没有,我给她规定了一日三餐的具体时间,早餐七点半,午餐十二点,晚餐六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就按这个时间表进行。

基本上安排完了,我从包里拿出六百元,放在茶几上,说:“先给你六百元菜金,需要添置的你安排,账目呢你简单的记一下,不必太复杂,能看清就行。另外,我公司里还有事,就不妨碍你工作了,哦,对了,今天我不吃晚饭。”

临走时,我给了她一把钥匙,说:“整座房子就一把钥匙,其他房间的钥匙都在门上。”

我出门时,她说:“陈先生,走好!”

那天晚上,我很晚才回家,也没有留意屋内的变化,心里还一直在想,田嫂弄得怎么样了,瞧她那单薄的身体,一个人恐怕不行吧,明儿再请个帮工能加快进度,想着想着就这么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就听见有人在叫我:

“陈先生,陈先生,用早餐了!”

我朦朦胧胧地心里还在想,是谁在叫我呢,完全把咋天的事忘的一干二净,我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又听见了门外的人说:“陈先生,我是田嫂,该用早餐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了,是田嫂在叫我,她来的可真早!

坐在餐桌旁,我透过早晨红润的太阳光线,仔细打量我的这个“新家”。就厨房而言,一切已经变得有了秩序,也洁净了,灶台上没有往日油渍和污垢,窗户的玻璃变得明亮了,太阳光能轻松地透射过来,照到了锅、碗、盆、碟上,反射出不锈钢的光亮和优质瓷器的光洁。这样的情景只有我太太在时才有的。

田嫂还在不断地打扫厨房卫生,一边给我报告昨天的工作进度:“陈先生,昨天下午我打扫了厨房和客厅的卫生,还打扫了二楼两间卧室的卫生,今天准备用一天时间打扫其他地方的卫生,待会儿用完早餐,先看一下,如果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给我指出来,我一定做好。”

我这个人也是十分挑剔的,与我共事的人都知道,即是做得再完美的计划书,我都能找出它的纰漏,说出个一二三来,往往让人难以下台。然而,我对田嫂的工作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检查,仅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想,也许是我不太精于此道的缘故吧。

走过二楼阳台的时候,看到了的那几盆花,心里就有点不满了。一个个都蔫了巴几的,像是缺乏营养的孩子一样,真给人丢面子。就很生气地说:“田嫂,这几盆花你把它们扔到外面的垃圾筒里去,不要让它们丢人显眼。”说着,我用脚狠狠地把那盆紫罗兰踢了一下。

餐桌上,几样精致的早餐正等着我。

一杯牛奶,一个煎鸡蛋,两片烤面包,还有两瓣柑桔,三段香蕉,看似简单的早餐,其实动了一番心思,热量有了,维生素有了,水份有了,口感更有了,很久没有吃到这么简单、美味的早餐了。

看我吃完了,田嫂问:“陈先生,早餐可对你口味?”

“早餐营养搭配无可挑剔,如果能再来一碟小菜,那就更完美了。”我其实已经很满足了,但还是给田嫂出了个题目。

“陈先生说的是,是我的失误,昨天时间有点紧张,没有准备菜品,今天上午我就去采购,买一些新鲜蔬菜,午饭和晚饭不会让您失望的,请放心。”田嫂略带歉意的说。

“哦,是这样,中午我有安排,就不回来吃饭了,晚饭回来吃。”中午有安排其实是我的一个小把戏,骗田嫂的,我是想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打扫卫生。偌大的房子够她一个人忙乎的,因为她表示没必要再请帮工,她一个人完全可以搞定。虽说她满口答应了,但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她不愿意再增加人手,我只好给她更多的时间了。其实,挺想吃中饭的,你想,早餐都这么诱人,午餐可能会有更多惊喜也说不定嘞,算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吃,今天就先忍一忍吧。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