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耀民的头像

冯耀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9
分享
《漳河记忆》连载

第二十七章 曲阳古韵

1

肖堰集镇东北两公里,有一个小盆地,称曲阳坪。这里,青山四合,林木丰茂,土地肥沃,一条一丈多宽的河流从南到北穿境而过,气候温暖,生长水稻,号称“南漳县西南山区的鱼米之乡”。

这条河,最初是一小水沟,唐朝时开凿成水渠,以便灌溉种水稻。古水渠就是今天的曲阳河,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这个水草丰美之地设立县治,县治在水渠以北,就把这个县叫做“渠阳县”,这个地方叫做“渠阳”。在《旧唐书•地理志二•山南东道》襄州南漳县条里有记载:

武德二年,分南漳置荆山县,又于县志西150里置重州,领荆山、重阳、平阳、渠阳、土门、归义六县。七年,省渠阳入荆山,省平阳入重阳,又省土门、归义二县并房州之永清。贞观三年,废重州,以荆山属襄州,移重阳入州城,改属迁州。八年,省重阳入荆山。开元十八年,省荆山,移治于南漳故城,乃改为南漳。

从这段文字知道,武德二年后,原南漳县境被分割了,占县领土大半的西南部为重州六县所领有,只留下占县土地小半的东北部仍为南漳县所领有。当时,在今南漳县境有义清、南漳、渠阳、荆山四县,至于重阳、平阳、土门、归义四县,则在今保康县境。由此可知,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设渠阳县,到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省渠阳入荆山”,渠阳作为县治在南漳历史上存在6年。清乾隆《襄阳府志•沿革》南漳县条也说:“唐武德二年,析南漳置荆山县,立重州,又置重阳、平阳、渠阳、土门、归义五县。七年,省渠阳入荆山,省平阳入重阳,省土门、归义入房州之永清。”从这段记载可知曲阳曾设立县治,无可置疑。当地民间传说,古南漳县城原在曲阳,后来才搬走的,不是讹传。还说古城搬迁时,连城墙都拆掉,组织人连成线,人传人把砖运走了,也不是捕风捉影。

唐代渠阳古县城遗址,今为肖堰镇镇中学的校园。

古称“渠阳”,而今称“曲阳”,是谐音之变,一声之转。

2

曲阳设古县治,不仅是这里地势平坦,更重要的是这里多泉眼,水源丰富。

“南漳古有‘四十八泉,七十二河堰’之称。曲阳就有七大古泉,有西泉、北泉、古泉、磨眼泉、海洋泉、鱼泉、金鸡洞泉。有这么多泉水,我们曲阳就到处有池塘,有水渠,还有条大渠,养鱼、种水稻,不愁没水。干旱年份,别处缺水,我们曲阳不缺,水稻照样丰收。”王安忠老人,81岁,住在曲阳村委会旁边,他一边说,一边笑吟吟地掰着手指头数着七大古泉。说着古泉的好处,从心底涌出的那份骄傲,使人羡慕,不由得想去一一看看。何况茅坪河的源头就是西泉。

告别老人,我们首先去看西泉。

在肖堰镇中学背后的山脚下,一股山泉从岩石下面汩汩涌出。只见那清亮亮的泉水从紧贴地面的岩石里涌动着流出来,像有一股不竭的力推动着似的。这力是无穷的,泉水就奔涌不止,淙淙流向远方。更令人惊奇的是,泉眼一两米处有一棵古柳,树干得四五个人才得以合围。吮吸着不尽的山泉,枝干丰茂,枝叶葳蕤,历经千年风霜,依旧生机勃勃。西泉泉眼不大,有大脸盆大,而那泉眼涌出的泉水就是茅坪河的第一股水。

这股泉水是来自高峰那广袤的山地,多大的干旱都不枯竭。日出水量7500立方米,丰水期达25920立方米,涌水高度0.2米。这泉眼旁边不远曾建有一小庙,泉眼在小庙的西面,人们就叫它西泉庙,或西泉。在这座小庙的北面还有一地下泉眼,人们叫它北泉庙,或北泉。

沿着山边小径,走半里路,就到了北泉庙水库。是一小(二)型水库,总库容27.39万方,1969年12月开工,1970年12月竣工。看了水库边标志牌上的简介,再看水库,很难想象这水库就是因这儿地下有一泉眼,泉涌不竭,在这儿聚为潭,而人们把水潭修成了水库。据说水库周边没有其它水源,就是这一地下泉水。由这一泉眼涌出的一库水,能灌溉800多亩农田。

西泉庙、北泉庙两股泉水,沿着水渠,流过农田,与从高峰而来的兵马洞沟水汇合,流向当地人称作的“大渠”。这条“大渠”,就是唐朝开凿的古渠,人们也叫“曲阳河”。经过多次整修,如今,宽两三米,高四五米,两边是整齐的河墙,用水泥扣得严严实实。从北泉庙对面的山脚,笔直地穿过曲阳坪,长达五六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河的北岸是251省道,这段笔直的柏油公路被村民称作“曲阳的高速”。

大渠两岸,平展展的农田,一眼望不到头。这片良田,盛产小麦、水稻,是肖堰镇的主要产粮区。

在大渠北面的古泉湾有古泉。泉眼在一户农家的房屋旁的一大岩石下,不大,直径不足两尺。屋场人说多大天旱,都不见水面下落,老是满满的。泉水外溢,穿过农田,流过长长的小水渠,注入曲阳河。古泉深受屋场主人的爱护,主人用青砖在泉眼三面砌有围墙(一面留着下去打水),围墙上封顶,且用水泥在砖墙上道了水泥面,刻了一幅对联。对联为:幸福不忘党的恩,吃水不忘挖井人,横批:饮水思源。

跟着曲阳河走,曲阳坪村委会东南三百多米,251省道由南漳县城入曲阳广场处有一公路桥,桥下是小河,宽一丈余。上溯小河半里,是高山。山边有一口三面砌有石墙的大井,井口丈余,井外是小河。一大伯在井边的田里种玉米,见我对井左看右看。就笑吟吟地说:“这磨眼洞有三个泉眼,在大石头下面,不到大干旱,看不到。夏天成天都看得到三股泉水冲人把高。”热心的大伯边说边放下锄头,过来给我指泉眼的位置。想象井里三股泉水像喷泉样喷水的情景,不由得感叹:这真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美景。

由于井面像农家的石磨盘,泉眼好似石磨上的磨眼,人们就叫它磨眼洞泉。磨眼洞泉水流量大,形成小河,穿过曲阳广场的暗河,流向曲阳河。

经过曲阳广场,在去曲阳岗的路上,水泥公路北面有一池塘,池水清可见底,水中的石头纹理都清晰可辨。池底一处呈漩涡状的地坑,就是泉眼,这一池塘水,就是它涌出的。丰水期,泉水往外翻涌,像海水翻滚,人们叫它“海洋泉”。此时是初夏,可池塘里已是盈盈一塘水,可见四时平常,这海洋泉威力都大。海洋泉泉眼边长大着一棵古柳,树干粗大,树枝遒劲,枝叶丰茂,是海洋泉给与了它无尽的力量吧。海洋泉也是流过水渠,注入曲阳河。

沿着水泥公路,穿过曲阳岗,曲阳河依山而来。由于上游5大泉水的融合,水量愈大,水面愈宽,至此,河流进入两岸是山脉的山谷,河流也改叫“石羊子河”。

就在石羊子河入口处北面的山沟里有一岩石,下面是一大泉眼,因泉眼周边岩石有鱼鳞状的纹理,似鱼的背部,叫它鱼背泉,村人叫它鱼泉。水量很大,流成小河,哗哗流出山沟。山沟外面有三个池塘,水源都来自于鱼泉。

就在这段石羊子河上,还有一依山的古泉,据说,古时晨明听得见公鸡叫,就叫它金鸡洞泉。只是下游拦河筑坝,抬高了水位,此洞泉淹没在河床下了。

至此,七大古泉造就了汤汤流淌的河流。是泉水、河流成就了古渠阳县治。

3

就在拦河坝上游不远,河的南岸,有一伸向河的长长的山脊,临河的一面是巨大的岩壁,岩壁上面不远处矗立着一巨大的岩石,高丈余,长四五尺,宽两三尺,很齐整。它就是久负盛名的“石羊子”,站在山边的公路上,正面细看,灰白色的脸面,极像羊脸,后面是长形的青灰色羊身,真像一只石羊子在眺望河水。

陪同我们一起游玩的赵国发大爷,住在曲阳岗唐家湾,80岁了,身板硬朗,眼明耳聪,站在“石羊子”岩壁下面,他跟我们讲“石羊子”的传说:石羊子对面山顶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摞着一块大石板,像斗笠,人上去晃得动,掀不下来,像长在上面,叫它“摞石老爷”。摞石老爷养了一群羊子,晚上放羊到河里喝水,羊要在天亮前回山。一次,鸡叫三遍了,羊连忙上山,走到这山梁上,两只大羊变成了石头羊子,一只立在山上,一只滚下山。赵大爷边说边指给我看河边的那只“石羊子”,这只巨大的石羊子倒立在岩壁下面的河边。金鸡洞就在这只石样子旁边的岩石下,鸡叫,是那洞里的金鸡叫。

因山上的石头羊子,人们把这段河叫做石羊子河。这方巨石就这样坐看人间万事,仰望流云星空,饱经千万年风霜,依然屹立不动,给与人们无限的遐思和美好。

石羊子河流过三四里宽阔的山谷,又是一大坪,就是石峡坪,村子叫石峡坪村。河流流过石峡坪桥,流过石峡坪村,又向远方高高山脉间的山谷流去,流向麻城河。

这条河,就是漳河上最大的支流——茅坪河。民国版《南漳县志•水道》载:

“茅坪河水源出萧家堰东北之西泉、北泉,合径渠阳坪,东流八里,北有磨眼洞水注入。东南流四里,迳石峡坪,有观音堂沟水自北注之。”

茅坪河从西泉庙出发,和七大古泉水一起汇合成石羊子河,汇成茅坪河的源头。流经肖堰镇、东巩镇11个村子,在东巩镇龙王滩与漳河汇合。全长64.73公里,流域面积430平方千米。茅坪河,上游称麻城河,下游称茅坪河。

一切文明与河流有关。茅坪河源头诞生了古渠阳县治,是今曲阳人的骄傲。

4

“你看,这两条龙就是在这儿回头。它们重合了,过不去了,只好回头。”赵大爷指着有石羊子的这条山脉,和与此交错的山脉说。

赵大爷说的是,从曲阳坪延伸而来的两条山脉,一条从河的北面而来,叫青龙;一条从河的南面而来,叫白龙。两条山脉从曲阳坪绵延十几里至此,于河的两岸交错重叠,彼此挡住去路。且此处,河的两岸都是陡岩,南岸是石羊子陡岩,北岸是月亮岩,中间是河,过不去,只好“回头”。不仅“两条龙”走到这儿要回头,人走到这儿也要回头。

赵大爷说,过去,石羊子河这儿没有路,从曲阳坪去石峡坪,要上天门寨垭,下龙头湾,到石峡坪。

这是一条古道,过石峡坪后,经麻城河,过太坪、双坪、陆坪,过东巩后,于苍耳坪出境,入宜昌、荆门。

自肖堰镇出发,还有一条古道,过渠阳坪、肖家堰,到西流坪,过漳河,上石门峪崖,到小漳河,然后,或经西至峡口,或东下苍耳坪,出境后,入宜昌、荆门。

肖堰镇居南漳县西南山区腹地,毗连周边六个乡镇。东与武安镇接壤,西与薛坪、板桥相望,北与东巩、巡检交界。境内有两大河流。漳河从漫云奔流而来,下石门峪(今龙王峡),从其东南,向巡检奔去。茅坪河从西泉庙出发,穿过曲阳坪,从其东北,向东巩奔去。四通八达的的地理位置与河流诞生了这两条古道。

两条古道都经过曲阳。两条古道均可到达南漳县城。

曲阳处于古道的核心区域,自古是必守之关隘。清同治版《南漳县志•疆域》对古渠阳坪有这样的记载:“南通宋城,北接高安,为荆襄之险隘,沮漳之总汇,独设兵防护。”

因此,曲阳坪周边多古山寨。其中,曲阳岗石羊子河入口处的天门寨,是扼制襄、宜乃至川滇的交通咽喉。

此古山寨,两边是高山,中间是石羊子河,历来就是重要的战略关隘,与石峡坪古道上的鸡公寨遥相呼应。明清时期,天门寨、鸡公寨均为官府重兵驻守屯兵据点,是兵家必争之地。据鸡公寨寨内现存碑刻记载,此寨,清初,村民为防战乱,在旧寨基础上重建。后来被响应吴三桂起兵反清的襄阳总兵杨来嘉占领,依此据点跟清廷对抗。此事,民国版《南漳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十一月,来嘉陷中峰寨,煽诱丑徒啸聚天门、兰山、鸡公等寨。”同治版《南漳县志•兵卫》记载,天门寨在明清时期常驻塘兵五名。可见,天门寨的战略地位。

5

有古道,就有古集市。

“回龙集就在那沙包子下面,回龙集上面是店子岗。过去赶会就在回龙集,热闹得很。”赵大爷站在石羊子河入口处的水泥桥上说。

那是两条山脉之间,平地中间的一座独立的椭圆形土山包。赵大爷说,这叫二龙戏珠,全是红沙土,叫沙包子。

曲阳河经过沙包子西面。沙包子一面临河,三面平地。如今,那里住着一户人家,红砖楼房,镶嵌着白瓷砖,十分耀眼。想象着赶会的情景,那热闹、繁华的场面似卷轴在时间的长河里徐徐展开......

就是这沙包子,上面有古墓群。前些年,省文化部门来勘测,发现过一只鹰爪,推测可能是一位诸侯的陪葬品。

上面有座古墓,埋的是曲阳岗(也叫屈阳岗)屈氏宗族的先祖,立有墓碑,碑有五尺高,两尺宽。墓碑正面正中分别刻着“始祖屈應揚”“世二屈棟”“世三大成進”,均正楷,两三寸大,极醒目。两边是碑文,详细地记录了屈氏宗亲,为三闾世族,屈原之后,迁徙古渠阳的经过,有“始祖系宜昌府归州东湖人氏,至斯地已及十代之遥”的句子。墓碑反面详细地记录了十三代屈氏宗亲的家族名字,碑末刻有“有志家克定万代永宏昌,如能敦世德远长存辉光。”敬告“世代宗亲”的话,末尾刻着“大清光绪七年岁在幸巳孟夏月下浣之吉日”的时间。

“宜昌归州”,是屈原故里,属湖北省秭归县。屈氏始祖屈应扬,当年,从老家秭归县带着家人,跋山涉水,越汉江,过襄阳,沿茅坪河溯流而上,来到石羊子河,到这岗地,见此地,有河有田,适合居住,就此停下脚步,安顿下来,从此,烟火不息。屈氏家族人口逐渐多起来,家业也兴旺起来,就把此岗地叫作“屈家岗”。因人家多住在石羊子河北岸,叫成了“屈阳岗”。现在又叫“曲阳岗”。

6

曲阳也多古寺庙,现存规模最大、最知名的是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曲阳坪村委会前面的半山腰。因在村子的南面,叫南山寺。沿着水泥公路,到达山脚,从一人家的屋角上山,走百来米就到了。在一台地上,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样子。青砖砌就,四合院式,有前殿、后殿、侧殿,十多间。昔日,钟声清越,香火缭绕,远近香客不断。现已破败,有几间房子已经坍塌。

南山寺建于清朝,寺庙外有一古石碑,是块功德碑,刻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5年),记载重修寺庙之事。

这座古寺庙,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学校,培养了很多热血青年走向抗日前线。解放后,设曲阳乡,成为乡政府机关单位。后作曲阳办事处。后来一农户居住,堂屋门旁贴有“肖堰镇南山寺村1组6号”的牌号。21世纪农户搬到山下住,就空着了。

寺庙场院边有一棵古杏树,十几米高,树干得二人才得以合围,枝叶繁茂,隐天蔽日。这样粗大的杏树,少见,千年古寺虽已衰败,它依然守护着它。

我走下山,漫步曲阳坪绿树掩映的步行道,仿佛听到南山寺的钟声在曲阳的上空还回响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从心中升起。

7

曲阳有不尽的古韵,曲阳更是发生了亘古没有的变化。

从曲阳坪到曲阳岗,没有土坯房,全是红砖楼房,大都镶嵌着雪白的瓷砖。家家房前有小花园,砌着镂空栏杆,整齐美观。房屋依山而建,成一条龙。水泥街道沿着房屋延伸十几里,没有泥巴路。绿化带绕着街道分布。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桶,民生共享资源,一一应有。

曲阳坪的农田里,满是麦子,已抽穗拔节,再过个把月就要割麦插禾了。

曲阳岗,这片岗地,过去多荒坡土岗,农业学大寨时,把小土山包全平了,改成一垄垄齐展展的良田。

在曲阳岗四组,看到田里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塑料大棚,以为是种蔬菜用,一问,是种菊花。种黄菊、白菊,一百多亩。“这菊花个儿大,有五六寸大,活的1斤3元多。”正在移栽菊花苗的大婶笑盈盈地说。

在这片岗地,不多远就是一个池塘,除了灌溉,还养殖水产品,为民增收。

曲阳山上开发的产业也颇多。

从肖堰集镇的西垭到曲阳岗打石磨湾这一列十几里的山脉,处处是宝。沿着山上的环山公路行走,有板栗树基地、绿茶基地、油茶基地。尤其是万亩板栗树,遍布山山坳坳,极喜人。

置身曲阳坪,行走曲阳坪,心总是随着古老的文化而骄傲,随着今朝的巨变而惊喜。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