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殷魟权的头像

殷魟权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2/12
分享
《情植黑土》连载

第三十三章 外出考察,改良土壤

这天,柳根生来到种植合作社流转整合的耕地,他抓起一个土块,用手捏了一下,板结很硬,土壤已经由黑褐色变成了黑灰色,土壤里的有机成分大大降低。柳根生感觉到,这样的土壤,种出的庄稼,品质肯定不会好,他决定去省农科院咨询一下有关专家。

柳根生来到省农科院,一位土壤学专家告诉他说:“黑钙土是北方松嫩平原早期茂盛的植被,经几千年荣枯形成的肥沃土壤,自身肥力极好,十分珍贵。但是,由于长期耕种,肥力下降,近几十年来,施用化肥造成耕地土壤硬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如果不加以保护,继续下去,将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和农作物品质。”

柳根生问:“那怎么才能保护和改变这种现状哪?”

那位土壤学专家说:“要积极推动施用有机肥,在这方面,国家有相应的政策,可以将秸秆堆沤、碳化还田,最佳的办法是畜禽粪便利用,你们可以与畜禽养殖户或养殖场直接对接,既减轻养殖户处理粪便的负担,又可以解决农户用肥问题,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减少购买化学肥料费用,从而减少化学肥料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改善土壤墒情;要积极推动用养结合的耕作模式,推动实施轮耕,改变以往单一玉米种植模式,推广实施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轮种和养分调控等技术,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专家的建议,给了柳根生新启迪,他谢过专家后,离开省农科院。此后,他先后又到山东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畜牧粪便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进行了考察。

他通过考察,决定与中原地区一家生产粪肥发酵加工设备的厂家达成合作,采用生物技术,使用台湾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专用生物菌,用粪肥发酵加工设备,把当地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变成生物有机肥,还田种植粮食、蔬菜。这样,把丽洲村的种养业结合起来,养殖业的粪便;种植业的秸秆,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进行转化,变成生物有机肥,用于耕地施肥,改善耕地土壤板结的状况。这样,施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的粮食、蔬菜,就是无公害绿色粮食、蔬菜,提高粮食、蔬菜的卖点,使种养业形成良性循环。他的想法,得到了村里吴书记的支持。

柳根生通过多次洽谈,河南一家生产粪肥发酵加工设备的企业,同意提供生物有机肥加工设备,以设备入股,丽洲村农产品种植合作社,逐年偿还设备费用,柳根生的丽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负责投资建生物有机肥厂,设备款项还完后,加工设备归丽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所有,生产粪肥发酵加工设备的企业逐年退出股份,并继续有偿提供发酵用的生物菌。

柳根生与粪肥发酵加工设备厂家的合作洽谈虽然很成功,但建厂涉及用地,他自己解决不了。

这天,他来到村委会找吴书记商量。

吴书记听完柳根生的情况介绍后,显出为难之色,吴书记说:“土地使用不像以前了,现在国家对农村土地使用管理很严,需要的审批手续一样都不能少,涉及的审批部门很多,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发展改革、环境保护、交通电力、工商税务,办这些手续就够你跑的。”

柳根生听完吴书记的话,感觉有点意外,他感慨说:“涉及这么多部门哪!”

吴书记说:“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啊!你选厂址了吗?”

柳根生说:“还没有,我这定下来,就来找您汇报了!”

吴书记说:“你得先选好地方,然后报到镇里,镇里跟市发改委申请立项,你这事得抓紧,不然,你得耽误事。”

吴书记对村里的土地心里有数,他领着柳根生来到村边的一块地,跟柳根生说:“你看这块地怎么样?”

柳根生看了看说:“这块地是可以,就是已经入冬了,要建也得明年春后才能建,时间来不及,能不能临时先找一个现成的场地用一下。”

吴书记想了想说:“村里现在没有合适的地方能用。”

“这样就麻烦了,明年还得用加工的生物有机肥,这没有场地怎么生产啊!”柳根生说。

吴书记说:“实在不行,就得找镇里给协调,先找一个地方临时用。”

“也只能这样了”柳根生说。

“就是先不建厂房,有关审批手续也得有,你赶紧写一个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建设用地申请给我,我们村里签字盖章后,交给镇里”吴书记说。

他们两个商量后决定,先办理有关的手续,然后吴书记回村委会,柳根生匆匆赶回合作社准备建生物有机肥加工厂的汇报材料。

第二天,柳根生和吴书记一起来到镇政府找宋镇长,宋镇长听完情况汇报后,说:“你们的想法很好,这是改善耕地土壤硬化、退化问题的好办法,我一定全力配合你们把这项工作做好,建厂来不及,那就先暂时找一个合适的场地,你们自己先看一看,有合适的地方,我帮你们协调。”

宋镇长打电话叫来了主管项目审批的万助理,让他具体负责与市发改委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之后,柳根生和吴书记回到村里等消息。

几天过去,建厂的事仍然没有消息,柳根生有点着急,他几次打电话催问,万助理都说在办,柳根生等不及,便自己来找万助理。

他来到万助理的办公室,万助理鼻梁上垂着的眼镜,已经下坠到了鼻头,见到柳根生很客气地说:“宋镇长交代的工作,我哪敢耽误啊!我也知道你很着急,可是走审批程序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

柳根生说:“我们与厂家合作的时间很紧,能不能快一点啊!我是真的着急,审批手续下不来,我们就没有办法生产。”

“我再打电话催问一下”万助理说完拿起电话打给主管部门,催问后,对方说还得等一等。

无奈之下,柳根生只好先找临时用的地方,他走了几个地方,最后看好了一家养殖场,这家养殖场的老板姓孙,从事肉牛饲养多年,有几十头肉牛存栏,场里有一个很大的库房,平时存放饲料,可以临时作为生产厂房,柳根生与孙老板商量了一下,因为平时库房需要存放喂牛的饲料,孙老板不同意给柳根生临时用,柳根生有些失望,他回到合作社后,忙着处理电商运营的事,暂时就把这件事搁置了。

几天后,柳根生跟吴书记说了找临时厂房的事,吴书记也觉得孙老板的地方很适合做临时厂房,既可以把养牛的粪便就地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又解决了加工场地的问题,于是,吴书记决定带柳根生一起看看,他们来到孙老板的养牛场。

孙老板见吴书记来,放下手里的活,跟吴书记打招呼,孙老板很客气地把他们让进屋里。

吴书记说:“根生准备建一个生物有机肥厂,因为建厂来不及,想暂时用一下你的饲料储存库房,你们也可以进行合作,把你这嘎达的粪肥就地加工成生物有机肥,牛粪你也不用自己再处理了,我觉的这是挺好的一个事,他也不会白用你的地方,一年给你点费用,你看行不行?”

孙老板想了想说:“这事倒是可以,就是我牛饲料每天都得用,得有一个存放饲料的地方,库房给他用,牛饲料我就没地方存放了。”

吴书记说:“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存放饲料不风吹雨淋就行,先临时搭建一个简易库房,让柳根生给你再出一点费用,你看行不?”

孙老板脸上露出笑容,说:“那你书记都给说话了,我这不答应也不给你面子,行吧!”

柳根生在一旁听孙老板这么说,很高兴,伸手跟孙老板握手,说:“谢谢孙老板!你解决我的一个大问题啊!”

他们离开孙老板的养牛场,柳根生开车把吴书记送回村里,他又来到镇里找万助理,万助理很不好意思的说:“又让你白来一趟,我也是没办法。”

柳根生问:“要不我开车,我们一起去市里问问?”

万助理说:“那当然好!打电话催,跟去当面问,肯定不一样。”

于是,万助理简单收拾了一下,跟柳根生一起去市里。

他们来到市发改委,询问了一下项目审批情况,一个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全市项目审批很多,每个项目都要详细审阅,进行调研和论证,然后,找主管市领导签字,这个审批过程不能简化,而且每个项目都要跟进,如果特殊情况,就得找市里主管领导汇报,特批。了解了情况后,他们回到丽洲镇政府,跟宋镇长做了汇报。

宋镇长听完汇报后,决定亲自去市里直找市主管领导汇报建生物有机肥加工厂的事。市里主管领导了解建厂的情况后,决定特事特办,让市发展改革委优先审批。

几天后,丽洲镇农产品种植合作社生物有机肥厂的项目立项报告终于审批下来。

很快,河南粪肥发酵加工设备厂的生物有机肥加工设备运进丽洲镇养牛大户的养牛场,将设备安装调试后,开始正式生产加工生物有机肥。

此后,柳根生的种植合作社又与周边村屯的多家养殖大户达成了合作,签订了畜禽粪肥处理合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