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耀民的头像

冯耀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01
分享
《漳河记忆》连载

第二十五章 荆山第一漂流

龙王峡漂流,久负盛名,被誉为“荆山第一漂流”,2004年被评为襄阳市“十佳自然山水”景区之一,2009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是南漳旅游漂流的“金名片”。17年以前,我应当地好友的邀请,慕名前往,漂流过。现在,正是盛夏,是漂流的好时节,我再次享受漂流的畅意。

龙王峡漂流位于漳河大峡谷中段。九千万年前 ,地壳运动进入荆山,天崩地裂,板块互相碰撞挤压,于是造就了这条漳河大峡谷。两岸山脉雄阔壮丽,森林茂密,林海苍茫,古树参天。漂流下水处——石门峪,距离漳河源头六十几里,无污染的河水在两岸挟持的山谷中奔流而下,至石门峪,河身大约半里路宽,水色澄澈透明,夏日水量丰盈,溢满两岸。

漂流河道从龙王峡起点到终点,全长达8公里,起点地势高,终点地势低,高低落差60米。有急流险滩,有平静潺湲的长潭。橡皮艇,时而在急流中飘忽不定,让人感觉自己就是随波逐流的一片树叶,时而在长潭上随风荡漾,让人体味到少有的静雅。沿途没有人家,皆为山脉,无尘世烟火,静谧如太古,置身其中,赏自然山水画廊,听天籁鸟音,有返璞归真的空灵之感。各种彩色水凫,三只五只,排排掠水飞去,停在河中大石上,定定地看飘然而去的橡皮艇上的人,似乎也在赏美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即人与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现,在这里可以和感官接触,是极好的精神疗养。

从漂流起点行300多米,河的北岸有一个天然石洞,石洞里有深潭,水外溢注入漳河。说水潭里住着龙王,是龙王府,因此,称这一段漳河大峡谷叫“龙王峡”。

“这个地方过去不叫龙王峡,叫石门峪。”陈祖庆爷爷却这样说。陈爷爷住在离龙王峡漂流入水起点百余米的岸边,85岁了,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很健谈。他站在他家门前的稻场上,指着对面不远处漳河岸边的高山给我讲“石门峪”名称的来历:那山腰有个石洞,洞里有头金牛,洞外面是一扇石门。洞里有一头金牛,隔着石门听得到金牛在里面“踢踏踢踏”的声音,夜里还听得见金牛的叫声。有时,从远处会看到石门自动现出几尺高,看得见金牛在洞边吃草,人们就叫这个地方叫“神门玉”,后来又叫成了“石门峪”。后来,有人想进洞捉金牛,使了坏,石门再也不开了,成了一面石壁。

“石门峪,过去是个交通要道。我门前这儿以前是从南漳到宜昌、当阳、远安的大路。过去,从南漳到了肖堰,往巡检方向去,别处不得过去,只有从这里过漳河上的大浮桥,上石门峪沟,过石门峪崖子,才能到巡检,下襄阳、宜昌、荆门、当阳、远安。贺龙的部队,林彪的部队,国民党的部队,都从这里走。骡子、马、牛,都过大浮桥,都从那里上去,过崖子,走九里岗,过甘溪,到金镶坪,过玉印岩,到巡检街上的。这个大山坡真是上坡碰脑壳,下坡抖屁股。”陈爷爷一边指着路线,一边讲解,说到激动处,陈爷爷走下稻场,带着我们去看大浮桥的位置。

大浮桥,就在现在龙王峡漂流起点上游几百步远的堤坝处。“这里,过去就是一座大浮桥,用铁链、木板搭成的。”陈爷爷指着现今能通大卡车的堤坝说。

顺着陈爷爷的指向,眼前有一条茶马古道穿越古老的时光,悠然过了大浮桥,登上石门峪坡,翻过石门峪崖,向山那边远去了。仰望,山坡二三里,山崖挨着了白云,杂草丛生间,上山的古道依稀可见。这条人行古道,是古人千千万万的脚步叠印、累积起来的。古人穿着布鞋、草鞋、麻鞋,一寸一寸地丈量着这条路,终于将其走成了一条大路,为后人带来交通之便。

现今山下河边的古道是一条宽阔的公路,绕山通向山里面的人家。

2

这座大浮桥是漳河上第一大吊桥,是漳河上的重要通道,它建成的具体年代无据可查,想时代一定很久远,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在“南巡公路”(南漳到巡检的公路)没有修通之前,这条穿过大浮桥的古道,从南漳县城起,经田家营、大山垭、百步梯、葛公河、响水洞、大坪、观音堂、曲阳坪、肖家堰、石门峪、金镶坪、巡检、峡口、百福头入远安县境,经洋坪至远安县城。南漳县境内全长125公里,是民国间南漳县境内七条人行大路之一。在1940年至1944年间,国民党驻军曾将有些路面修成炮车路,路面扩宽到两公尺,当时为运送军用物资要道。直到“南巡公路”修通,这条古驿道才完成了它古老的使命。

“南巡公路”,起于南漳县城至巡检集镇,全长112公里,是南漳县境内最长的公路。它横穿花庄、肖堰、东巩、巡检四个镇。向西延至通往板桥,向西南延伸经峡口,由百福头入远安。从南漳车站到远安车站全长178公里。“南巡公路”,是南漳县西南山区交通干线,又是连接远安、当阳、宜昌的要道。

而“南巡公路”全线穿过山区,修建异常艰难、艰巨。

1958年,南漳县人民政府发动民工修建从县城到肖家堰的公路。同年9月7日,南漳县城到巡检段公路破土动工。其间,投入人工20多万个,破山头13处,凿悬崖18处,架设临时桥梁90多座。整个工程于1959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可是,因突击修成,工程粗糙,塌方现象严重,交通经常中断。

1965年,在巡检和东巩之间的漳河上,修建“漳河大桥”,桥长101.5米,桥面宽6.1米,跨径18.5米,5孔,载重量13吨。这次架的钢筋水泥漳河大桥,桥涵具有永久性。且沿路其它桥涵逐步得到完善。

1967年又全线进行整修。1970年,按山区四级公路标准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宽路基,裁弯、降坡,并设置道班养护。到1975年,全线铺成6米宽的泥结碎石路面,使此路技术标准达到三级。1970年至1975年,5年其间,南漳县政府为改善南巡公路共投入人力101万个标准工日,使全线达到三级公路标准。 1979年,该路铺筑渣油路35公里。1988年曲阳到肖家堰段铺筑为沥青路面,昼夜车流量300至500次,有的路段在925次以上。2005年,葛公大坪(康家井段)过渡路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至此,南荆路(南漳至荆门)全线贯通,达到二级路标准。2001年6月,“南远路”(南漳到远安)更名为“南荆线”(南漳到荆门)。

南荆线南漳段全长88.82公里,经花庄、周湾、葛公、响水洞、大坪、小坪、曲阳、肖堰、火田、西流坪、沉河滩、小漳河、大道、、铁家垭、东巩、盘龙、苍坪、龙王滩,进入荆门市境内。沿途经过的重要地物有蛮河加油站、张林村村委会、肖堰镇人民政府、柏树岗村村委会、西流坪村村委会、西流坪道班、小漳河加油站、打鼓台水文站、铁家村村委会、陈家湾加油站,途径四个行政区域:城关镇、肖堰镇、巡检镇、东巩镇。此路是南漳县城通往西南山区的一条重要省级干线公路,1980年至2007年间,南漳县人民政府共投入改造资金1771.094万元,改造里程达65.384公里,路面质地为沥青混凝土,路道路类型为省道,为251省道。

而当年修建南巡公路的艰辛,不是几句简单的言语能表达的。陈爷爷就多次参加过修“南巡公路”,那艰苦,那艰难,陈爷爷说起,话没开口,就摇头。我和陈爷爷站在原来大浮桥的位置,一边听他讲过去的故事,一边瞻望澄碧无尽的长流,心生无限感慨。

3

龙王峡漂流跨两个乡镇:起点在肖堰镇的西流坪村,终点在巡检镇的沉河滩村。

漂流的人们从西流坪龙王峡漂流游客中心处的漂流码头,坐着皮划艇,顺流而下,享受着漳河大峡谷美丽的自然风光,畅行8公里后,河身愈开阔,水流也平缓,似一湖泊。岸上是一偌大平地。山脉退让,环绕四周。山脚分布着人家,中间是田地。漳河从中间淙淙流向远方。鸡鸣犬吠,远近相闻,炊烟袅袅,场景极其安详。是美丽的小山村——沉河滩村,是龙王峡漂流的终点码头。

漂流终点沉河滩左岸的河墙上,长着一棵粗大的古榕树,树身弯曲,伸向河心。树冠丰茂,荫庇河身,使河水愈显碧绿、阴凉。顶着炎日,经过三个小时的漂流,驶向终点,远远地看见这棵把身子伸向河心的葳蕤古树,眼睛一亮,那些许倦意全消,溢满惬意。它长在这里,风雨捶打,河水怒吼,风浪冲击,居然身姿不变,长成了一首诗歌之树,给人以无尽的美好。

走过河里一列石墩桥,上岸,走进村子。漫步依山傍水的小村子,疑心走进了武陵桃源村。一个院子,一位大爷依着古槐,眯着眼,晒太阳。和他拉话,问他这里为什么叫沉河滩。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讲了一个久远的美丽故事。

以前,这里是漳河冲成的一片大河滩,很荒凉,没有人住。一个叫狗娃的小伙子,父亲早死,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他带着母亲逃难,走到这儿,见这里有条大河,岸上有土地,就和母亲在岸边搭草棚安顿下来。狗娃垦荒开地,植桑种田,和母亲过着安稳的清苦日子。可是,有一天,他母亲突然得了风寒,发高烧,病情眼见厉害,在这深山老林,狗娃没办法,急得直哭,哭得晕过去。等他醒来,只见一个美丽的姑娘端着一碗汤药正在喂母亲。他惊呆了。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侄女,叫金钗。她观察狗娃很久了,她晓得狗娃不仅勤劳,还十分孝敬。她在云中看见狗娃母亲病了,就来帮助他。狗娃的母亲喝了金钗的汤药,病就好了。金钗也没有回天宫,和狗娃过起了和和美美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被王母娘娘发现了,捉拿金钗。金钗和狗娃紧紧相依,难分难舍。王母娘娘十分恼怒,取下簪子变成一面金锣,扔到狗娃门前的漳河里。顿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漳河掀起惊涛大浪,狗娃和金花不见了。人们为了纪念狗娃和金钗,就把这个地方叫作“沉锣滩”,后来又叫成了沉河滩。

老爷爷说着,指着他门前的一大块农田说金锣就沉在那里,过去是一大片河滩,农田基本建设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砌河墙,改成了农田。说过去滩里尽是沙,白里夜里,往外翻金花。人们就去挖,挖了一层又一层,还是沙。说金锣沉得十分深,挖不到。因金锣沉在这里,这里是风水宝地,人们就在河滩边建了一个寺庙,烧香拜佛,保佑着这里。

现在寺庙已不存在,满眼是绿油油的稻苗,饱吸漳河水,旺旺地生长,一派丰收景象。环顾人家,没有土坯房,一栋栋红砖小楼房依山而建。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横穿村子东西,是街道。两旁绿植花卉错落有致。如今,沉河滩是中国无数“美丽乡村”之一。

离龙王峡漂流终点沉河滩码头一里许,是沉河滩大桥,全长84米,宽8米,高8.6米,最大跨度60米。这座永久性公路大桥,建于1989年,2009年翻新。由于车流量增加,沉河滩大桥遭受损坏。2021年11月,开始对沉河滩大桥进行封闭式改造升级,于2022年5月竣工通车,成为“放心桥”。

漳河由西向东流淌,大桥青山绿水间,南北跨越。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所在线路为251省道,是连接南漳县西南山区肖堰、东巩、巡检三镇的重要通道,

站在沉河滩大桥,极目远望,漳河穿过夏日碧绿的田野,浩浩荡荡,流向远方,我为家乡有这样的大河而骄傲。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